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出台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司法解释检察官虐童性侵新浪教育

(原标题:检察官谈侵害儿童案:尽快出台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司法解释)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立案标准还较为模糊。”福建省检察院检委会委员、公诉二处处长、未检办主任董斌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直言,针对虐童行为的惩处,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设置填补了此前的立法漏洞,但需要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虐童行为“情节恶劣”的具体表现予以细化。

董斌还认为,侵害儿童案件特别是性侵案件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取证难”,办案机关在认定责任的同时,还应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

与此同时,他还建议尝试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引入公益诉讼,“特别是针对当事人起诉有困难的情况,检察机关可以考虑以支持起诉或公益诉讼的方式帮助维权。”

“侵害儿童案件存在‘取证难’,甚至私下和解现象”

澎湃新闻:您如何评价近期发生的虐童事件,有何深层原因?

董斌:作为检察官,同时也为人父母,看到近期涉嫌虐童案件的新闻报道,我们深感震惊、痛心和愤慨。

虐童事件屡发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幼儿教育、托管方面日益扩大的需求与高素质专业化从业人员不足的矛盾;主管部门在行业准入、日常监管上的部分缺位,从行政到司法的制度防护体系尚有待进一步健全;教育理念滞后,很多儿童及家长缺乏防护意识,等等。

澎湃新闻: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遭遇侵害类的案件一般会呈现出哪些特点?

董斌:一、被害人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校学生成为主要被侵害对象。二、熟人作案比例高,孩子“身边人”难防范。三、部分未成年人长期或者多次遭受侵害,后果严重。四、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被侵害问题突出。

澎湃新闻:在司法实践中,侵害儿童案件的办理存在哪些难题?

董斌:儿童、尤其是幼童,由于其身心发育特点,在防护能力、认知能力、维权意识等方面普遍非常薄弱,其本人难以有力指控犯罪,在熟人作案的情境下,由于受害儿童本人或是家庭出于种种考虑,甚至常常私下和解而不诉诸司法程序,致使犯罪分子逃脱刑事处罚。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侵害儿童案件特别是性侵案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取证难”,但随着新的侦查技术、办案模式出现,取证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将逐渐解决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立法者在制定刑罚时也充分考虑了儿童权益的保护,如奸淫幼女、引诱未成年人吸毒等,都是法定从重处罚情节;又如刑法修正案废除了嫖宿幼女罪,可以看出立法者逐渐在加大对侵害儿童犯罪的处罚力度。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情节有待进一步细化

澎湃新闻:针对虐童行为,我国刑法早已作出规定,如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刑法修正案(九)还增设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虐童行为的惩处,是否还有完善的空间?

董斌:上述几个罪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竞合关系,但各有侧重,在打击犯罪上相互补充。故意伤害罪对于损伤结果有较高要求,虐待罪需要符合特殊主体及严重后果,仍有大量恶劣的虐童行为无法被这俩罪名所评价,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设置正是为了填补立法上的漏洞。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设置后不久,司法实践中就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判例,有力打击了包括虐童在内的虐待犯罪。但该罪名的立案标准还较为模糊,给案件承办人造成了一定困惑,有可能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因此,还需要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情节恶劣”的具体表现予以细化,另外在量刑上,也要注意与虐待罪的衔接,特别是二年至三年有期徒刑所对应的犯罪情节。

董斌:这一制度值得探索。2016年,厦门市同安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猥亵儿童案件过程中,就向区教育局和全区24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发出包括从业禁止在内的检察建议,反响强烈,成效良好。

目前,福建检察机关也正在探索完善从业禁止制度,当然要真正将该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离不开教育、人事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除了从业禁止制度,严格行业准入机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养、筛选、考核、监督力度,加强对安全监控的硬件支持,建立并畅通对侵害行为的举报和控告渠道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厘清虐童事件各方责任,避免办案中造成‘二次伤害’”

澎湃新闻:在法律上,如何认定虐童各责任方的行为?

董斌:虐童刑事责任方面一是罪名的认定,直接实施伤害行为的,在认定虐待罪还是故意伤害罪等罪名之间,除考虑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外,也要注意从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的角度进行评估,在量刑时也应充分考虑心理伤害的层面,使罪责刑相适应。

二是监护方或其他监护人如有故意帮助隐匿证据、逃避处罚的行为,也可能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或包庇罪等其他罪名。

三是监管单位如果有在资质审批过程中收受好处或审核重大疏忽,可能构成受贿或渎职等其他犯罪。

澎湃新闻:性侵案件在维权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是要及时进行心理介入,童年挫折往往会导致未成年人性格发育出现重大隐患,需要及时进行心理介入。

四是要注意构建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让其不将性侵视为被害人耻辱很有必要,另要观察被害人身处的学校环境是否会导致其心理创伤难以修复,如存在此类危险,应在征询未成年人意愿的基础上及时用转学等方式予以化解。

澎湃新闻:具体而言,如何才能避免在办案中对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造成“二次伤害”?

董斌:办理侵害儿童犯罪案件,既要注重及时、全面收集证据,有力指控犯罪,又要依法保障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各项诉讼权利,保护被害人及其家庭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避免在办案中造成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并且尽可能救助被害人,恢复其身心健康。

“检察机关可适时引入公益诉讼,化学阉割不可取”

董斌:公益诉讼制度是检察机关在司法改革中的重点创新领域,目前这项工作主要集中在生态领域,对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目前公益诉讼从制度构建到实践操作都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瓶颈,待条件时机成熟,可尝试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引入公益诉讼。特别是针对当事人起诉有困难的情况,检察机关可以考虑以支持起诉或公益诉讼的方式帮助维权。

澎湃新闻:关于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您有何建议?

董斌:《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这个规定是以前的《民法通则》所没有的,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不过,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多是刑事案件,抛开刑事责任单纯行使民事权利恐怕是不现实的,在事实认定及举证方面也将存在诸多困难,建议未成年性侵被害人及其监护人在案件发生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行使民事诉讼权利。

澎湃新闻:性侵犯罪给未成年受害人带去了极大的心理创伤,需要及时进行精神抚慰和心理疏导。在刑事被害救助工作上,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董斌:被害人的救助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办案机关以及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拓宽经济救助渠道,除了司法救助金外,可寻求与慈善团体、爱心企业等合作,设立被害人救助基金。在严格保护被害人隐私的前提下,强化部门沟通协调,为因案件失学、失业的未成年被害人解决入学、就业等困难。

此外,还应当坚持长期的宣传教育,塑造关爱而不是歧视性侵被害人的社会氛围。

澎湃新闻:在韩国,对性侵儿童的初犯和再犯实施化学阉割、电子脚镣、随时监控的措施,在司法实践中,这些举措是否值得借鉴?

董斌:说到韩国,需要注意的是该国已经废除死刑,而我国对于强奸罪最高是可以判处死刑的,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刑法对于性侵儿童犯罪的处罚比韩国更为严厉,而且我们还规定了累犯从重制度。

对于再犯,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也应当从重处罚,不构成累犯的,在量刑时通常也会酌情予以从重处罚。当然,未来立法中参考毒品再犯制度专门规定性侵儿童再犯从重也不无可能。

对于化学阉割,我认为这是一种变相肉刑,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而且对于减少暴力犯罪是否具有积极作用也存在疑问,不宜提倡,对于罪大恶极的性侵犯罪人,我们可以用死刑、无期徒刑永远消灭其犯罪可能。而电子脚镣等监控手段,我国在缓刑社区矫正等领域也已经开始尝试,但我认为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监控设备只能适用于依法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人群,不应扩大到刑满释放人员,否则将造成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

THE END
1.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定义如何理解?相关问答因为养了一直乌龟被抓,构成什么罪,会怎么处罚? 暂无律师回答 点击数:758 2020-04-13 17:11:25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是怎么量刑的?触犯什么罪? 您好,交通肇事案件涉及的证据主要包括报警记录、现场勘查、事故责任认定、死亡鉴定、相关口供等证据。因此,会综合勘查、报警等情况对案件进行综合评判,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https://m.51wf.cn/problem/46607749
2.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立案量刑标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构成要件及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是2016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设的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主体,主要是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学校(含幼儿园等育婴机构)、养老院、医https://www.wuzui.cn/zm/7557.html
3.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2015年以后,本罪正式开始适用,虐待罪“不告不理”的追诉方式落下帷幕,提高了虐待类犯罪的法定量刑幅度,扩大了虐待类犯罪主体的范围,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成为犯罪的主体,单位也成为犯罪主体。但是由于本罪名2015年才开始适用,相关司法解释还没有出台,所以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整理该罪名2016至2019近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739046.nh.html
4.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研究硕士上海某亲子园虐童事件发生后,让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重新引起热议。温岭虐童案发生后,由于彼时刑法中对于虐待家庭关系以外的被害人无相关罪名予以规制,而不断曝出的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6606287.html
5.虐待罪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区别?【#虐待罪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区别#?】#新生儿遭月子中心月嫂虐待#12月27日,重庆阮女士反映其在玫瑰馨苑月子中心雇佣的月嫂暴力虐待26天的新生儿。阮女士告诉记者,18日凌晨,宝宝哭闹很厉害持续两个小时,当从月嫂处抱回宝宝查看监控时,发现月嫂多次虐待宝宝,包括打耳光、剧烈摇晃头部、掐脖子、手机强光照射宝宝眼睛https://finance.sina.cn/2023-12-28/detail-imzzpumx7700679.d.html
6.浅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法律规制法信期号: 12 页码: 205 作者: 向彦 作者单位: 400010 摘要: 关键词: 虐待 虐待罪 被监护人 被看护人 亲爱的用户: 您当前的权限无法查看该页面的内容,点击登录或注册。 如果您所在单位、机构希望了解或采购法信,请点此联系咨询。 欢迎关注"法信"公号(Legal_information),第一时间获取法律咨询及实务消息http://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725377
7.如何定义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所规定的“情节恶劣”?如何定义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所规定的“情节恶劣”? 案情简介 庞某某是一名家政服务员。2016年1月,庞某某以保姆身份去看护患病的王某某(72岁),负责照顾王某某的日常生活起居。在看护期间,庞某某多次辱骂、殴打王某某,造成其身体多处受伤。经当地司法中心鉴定,王某某的人身损害已达到轻微伤的程度。2016年7月13日,http://www.gdxbls.com/nd.jsp?id=2554
8.虐待被监护人罪怎么判?律师普法虐待被监护人罪怎么判?2020-06-24 156 普法内容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7440893475763737725.html
9.刑法修正案(九)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六个变化即在第260条之后增加一条,作为第260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https://www.chinachild.org/?p=2887
10.北京张敬辉律师阐述虐待被监护看护人员罪的定义以及法律责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虐待被监护、看护人员罪的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的规定,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这一罪名的设立,是对原有虐待罪规定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使得非家庭成员之间的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46418531287074
11.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认定规则及法规整理为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审理此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对婴幼儿采取欺骗、利诱等手段使其脱离监护人或者看护人的,视为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偷盗婴幼儿”。 http://jshsf.cn/newsinfo/4359897.html
12.九江张某某汪某某诉邹某侮辱虐待被看护人刑事自诉案一审宣判法院认为,被告人邹某的行为不符合侮辱罪的构成要件,不构成侮辱罪。关于自诉人指控被告人构成虐待被看护人罪,经审理查明无证据证实被告人邹某对张某实施了自诉人诉称的虐待行为。自诉人指控被告人邹某对其他同学实施的虐待行为现无其他证据印证,且超出其自诉指控的范围,不属于本案的审理范围。故依法判决被告人邹某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8/id/7483312.shtml
13.虐待罪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一、虐待罪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 虐待罪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主要是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将会被处以至少两年自由限制的刑罚。 http://2.nj64.com/open.asp?id=23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