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马晓晴)今天(15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开题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新书首发式同时举办,这也是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在国内的首次集中面世。
发布日本此前在华学府调查中国国情手稿面世
《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到,东亚同文书院是近代日本为培养“中国通”而在上海开办的高等学校,该校从清末至1945年,每年派学生到中国各地进行调查,以调查报告书作为毕业论文,分别向日本外务省和军方呈送。调查前后持续40余年,总计派出4000余名日本学生分成近700个小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进行了卷地毯式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千余份。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200册)上午在国家图书馆首发出版,本次出版以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调查手稿为底本,是国内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的第一次集中面世,记录了中国各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细节,是研究民国史、中国社会史、经济史、地方史极为重要的资料,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集中揭露。
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介绍,近代的日本为实现其侵略中国的目的,对中国国情作周密踏查。日本机构经数十年的调查,逐步掌握了近代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风俗方面的翔实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系统,即政府部门、军部、民间组织、企业的调查以及个人踏查资料。
揭秘“旅行日志”记录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状态
其中日志手稿远比后来整理的年度调查日志丰富,记录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状态,比如军阀统治时期各地土匪猖獗情况,抗战时期学生从军见闻等。
为加强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开发工作,为国家的内政外交和社会发展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国家图书馆申请立项了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课题——“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与数字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