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明细表,建议收藏!

计算方式: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后续治疗费等合计总额。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

营养费

计算方式:营养费/天×营养天数。根据年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综合考量营养费标准。目前本地一般按照30元/天计算。

所需证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加强营养的证明、司法鉴定意见。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

计算方式:住院伙食补助费/天×实际住院天数。以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为标准,目前本地一般按照50元/天计算。

所需证据:出院小结、医疗发票等可以证明住院天数的证据。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

误工费

计算方式:分以下三种情况

1、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2、无固定收入的,能举证证明其近三年平均收入的:近三年平均年收入(元/年)÷365天×误工期限(天);

3、无固定收入的,不能举证证明其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天×误工期限(天)。

所需证据:劳动合同、收入流水、单位出具的收入减少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记录、诊疗证明、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护理费

计算方式:护理人员(人)×护理费/天×护理天数。有实际支出的按照实际支付给护工的费用计算(过高的应调整),没有凭证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居民服务业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计算,目前本地一般按照135.8元/天计算。

所需证据:护理费票据、出院医嘱、鉴定意见、护理人员收入证明。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

残疾赔偿金

计算方式:截至定残之日受害人≤60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赔偿系数;

截至定残之日受害人60-75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实际年龄-60)】年×伤残赔偿系数;

截至定残之日受害人≥75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伤残赔偿系数;

以上所称伤残赔偿指数为伤残等级十级至一级,赔偿指数为10%至100%。

死亡赔偿金

计算方式:受害人死亡时≤60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受害人死亡时60-75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实际年龄-60)】年;

受害人死亡时≥75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所需证据:死亡证明、火化证明。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

被抚养人生活费

计算方式:截至定残之日被扶养人≤18周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收费性支出×(18-实际年龄)÷抚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被抚养人60-75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实际年龄-60)】年÷抚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截至定残之日被抚养人≥75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年÷抚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

所需证据:户口簿、社区或派出所出具的抚养关系证明、鉴定意见。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17条。

丧葬费

计算方式: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荆州本地丧葬费目前为40764.5元。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

交通费

计算方式:受害人及其必要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

所需证据:正式票据。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

精神损害赔偿

计算方式:根据过错程度、损害后果、情节程度、受诉法院所在地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目前本地十级伤残一般赔偿2000-3000元,死亡或一级伤残一般不超过50000元。

所需证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鉴定意见。(注:因商业保险中没有精神损失的赔偿项目,在诉讼请求中可明确在交强险中有限支付)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8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鉴定费

计算方式:鉴定所实际支出费用。

所需证据:鉴定费发票。

法律依据:《保险法》第64、66条。

财产损失

计算方式:车辆维修、施救损失等。

所需证据:定损报告、修理发票、财物损失清单及相应发票。

THE END
1.交通事故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交通事故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 导读: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实施的,实施证明,如果是交通事故只中承担主要责任的一方,需要对受害者的相关医疗费用以及误工费用和治疗的后续周边费用进行一定的承担。 一、交通事故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https://www.64365.com/zs/1144288.aspx
2.交通事故赔偿法律依据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职责强制稳妥条例第三章 赔 偿第二十一条 被稳妥机动车发作路途交通事故造本钱车人员、被稳妥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产业丢失的,由稳妥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职责强制稳妥职责限额范围内予以补偿。路途交通事故的丢失是由受害人成心形成的,稳妥公司不予补偿。第二十二条https://www.tingsonglaw.com/label/7924
3.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法律依据(交通事故赔偿法律依据)法律客观: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http://www.027yaju.cn/xingshianjian/430919.html
4.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交通事故保险的赔偿适用于《机动车辆保险条款》、《保险法》以及《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法律规定。规定了交通事故保险需要建立在书面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上,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或经转让、变更用途的,被保险人应当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327935.html
5.谈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及范围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该法律在责任主体及范围的规定上较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事故处理办法》)更为概念化,导致实践中难以操作和把握。法学界学者们提出了这样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8/id/1305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