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交通事故赔偿清单(超详细)

本文为交通事故赔偿清单,涵盖了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清单、计算公示、法律依据以及证据清单,以供参考。

一、交通事故赔偿计算表

赔偿项目

计算公式

医疗费

1、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资料、诊断证明和医疗费清单等据实计算。

2、对于康复费、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根据医嘱或者司法鉴定意见确定的必然发生的费用据实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

1、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天数*住院伙食补助标准(元/天)

2、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3、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此时住院伙食补助费还包括受害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营养费

1、营养费=营养期限*营养费标准(元/天)

2、住院期间的营养期按住院天数计算;出院医嘱有加强营养意见的,参照医嘱确定营养期;医嘱未明确营养期的,可结合受害人具体情况或者司法鉴定意见确定营养期。

误工费

A类: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B类: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按如下方式计算:

公式=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元/年)÷365×误工期限(天)

C类:受害人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按如下方式计算:

公式=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元/年)÷365×误工期限(天)

护理费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

护理费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护理人员无收入或雇佣护工

1、护理费=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元/天)×护理期限(天)。

2、护理期限:

(1)护理至受害人恢复自理能力为止;

(2)因伤致残不能恢复的,护理期限结合受害人年龄、健康状况等确定合理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3)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等级确定;因伤残未导致实际收入减少的,可对残疾赔偿金作适当调整)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2022修正)的规定,残疾赔偿金不再区分城镇、农村,统一按城镇标准计算)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赔偿系数;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实际年龄-60)]年×伤残赔偿系数;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伤残赔偿系数;

死亡赔偿金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2022修正)的规定,死亡赔偿金不再区分城镇、农村,统一按城镇标准计算)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实际年龄-60)]年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2022修正)的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不再区分城镇、农村,统一按城镇标准计算。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8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③×(18-实际年龄)÷扶养人数×伤残赔偿系数。(受害人死亡的系数为1,下同)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实际年龄-60)]÷扶养人数×伤残赔偿系数。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年÷扶养人数×伤残赔偿系数。

精神损害抚慰金

1、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经济赔偿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2、注意事项:

(1)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的具体标准,因个案和地域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会有较大差异。一般按如下标准计算:根据伤残等级从10级至1级分别对应为5000元至5万元,死亡的,同1级伤残。

(2)司法实践中,该费用可以在诉讼请求中明确提出在交强险中优先支付。

残疾辅助器具费

1、残疾辅助器具费=器具价格(以国产普通适用型为标准)×器具数量×器具更换次数(赔偿年限÷器具使用年限)

2、器具数量、器具使用年限应以配制机构或者司法鉴定机构意见为准。配制机构与司法鉴定机构意见不一致的,一般以司法鉴定意见为准。

3、赔偿年限应根据受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参考配制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的意见确定,但一次性赔偿的最长期限不超过二十年。

丧葬费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月)

交通费

财产损失

根据估损清单及相应财产有效凭证主张(包括车辆维修、施救损失;车载货物损失;经营车辆停运损失;非经营车辆替代支出的交通费等等)

四、最新交通事故诉讼证据一览表

一、证明事故发生经过及责任划分的证据

1.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二、证明身份的证据

1.法定代理人:户口簿、身份证、公安部门的户籍关系证明。

3.个体工商户:身份证及营业执照。

三、证明抢救费用和医疗费的证据

1.抢救医院的抢救费用单据。

2.医院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转院治疗证明、司法鉴定意见书。

3.医院治疗终结后,需继续治疗的费用,应有治疗医院的继续治疗意见或法医鉴定意见。

4.自购药费单据,应当附治疗医院的处方。

四、证明误工日期、误工费的证据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由单位出具因为交通事故误工减少收入的证明。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

3.无固定收入的、交通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包括城乡个体工伤户,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应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

4.当事人还应提供户籍证明,身份证明等项证明。

五、证明护理费的证据

1.护理人员及护理人数的证明;

2.护理人员的收入证明。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赔偿办法计算;

3.护理人员没有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确定。

六、证明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营养费的证据

1.抢救或住院治疗期间的天数证明。(一般为住院病历)

2.受害人及必要的陪护人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的,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中的合理部分的单据。

3.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比如医生的诊断证明书。

4.司法鉴定意见书。

七、证明交通费的证据

转院治疗或到医院就诊的,其本人和陪护人员的交通费及参加事故处理人员有关的交通费,一般按照实际必须的普通交通工具的票据。

THE END
1.交通事故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交通事故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 导读: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实施的,实施证明,如果是交通事故只中承担主要责任的一方,需要对受害者的相关医疗费用以及误工费用和治疗的后续周边费用进行一定的承担。 一、交通事故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https://www.64365.com/zs/1144288.aspx
2.交通事故赔偿法律依据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职责强制稳妥条例第三章 赔 偿第二十一条 被稳妥机动车发作路途交通事故造本钱车人员、被稳妥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产业丢失的,由稳妥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职责强制稳妥职责限额范围内予以补偿。路途交通事故的丢失是由受害人成心形成的,稳妥公司不予补偿。第二十二条https://www.tingsonglaw.com/label/7924
3.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法律依据(交通事故赔偿法律依据)法律客观: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http://www.027yaju.cn/xingshianjian/430919.html
4.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的法律依据:交通事故保险的赔偿适用于《机动车辆保险条款》、《保险法》以及《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法律规定。规定了交通事故保险需要建立在书面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上,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或经转让、变更用途的,被保险人应当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327935.html
5.谈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及范围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该法律在责任主体及范围的规定上较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事故处理办法》)更为概念化,导致实践中难以操作和把握。法学界学者们提出了这样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8/id/1305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