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工作程序见图1,评估工作步骤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检査、评估判定和报告编制等。
4.3.1现场检査以检查表法为基本方法,使用的检査表格式参见附录A;检査表中除了检查结果和备注栏内容需现场检查记录外,其他内容应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单元的实际情况,并结合4.3、4.4和第5章的有关规定在现场检査前编制。现场检査时可选用的检査方法还包括资料核对、问卷调查、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实际检查时可采用单一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4.3.2消防安全管理单元的现场检査应采用资料核对、问卷调査的方式或其组合。4.3.3建筑防火单元、安全疏散设施单元及消防设施单元的现场检查应采用资料核对、外观检查与功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4.3.4建筑防火单元中装修材料、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涂料的防火性能等难以在现场进行功能测试验证的检査项,可采纳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明及见证取样检测报吿等证明文件,并在报告中说明。4.3.5如确有需要,可选用烟气模拟分析、安全疏散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暈评估。4.3.6资料核对时,应逐项检査资料原件,不应有选择地抽查部分项目。
c)对安全疏散设施及消防设施进行抽查时,各设施、设备的抽样数量不少于2处,当总数不大于2处时,全部检查。当抽查到的设施设备有不合格检査项时,对该设施设备再抽样检查4处,不足4处时,全部检查。
N2——折算后B2项的项数。
4.5.1消防安全评估的最终结果应形成评估报告,报告的正文内容至少应包括:
5.1消防安全管理单元5.2建筑防火单元5.3安全疏散设施单元5.4消防设施单元
评估内容包括:a)是否建立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并明确各岗各级职责;b)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立和变更是否在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c)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是否明确了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道是否进行统一管理。
评估内容包括:a)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b)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取得了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c)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否接受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d)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是否接受过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评估内容包括:a)是否建立了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育制度,并按有关规定明确了责任部门、培训方式、频次及考核办法;b)场所是否设置了消防安全告知牌、安全疏散指示图、消防设施标识,并定时播放消防安全广播和消防公益广吿视频;c)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育是否建立记录并存档备查。
评估内容包括:
b)防火巡査、防火检查是否建立记录并存档备査。
d)火灾隐患整改是否建立记录并存档备查。
f)值班人员的工作及交接是否建立记录并存档备查。
c)设施、器材的登记、保管、维护保养和检测是否建立了记录并存档备査。
d)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事故应急处置操作程序和应急预案。
b)考评和奖惩情况是否建立记录并存档备查。
评估内容包括:是否根据场所实际情况及消防设施操作使用要求制定并落实了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b)志愿消防队的队员数量不应少于本场所从业人员数量的30%。
c)预案中是否明确了承担灭火和组织疏散任务的人员;d)预案的制修订、持续改进情况是否建立了记录并存挡备查。
评估内容包括:a)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频次进行了预案演练;b)预案的演练是否进行了总结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a)人员密集场所所在建筑的总平面布局、消防车道和救援场地的设置;b)是否存在占用、堵塞防火间距、消防车道以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情况;c)防火分区的完整性及功能有效性。
评估内容包括:a)室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b)电气安装与可燃装修材料之间是否有防火隔热措施;c)装修平面布置和隔断是否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和安全疏散。
评估内容包括:a)建筑外墙装修装饰材料和建筑外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b)外墙装修装饰和建筑外保温形式是否影响灭火救援、防排烟和安全疏散。
b)疏散门的设置形式和开启方向。
b)疏散楼梯及前室的畅通性及安全性(如甲乙类管道、烧水间、障碍物等)。
b)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数量、净宽度、人口处前室以及消防设施。
c)避难层(间)的安全疏散设施设置。
c)消防电梯轿厢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
f)消防水泵、稳压泵等供水设施的功能及联动控制功能。
d)室内外消火栓是否被埋压、圈占、遮挡。
c)系统组件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情况。
c)系统组件功能、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情况。
c)防烟排烟系统功能、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情况。
c)自备发电机的设置。
c)灭火器的功能。
7.1.1消防安全评估报告结构至少应包括:a)封面;b)著录项;c)目录;d)正文(见4.5.1);e)附件;
7.1.2消防安全评估报告的封面格式按附录E。
7.1.3消防安全评估报告的著录项格式按附录F。著录项分两页布置。第一页署明消防安全评估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估项目负责人等主要责任者姓名,下方为报告编制完成的日期及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公章用章区;第二页为评估人员名单,评估人员均应亲笔签名。
评估报吿附件为消防安全评估过程的支持性文件,至少应包括:a)消防安全评估现场检查记录表;b)消防行政许可文书;c)单位确定/变更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备案书;d)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资格证书;e)特有工种、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等的执业资格证书;f)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g)建筑消防设施功能检验报告;h)重要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等的法定检测、检验报告;i)重要消防产品的合格证明;j)消防安全管理文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