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周子良,原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9月28日,上海市建纬(太原)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三晋大地升起了一颗灿烂的专业律所新星。在筹建过程中,太原所主任张晓玲就征求过我的意见,她想在山西走律所专业化发展之路,希望我能出任顾问。我之所以接受并给予全力支持,则是缘于建纬所创始人、上海首届“东方大律师”朱树英老师的启迪。
▲2007年3月朱老师荣获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荣誉称号证书
初识朱树英老师,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我在山西大学法学院任教期间,因为教学、科研和解决法律疑难问题的需要,经常要去书店买书,因此也形成了逛书店的习惯。一个星期不去书店看看,就感觉缺少了什么。2014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因习惯使然,又去太原市大营盘附近的“晋京法律书店”买书。除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之外,又浏览了其他书架的著作。因为前几天有朋友咨询有关购买商品房后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如何解决的事宜,我特意查看了有关房地产方面的图书。不经意间,看到了朱树英老师主编的《法院审理房地产案件观点集成》(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2017年再版)一书。
▲《法院审理房地产案件观点集成》
2018年1月中旬,当张晓玲主任告诉我朱老师要来调研太原是否具备成立建纬分所的条件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期待能在现实中而不是书本上见到这位建工领域的大咖级人物。2018年1月24日,太原所副主任黎明接我过去,与朱老师以及诸多业界精英小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了朱老师,近距离感受这位“东方大律师”的独特魅力。朱老师虽是古稀之年,但仍精神矍铄,不仅思维敏捷、幽默风趣,而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交流中,他始终面带微笑,极具亲和力。我们虽是初识,但相聚甚欢,而朱老师更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2018年8月25日晚,在山西会馆第二次见到了朱老师。朱老师依然是那样笑容满面、和蔼可亲。说来也巧,在我们吃饭的地方,正好有“山西大学堂”的标志,随即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朱树英老师(前排左三)与张晓玲主任(第二排右三)、周子良(前排右二)等专家合影
第二天,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太原市律师协会主办,上海市建纬(太原)律师事务所(筹)承办,并由太原市司法局支持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立法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办,众多业内法律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学习。研讨会由太原市律师协会会长刘跃峰主持,原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司法解释二主要起草人李琪,最高人民法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明,以及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建纬所主任的朱树英应邀参加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
▲2018年8月25日朱老师讲座现场
来自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以及太原市、山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建设工程的专业律师共计6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远远超过预计的200人规模,主办单位不得已临时更换了会场。众多的参会者使大会议厅座无虚席,甚至有许多律师只好站着听讲。同时,作为深耕建设工程、房地产专业法律的建纬总分所共计80多名律师参加了当日研讨,其中有15家由分所主任或副主任直接带队参加。再次见到朱老师是在2019年1月3日太原洲际大酒店三层阳光厅举办的建纬太原所“开业仪式暨工程总承包(EPC)高峰论坛”上,我们共同见证了建纬太原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我作为山西大学法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在开业仪式的致辞中表达了对建纬太原所的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朱老师则以《工程总承包发包方式对律师的法律服务提出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为题,向参会嘉宾解读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送审稿)的理解和适用,同时还对律师开展工程总承包法律服务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
▲建纬太原所开业仪式
▲周子良院长致辞
▲2019年1月3日朱老师讲座现场
在法律界,有学者将朱树英老师的成功概括为“律师行业独特的'朱树英现象’”,并将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专职律师到专业律师,再办专业律所;从做木匠到当律匠,再到成巨匠。这一概括十分精当。
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朱老师亲力亲为,带领建纬总分所律师着力从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办理案件、著书立说、课题研究、讲座讲学和参与立法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例如,朱老师为金茂大厦的配套工程、金茂花园项目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有效预防了法律风险,避免了法律纠纷的发生。朱老师一直认为,能说会写就是法律人的品牌。法律人要有自己的品牌,必须要能说会写。他不仅这样告诫律师同仁,而且身体力行。他的讲座讲学遍及全国各地,而且效果极佳,场场爆满。2023年3月23日,朱老师在“山西律师大讲堂”做的讲座,让我再次见识了讲座现场的盛况。本次培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下参会人数达到300余人,线上人数达3800人次。
▲2023年3月23日朱老师讲座授课现场
在办案、讲座之余,朱老师勤于思考,笔耕不辍。2001年3月,朱老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建设工程法律实务》。之后,陆续出版了《房地产开发法律实务》《工程合同实务问答》《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写作技能提升之道》《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演讲技能提升之道》《未雨绸缪控风险》《墨斗匠心定经纬》《墨斗匠心定经纬2》《工程总承包实务问答》《责任与使命——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十年的六十个提案》等10本专著。此外,还主编以及与他人合著了大量的著作。
▲朱老师独著和主编的部分著作
江平先生曾说:“律师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标志”(《沉浮与枯荣》第435页)。“律师兴则民主兴,律师衰则民主衰,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说,律师兴则国家兴,律师衰则国家衰”(《沉浮与枯荣》第436页)。我想这样的律师一定是专业水准高超、具有谦和仁爱人格魅力的律师。2006年7月,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律师协会共同启动了在上海律师中评选首届“东方大律师”的活动,评选历时9个月。经过组织申报、律师演讲、专家投票,到2007年3月,最终在248名律师中选出了10名“东方大律师”,朱老师榜上有名。能被授予“东方大律师”,那一定是专业水准高超、具有谦和仁爱人格魅力的律师。
朱老师从1965年开始从事建筑业,1985年作为律师从事法律服务业,1992年成为一名从事建筑与房地产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秉持“超前、务实、至诚、优质”的执业理念,早已成为建设工程和房地产行业法律服务专业水准高超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业内虚怀若谷,春风化雨的泰斗级人物
2023年3月23日,山西省律师学会主办“山西律师大讲堂2023年第1期——工程总承包项目律师服务”专题讲座,特邀朱树英老师来作演讲。上午10点多,我在建纬太原所的主任办公室见到了朱老师,随后,有幸与朱老师合影留念。
▲从左到右:张晓玲主任、朱老师、周子良
虽然经过长途远行,但朱老师依然是那样声音洪亮、精神抖擞,依然是那样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傲气。正所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朱老师之所以能成为泰斗、大师,除了高超的专业水准外,他谦虚谨慎、忠信乐易的人格魅力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9月23日上午八点半,为庆祝建纬太原所成立五周年,由太原市律师协会主办,建纬太原所、太原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太原星河湾酒店正式开幕。朱老师作为建纬总分所管委会主席,代表建纬所致辞。
▲2023年9月23日,朱老师在山西太原“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致辞
朱老师对这次论坛的主题做了充分的肯定,对“高质量发展”作了富有见地的阐释,并希望建纬太原所始终秉持建纬八字方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专业化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提升在太原、乃至山西建工行业领域专业法律服务的水平和影响力。朱老师的讲话铿锵有力、高屋建瓴,赢得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掌声。
本次交流会议采取线下和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举行,现场邀请到业内外人士300余人,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6600人。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我作为山西大学法学院的教授,退休后接受建纬太原所聘任为总顾问,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中一个是因为建纬太原所有朱树英老师这样泰斗级的领路人以及建纬总分所亲如一家的温馨。另一个则是对张晓玲主任专业能力和价值理念的文化认同。张主任是山西省律师界屈指可数的实力派律师,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山西省法学会建设工程法治研究会副会长,连续三届被建筑时报评为“最值得推荐的中国工程法律60位专业律师”,2023年是“80位专业律师”。
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深刻的文化认同,让我和张晓玲主任作为中部法律人,都受到东方大律师朱树英老师的感召,得以与建纬所以及建纬太原所结缘。感恩相遇,相守流年!
周子良建纬太原办公室总顾问,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山西省公安厅法律顾问,山西省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山西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山西省政府法律顾问,“山西省高等学校法学与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国家统编教材(参编)等1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课题和山西省法学会重点课题等19项;获司法部、山西省人民政府等教学、科研奖4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