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职能,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不断扩大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青白江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成都市法律援助条例》,多措并举持续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一、不断完善制度保障
制定《法律援助工作规范》《成都市青白江区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申报审核管理办法(试行)》,落实法律援助指派方式、案件审查全流程质量监督各项措施,严抓风险防控,进一步保障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发展。
二、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完善区级中心、镇(街道)工作站、村(社区)工作室三级网络体系,在区检察院、区法院、区看守所、区残联、区妇联等部门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形成中心与各联系站点上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圈”。推出“铁港法务”7×24小时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末梢神经”,“铁港法务”注册人数已有122717人,为群众提供服务19032次。
三、建强用好服务队伍
择优选取25名律师组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律师库,打好随机、“一事一议”、轮派、点援指派模式组合拳,赋予老年人、残疾人、欠薪农民工等特定受援群体点对点的自主选择权;招募30名律师组建值班律师库,根据需求安排在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房产超市及区法院、区检察院、区看守所、区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等地开展值班,现场解答咨询,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四、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一是持续推进“减证便民”,依法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采用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代替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精简办事材料及流程,减轻困难群众办事负担,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实行法律援助“当天办”,便利办事群众。2024年通过个人诚信承诺方式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3件。二是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畅通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2024年共计办理群体性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申请7件。三是建立“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工作新模式,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人等有关主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今年共计办理行政复议法律援助案件1件。
五、扎实开展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
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人权司法保障中的作用,依法审查、受理刑事法律援助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刑事诉讼当事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阶段都能及时获得法律援助。
六、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
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借助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平台点多面广的优势,就近向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治宣传,面对面解答法律疑问,让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编辑:向思燚责编:高赛琦审核:谭麟监制:赵若一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