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在制定政策之前,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必须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充分论证,才能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因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自20世纪90年代始,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服务呈现出日益上升的势头。因此,探索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服务尤为必要。
一、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综述
我国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的实践活动已有60多年历史,积累了许多经验,无论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是服务手段,都与时俱进,向现代化图书馆迈进。笔者以中国国家图书馆及一些省级、市级图书馆为例进行分析。
(一)中国国家图书馆为中央国家机关服务概况
2005~2007年,国图完成信息汇编4175份,包括铜矿923处、硫矿700处、铝矿1607处、铅矿114处、锡矿422处、硝矿349处、油页岩60多处的信息汇编,分别报送给地质部,并编著《祖国二千年前铁矿开采和锻冶》和《中国古今铜矿录》等专业书籍,为国家机关掌握重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提供关键性的史料依据。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围绕灾后重建工作,国图积极推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信息专报》,每周至少编辑两期,重点上送给154位中央领导人及参与灾后重建的部委领导参阅,先后报送了60期。使有关部门及时参考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灾后重建经验及举措,包括受灾地区医疗、卫生、救济、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地决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7]
(二)部分省级、市级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提供服务概况
二、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不可估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向党政机关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要有各种客观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来支撑。因此,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十分必要。[10]
(一)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实现突破
公共图书馆较全面、系统地收藏各科各类文献资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日益增加。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及发展,地区之间、国家乃至国际的文献资源实现了共享,极大限度地扩充了文献信息资源。这为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时效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毫无疑问,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实现突破。
(二)拥有较强的专业人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实用性
公共图书馆拥有一支素质较高、专业结构较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馆员具有专业的信息检索技能、丰富的文献分析与整合经验、过硬的分析判断能力,又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对党政机关领导决策所需的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加工与整合,使复杂的信息规范化、有序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实用性。
(三)拥有先进的设备,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询
如今,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实现了数字化,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包括网络设备、视听设备、通讯设备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同时,公共图书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突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服务内容并延伸了服务范围,既可以为到馆的读者(用户)开展面对面的服务,又可以为不到馆的读者(用户)提供实时咨询和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用户)利用文献信息资源。[11]
三、珠海市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的实践
(一)积极参加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程
2009年,珠海市图书馆积极参加“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平台服务,成为组织成员馆之一。珠海市图书馆以馆藏资源为基础,以电子资源和各种信息搜寻技术为依托,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珠海市图书馆用最少的经费,办最多的事,既降低成本,又从繁杂的基础工作中抽离出来,加强文献的二次、三次开发与利用。通过多年探索,珠海市图书馆为党政机关开展信息服务收到显著的成效,有三位馆员荣获“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三等奖”,珠海市图书馆也多次荣获“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组织奖”。
(二)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
(三)创建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珠海分站
2014年,珠海市图书馆建成“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珠海分站”,通过互联网为广东省、珠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自该站运行以来,深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及广大读者(用户)的高度好评,读者(用户)日益增加,并开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查阅、政府信息查询、网上参考咨询”三位一体的个性化服务的先河。
(四)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
根据本土特色、服务对象、读者(用户)需求等特点,珠海市图书馆建成特色数据库,先后建设了“珠海历史名人多媒体数据库”、“珠海地方文保数据库”、“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又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更为党政机关的决策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本土文史文献信息,读者(用户)可以通过标题、作者、年份等多种方式对数据进行检索。
(五)开展专题服务
珠海市图书馆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代复印、代查等服务上,而是别出心裁地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开展专题服务。如读者想借阅某书籍而珠海市图书馆并未购买入,可以在网站的“读者服务”之“好书荐购”一栏中填写图书名称,向珠海市图书馆推荐购买此书。近年,珠海市图书馆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读者在珠海书城选书,凭读者卡(借阅证)到书城收银台确认,即可直接借阅,每张读者卡每月(次)可借阅六册图书,这一举措受到读者(用户)的欢迎和赞赏。
(六)设置电子书借阅机,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珠海市图书馆在新馆一楼大堂设置三台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又在珠海市政府大院和珠海市行政服务中心分别设置一台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读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按照指引和提示进行简单操作,便可方便快捷地完成电子图书借阅手续,极大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受到党政机关等广大读者(用户)的喜爱。另外,珠海市图书馆分别在新馆一楼大堂设置两台、少儿馆设置一台博看触摸屏报刊阅读机,方便广大读者(用户)快捷地阅读到大量最新信息,以及读者感兴趣的各种内容。
(七)为珠海市重大政务活动服务
四、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献信息服务深度不够
公共图书馆拥有不同专业的馆员,具有一定的专业人才优势,但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相对较少,特别是熟悉省情、国情、时事的专家较为缺乏。因此,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形式局限于原始的信息汇编状态,无法对文献信息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整合,也无法揭示某事件背后隐含的矛盾和信息,导致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二)馆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数字图书馆发展,公共图书馆馆员必然要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技能,而馆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决定着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馆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不少馆员专业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一直跟不上去,有时甚至事倍功半,导致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三)信息反馈渠道不通畅
党政机关与公共图书馆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单位,工作机制不同,社会职能存在差异,互相之间不了解,交流沟通不充分,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信息反馈渠道不畅。信息产品推送给党政机关后,没有及时收到他们的反馈意见或建议,馆员无从了解党政机关收到文献资料后是否会仔细参阅,信息产品是否收到实效,以及信息产品是否需要改进和完善,等等。如此一来,导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难以提升,服务的价值无法实现。
五、有关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服务的思考
(一)深化信息服务内涵
(二)提高馆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务必然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要求馆员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业务知识,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掌握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分析判断、加工整合等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向党政机关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做好个性化信息服务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只能被动地为不同需求的读者(用户)提供单一的文献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公共图书馆馆藏结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应运而生。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和区分不同的读者(用户),根据读者(用户)的各种需求,向其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或可能需要的信息,开展主题服务,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12]。
(四)寻求与党政机关合作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应积极与有文献信息需求的党政机关开展合作。公共图书馆负责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文献,将之转化成信息产品,党政机关负责审阅决策,双方共同确认信息产品。这样有利于信息服务的改进与提升,使公共图书馆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更容易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展现其社会功能、获得社会认可和重视的有效途径。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提供信息服务,既延伸了服务范围,深化了服务内涵,更能带动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也能使政府部门全面深入认识公共图书馆,重视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