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1.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拓展:包括不得使用最优、最好、最低价、最实惠、首个、唯一、顶级、顶尖等夸大词语。
2.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3.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方面
1.抽奖式销售不得有下列行为:
(1)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
(2)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
2.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1)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2)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3)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4)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3.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三、民商、劳动法方面
1.不得侵犯他人人格权
(1)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3)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4)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
(5)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或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6)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7)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买卖中的注意事项
(1)合同纠纷:《民法典》合同通则、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的规定(举例:拍A发B、价格差异、优惠券等);
(2)产品责任:《民法典》损害赔偿、产品责任的规定;
(3)消费者权益保护: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损害赔偿权、7天无理由退货权等。
3.外聘主播的注意事项
(1)外聘主播可能涉及到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工资、社保、公积金、劳务费等问题。
四、电子商务法方面
五、财务、税收方面
依法纳税,严格遵守财务规范。
六、知识产权法方面
1.直播带货视频
具有个性化表达的内容可能被认定为作品,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随意使用。
2.直播间翻唱他人歌曲
3.直播间播放他人歌曲、影视或录音、录像制品
可能涉嫌侵犯作品的广播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另外还涉及向作品的著作权人、表演者以及录音录像制作者支付报酬的问题——参考《互联网直播中使用录音制品付酬标准(草案)》中关于泛娱乐直播(300元/年/直播间,83元/季/直播间,29元/月/直播间)、背景音乐(100元/年/直播间,26元/季/直播间,10元/月/直播间)或电商直播(10000元/年/直播间,2777元/季/直播间,980元/月/直播间)的付酬标准。
4.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或进入公有领域:
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且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构成侵权。实践中通常遵循个案分析原则,但由于一般情况下直播间涉及打赏、红包、流量、直播卖货等行为,可能很难认定为“不以营利为目的”。
5.直播平台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
(1)ISP(网络服务提供者)
(2)ICP(内容服务提供者)
七、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1.牢记法律规定,尤其是禁止性规定,谨防触碰各类“法律红线”。
3.避免对竞品的负面信息进行渲染、夸大,不贬低竞品。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新功能发布
方便随时使用
网站简介:媒小三成立于2021年,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专心研发新媒体短视频创作工具,为世界各地的自媒体视频创作者、以及企业提供优秀的人工智能工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