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左顶格,黑体字)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小圆点“·”结束。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等责任说明。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译著请标明原作者国别)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李醒民.哲学不是敲门砖和摇钱树[J].学术界,2000,(1).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杨玉圣.把书评当作学问来做[N].中华读书报,1996-10-09(2).

5.古籍

1.期刊类[J]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周融,任志国,杨尚雷,等.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2.专著类[M]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起止页码可省略)

[1]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2]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London:Macmillan,1985:42-45.

3.报纸类[N]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光明日报,1998-12-27(3).

[2]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AtlanticWeekly,1987-8-15(33).

4.论文集[C]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5.学位论文[D]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6.研究报告[R]

[1]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

7.专利[P]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1989-07-26.

8.标准[S]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3179—1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1]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12-20.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或[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980810-2.html.

[2]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标准的修订基于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项目的必备性、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等方面尽可能与ISO690一致。

3)科学性原则:ISO690未规定参考文献或引文的著录格式,它所列举的众多示例也未对著录格式和标志符号使用做出规定。

4)实用性原则:新标准对各类信息资源更新或增补了一些示例:电子资源(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电子期刊)的示例,附视频的电子期刊、载有DOI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示例以及韩、日、俄文的示例。

5)灵活性原则:新标准采用“应”“不应”、“宜”“不宜”、“可”“不必”等词表述的条款,要求型条款是应当遵守的,而推荐型条款尤其是陈述型条款,为使用者著录参考文献有了灵活选择的空间。

新标准适用范围

使用者:著者和编辑

范围:无论科学技术论著、社会科学论著、印刷版、电子版,凡涉及参考文献著录的,均应执行。

新标准中的主要修改

题名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改为《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将“文后参考文献”和“电子文献”分别更名为“参考文献”和“电子资源”。

1关于“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并列题名”,增补了2个重要术语:“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

阅读型参考文献(reading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

引文参考文献(cited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这里所说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内部信息资源,以及包含电子公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各种类型资源。

根据ISO690修改了“文后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的定义和英译名。

参考文献(reference):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

连续出版物(serial):通常载有年卷期号或年月日顺序号,并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

2著录项目的设置

新增加了“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这一必备的著录项目。

DOI的著录方法为:当获取和访问路径中不含DOI时,可依原文如实著录DOI,其前置符为“.”;否则,可忽略DOI。

3著录项目的必备性

1)将“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改为“文献类型标识(任选)”。

2)将“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改为“引用日期(任选)”,这表明,凡属于电子资源,“引用日期”是不应省略的必备著录项目。

4著录项目的修改

1)增加了姓的字母全大写的要求,与ISO690一致。将“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修改为“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

2)汉语拼音人名的著录,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改为“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姓全大写,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与欧美著者一样,缩写字母后的“.”省略。

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规则,同样适用于论文集、会议录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

4)专著页码的著录,增补了“引自序言或扉页题词的页码,可按实际情况著录”的条款。

5)新增加了“根据电子资源在互联网中的实际情况,著录其获取和访问路径”的著录规则。“获取和访问路径”是有则必备的著录项目,其前置符为“.”。

5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

新标准在继承“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后,新增加了采用双语著录的规则:“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

6增加了4个文献类型标识

1)档案,A: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如人事档案、科技档案、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等。

2)舆图,CM:世界、国家、区域地图。

3)数据集,DS:一种由数据所组成的集合,又称为资料集、数据集合或资料集合。

4)其他,Z:凡是归不进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放到“Z”中。

7增加了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的方法

考虑到部分书刊采用脚注方式著录参考文献,新标准增加了一个新的规则:“如果顺序编码制用脚注方式时,序号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时,应重复著录参考文献,但参考文献表中的著录项目可简化文献序号及引文页码”。

8其他修改

1)“其他题名信息”条款修改为:“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专利号,报告号,标准号等”。

2)《xxxx学报(xxxx版)》中的`“xxxx版”不再作为“其他题名信息”著录,因为“xxxx版”是刊名的有机组成部分。

3)参考文献表中不必著录主要责任者的“国别”“朝代”等。

4)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时,“出版年”前的标识符号由“.”改为“,”。

5)专利文献的题名项中删去了著录要素专利国别,著录格式改为: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DOI.

新标准要点提示

1引文参考文献应标注“引文页码”

从专著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时,标注析出文献的起讫页或起始页。“页码”前的标识符号统一采用“:”

2正确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1)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

2)引用以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

3)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

3正确使用标识符号

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这些符号多数移植于标点符号,但其功能和用法与标点符号不同,它是一种前置符,置于一个著录项目或要素之前,使这些项目、要素个别化,而标点符号是后置符。

1)正文和文献表中的序号应使用“[]”括起(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圈码),使用“()”“()”以及不加“[]”等都是不规范的。

2)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间用短横线连接。这短横线可使用半字线,也可使用英文连字符,只要全书或全刊统一即可,不应使用“~”,也不用“——”。

3)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结尾处无标识符号是符号前置规则决定的。“可用‘.’号”则是照顾到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时对电子文献切分的需要。在著录实践中结尾不加或加“.”都是规范的。

4)论文集、会议录等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标识符号用“//”。采用符号“//”替代以往的“.见:”或“.In:”以及人们惯用的“转引自:”“参见:”,具有简明性、通用性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书刊采用。

4规范责任者项的著录

1)在文献表中,“个人著录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

2)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如“,etal.”。

3)无责任者或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的,“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Anon”。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的,可省略“主要责任者”项,直接著录题名。

4)机关团体作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时,其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上下级间用“.”分隔,用汉字书写的名称除外。

5)主要责任者不著录责任,如“著”“主编”等。其他责任者则要标注“责任”,如“译”等。

6)责任者除在文献表中统一采用“姓前名后”格式著录外,在正文中仍应尊重责任者原有的姓名书写规则。

1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Jiaguang,YangChangqing.Computergraphics[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1995:26-28(inChinese)

[2]SkolinkMI.Radarhandbook[M].NewYork:McGraw-Hill,1990

2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Xudong,ZongGuanghua,BiShusheng,etal.Researchonglobalvisionsystemforbioengineering-orientedmicromanipulationrobotsystem[J].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2002,28(3):249-252(in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C]//张为民.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5]OdoniAR.Theflowmanagementprobleminairtrafficcontrol[C]//OdoniAR,SzegoG.FlowControlofCongestedNetwork.Berlin:Springer-Verlag,1987:269-298

4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R].编号,出版年

[7]KyungmoonNho.Automaticlandingsystemdesignusingfuzzylogic[R].AIAA-98-4484,1998

6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7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06

8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0]Pacs-l:thepublic-accesscomputersystemsforum[EB/OL].Houston,Tex:UniversityofHoustonLibraries,1989[1995-05-17].

说明:

①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②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

③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al”(见例3).

④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1、例3.

⑤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见表1,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见表2.

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programon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3):62–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pp.271-313.

[10]Almarza,G.G.Studentforeignlanguageteacher’sknowledgegrowth[A].InD.FreemanandJ.C.Richards(eds.).TeacherLearninginLanguageTeaching[C].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1]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2]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

7.专利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3]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14]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6]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7]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应置于本页页脚,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1.著录标准

(1)排列次序:依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各条参考文献。

(2)具体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3)注意事项:

①只有3位及3位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

②共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al”;

③外文文献中表示缩写的实心句点“.”一律略去;

④原本就缺少某一项目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

⑤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页码引用范围之间用“,”相隔。

⑥正文中参考文献标引一律用上标形式的方括号内数字表示,例如[3],方括号和数字不必用粗体。

2.著录范围(共8类,示例见表1)

(1)已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由国内外出版公司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ISBN号);

(3)有ISBN号的会议论文集及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

(4)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5)专利文献;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8)电子文献。

其他性质的资料可以作为正文的随文脚注。

非纸张型电子文献应注明载体类型,见后述。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根据GB3469规定,对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应该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4.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示:

[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programondisk)

[J/OL]——网上期刊(journalserial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

THE END
1.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四>稿件正文内各级标题按“一”“(一)”“1.”“(1)”的层次设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层次标题不单占行,与正文连排。 <五>在参考文献中,请作者一律用中、英文对照著录。原文有英文信息项的,必须按原文的英文信息项著录,不允许作者自行翻译;原文没有英文信息项的,作者可按中文信息项翻译。https://www.youfabiao.com/yxyjyjy/wenti/05.html
2."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1000种砥砺中国学术的他山之石42年,1000种,累计销量数千万册……作为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宏大的学术翻译工程,丛书在浩如烟海的外国学术名著中精选精译,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参考“锚点”,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知识的力量。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个金字招牌已经深入人心。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社会契约论》、托克维尔http://www.dangjian.cn/djyw/2024/12/23/detail_202412237006320.html
3.砥砺中国学术的他山之石——“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1000种42年,1000种,累计销量数千万册……作为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宏大的学术翻译工程,丛书在浩如烟海的外国学术名著中精选精译,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参考“锚点”,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知识的力量。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个金字招牌已经深入人心。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社会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1223/0f08d25855d448dab69c7bab4c482769/c.html
4.“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1000种——砥砺中国学术的他山之石42年,1000种,累计销量数千万册……作为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宏大的学术翻译工程,丛书在浩如烟海的外国学术名著中精选精译,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参考“锚点”,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知识的力量。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个金字招牌已经深入人心。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社会契约论》、托克维尔http://www.chisa.edu.cn/general/202412/t20241223_2111287356.html
5.期刊主办方(JournalSponsorship)凡中文参考文献必须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刊出(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没有或查不到确切的英文篇名的,编辑部有权将其在参考文献中删除,改在正文中列出刊名期卷和页码。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法:本刊采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作者姓名和发表年份的著录方法“作者年制”。英文文献的引用方法与中文文献的引用格式相同。私人通讯https://biopublisher.cn/index.php/cmdr/about/journalSponsorship
6.学术论文格式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精选8篇)[56] Scitor Corporation.Project 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Scitor Corporation,1983.中文参考文献的双语著录 对中文参考文献采用中、英文双语形式著录时,文献序号后先列出完整的中文文献英译文,并在该文献末加注“(in Chinese)”,另起行齐头列出中文文献。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大写,名用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3su00.html
7.文献中“等”与“etal”的处理国标的参考文献用等还是etal在中国,最广泛使用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就是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标准,目前使用的是2005版。在此国家标准里,对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的著录形式的规定大致相同,但在表示省略多于1个(文内引用)或多于3个(文后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作者、编者)时,中文文献要求使用“等”,而英文文献要求使用“et al”https://blog.csdn.net/qq_40940771/article/details/115114191
8.一词及歇后语英译的应用崔祥芬王银泉汉语中的歇后语幽默风趣、运用广泛,是中国文化里独特的风景;但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民族性极强的内容,给翻译和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传播歇后语这一独特的文化,也必先用英文正其名。作为一种翻译手段和术语,解释性翻译在处理上述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现在越来越受到认可。 展开▼ 著录项 来源 《疯狂英语:https://m.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razy-english-pro_thesis/0201240048936.html
9.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录入。 (3)参考文献著录项目间的符号均为英文标点符号。 (4)责任者在3位以下的应全部列出,3位以上者用“等”(英文文献用“et al.”)。 (5)期刊中的年、卷、期、页码的标注格式为:年,卷(期):文章起止页码.缺失相应信息的相应调整格式,如刊发在某期刊2016年第22卷http://hndb.mob.cnki.net/WKH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navigationContentID=2c9979a4-3d9f-46b9-8719-592e2a7bcb91
10.《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投稿须知表1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1) 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用顺序编码制,不要出现乱引、错引以及缺失引用的错误;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2) 中文文献必须提供相应的英文翻译; 3) 文献责任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的,只著录前3人,后用“等”字,“等”字前加“,”;英文文献3人后加“et al”; http://rlhxxb.sxicc.ac.cn/news/tougaoxuzhi.htm
11.参考文献中英文作者姓名的著录要求主题:作者姓名著录要求参考文献英文外国人缩写 摘要: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姓采用全称,首字母大写,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等表示。 http://lib.gsdx.gov.cn/asset/detail/0/203116616088
12.研究生毕业论文(精选5篇)9.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 ① 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②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 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 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https://www.1mishu.com/haowen/26397.html
13.参考文献中英文人名的缩写规则解析.doc参考文献中英文人名的缩写规则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编辑加工和重要内容。温哥华格式要求,著录文后参考文献时,英文刊名和人名一律用缩写。这一规则也是众多检索系统在人名著录时的首选规则。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在文章发表时,由于西方人士名在前姓在后,一般也采用名+姓的格式书写,如下题名、作者https://m.book118.com/html/2016/0423/41130242.shtm
14.文献著录范文10篇(全文)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第2篇 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1)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3)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41kwsle.html
15.投稿须知8.中文参考文献必须中英文双语著录,示例:[1] 胡德斌, 高园园, 路利军, 等. 解剖图像引导的PET图像部分容积校正[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5, 32(2): 153-157. HU D B, GAO Y Y, LU L J, et al. Anatomical image-guided partial volume correction method for PET images[J]. Chinese Journal http://zgyxwlxzz.paperopen.com/Corp/3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