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校园欺凌时可依据的法律政策文件

1.《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中职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2.《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综治办、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3.《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或政策文件

1.《中小学生守则》(2015版)颁布单位:国家教委(后改名为教育部)

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

第4条: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第5条: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2.《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04年修订版)颁布单位:国家教委(后改名为教育部)

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

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04年修订版)颁布单位:国家教委(后改名为教育部)

第10条: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版)颁布单位:教育部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5.《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2007年7月24日)颁布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总体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版)颁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一章第6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第7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8条: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7.《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订版)颁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章第12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3年修订版)颁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一章第2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三章第14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第五章第40条: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第42条: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本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受理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9.《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2016.06.28)颁布单位: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

总体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版)颁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第二章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THE END
1.民法典关于骂人的规定是什么呢法律分析 首先,根据民法典规定,骂人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是违法的。其次,若被辱骂,受害人可以先向对方提出口头警告;如果对方置之不理,则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状告对方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最后,如果对方多次对自己进行辱骂,使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https://m.66law.cn/v/wenda/699504.aspx
2.中国性工作者权益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以中国武汉低端性工作者为考察中心尽量不要太严肃,一定要微笑还要看着她们的眼睛表示尊重;为了避免重复调查,应该想办法建立一个当日信息公布平台,用群的方式或者短信或者E-MAIL;并且各小组应该按照自己的计划路线严格执行,以免造成混乱无序;制作法律维权宣传手册,汇集《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民法》中关于侵权及保护的规定,分发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29.html
3.中国法律第几条规定不能骂人中国法律第几条规定不能骂人 桂传民 湖北兴楚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我国法律对不能骂人的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对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公安机关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52367.html
4.中国法律第几条规定不能骂人律师普法中国法律第几条规定不能骂人2020-04-23 926 普法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辱骂别人的治安处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骂的内容属于虚构,可以构成侵犯名誉权,能构成诽谤或者侮辱,可以起诉到法院。https://www.110ask.com/tuwen/12178655656364856594.html
5.骂人怎么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一、因骂人被当事人起诉,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骂人行为,是可以起诉的。骂人行为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损害同时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属于侵权行为,当事人可以对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如果骂人行为已经达到了公然侮辱他人的程度,属于刑事自诉案件,也是可以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http://www.bjsheng.com/html/tdzs/07/25022.html
6.在法律上骂人打架怎么处理在法律上骂人打架怎么处理 一、在法律上骂人打架怎么处理? 如果是当众辱骂,其行为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2项的规定,涉嫌公然侮辱他人,依法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治安行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https://m.64365.com/zs/914243.aspx
7.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06/09/id/7949.shtml
8.骂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近日,一名中国籍女子在新加坡医院和护士爆粗口,结果护士报警,引来调查官调查的视频上了热搜。新加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使用侮辱性或恶意言辞攻击他人的人,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监禁等。那么,在我国骂人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https://www.douban.com/note/855369153/
9.泄愤骂人”被处罚·评论朋友圈与现实生活中骂人法律规范一相关推荐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 朱广权花式劝你别骂人 [央视财经评论]刘戈:为出圈 一些网红底线一直往后退 小撒:任何时候也不能浪费粮食 [三农长短说]央农记者探链博 聚链成群 火锅消费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面对面]岑浩辉:大道至简 [中国好时节]候鸟迁徙季·云南 高黎贡山鸟类进入垂直迁徙季 换一批https://tv.cctv.com/v/v2/VIDEBTHi1GWNk0OHQk9PHMMI200816.html
10.(2006)赣中刑二初字第6号1、有关干部任免呈报表、备案批复、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地区分行及党组的任免通知、干部任免审批表、抚州市振兴城信社出具的关于黄幼琴任职情况的证明材料、临川人民银行聘任通知、城信社中心社任命通知、职务任免备案批复,以及原临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抚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赣州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http://www.law-lib.com/cpws/cpws_view.asp?id=20040106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