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沈某某的临时求助,她先后尝试联系多位法援律师后,终于找到了没有开庭安排的沈小丽。
沈律师放下手头的工作,紧急赶到了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经过了解后,沈律师发现本案并不简单。
沈某某是一名劳务派遣员工,入职时,其未与任何一家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自始至终未向任何一家公司询问过有关用工关系的事项,导致其在被动结束用工关系后,存在得不到《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法律风险。
于是,沈律师一方面向受援人分析案情,告知其本案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和仲裁员、劳务派遣公司积极沟通,希望多管齐下找寻“最优解”。
最终,在多方合力下,案件在1天内快速解决,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三万工资两日落袋
据了解,三人与包工头之间因日工资标准发生争议,包工头认为自己一年来没挣到什么钱,便不愿按照双方最初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给每人少发了近三万元的工资。
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让农民工被拖欠的血汗钱落袋为安。活动期间,全市共办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717件,其中涉及农民工的579件,共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75万余元。
聚焦春运
铁路公路全面铺开
春运第一天,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嘉定北站开展“平安春运法治护航”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现场为返乡农民工发放宣传资料,针对农民工关心的公司拖欠工资、不交社保、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工伤不予赔付等问题提供咨询解答,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工通过“上海法网”“12348”热线寻求法律服务。
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与静安区法宣办、静安区司法局于元宵佳节过后的首个工作日,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联合举办大型春运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向回沪农民工积极宣传“对农民工欠薪、工伤等案件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惠民政策,助力农民工依法维权。
线上线下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律师精心编制了“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普法视频并做好线上推广,为农民工提供在线“零距离”法律援助服务。
金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组建涉农法律服务团,入工地、入企业、入外卖站点,先后开展7场上门普法咨询。
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于春节来临之际,在崇明万达广场开展专项宣传活动,通过设点宣传、送法入商铺、书写法治春联等方式,向坚守岗位的农民工群体送上“法援”礼包。
活动期间,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共举办宣传活动61场,服务农民工6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全力就根治欠薪问题积极作为,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