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在职教师这样做,今日起重罚!

办法提出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总体要求。规定适用对象为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共同抵制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办法明确实施机关,划定管辖权限。规定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依法按照行政处罚权限实施,分别对线下、线上校外培训的管辖作出规定。同时,根据中央《“双减”意见》精神,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查处校外培训违法行为。

违法情形、法律责任也有明确规定。依据行政处罚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上位法和规章立法权限,明确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擅自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擅自举办社会性竞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活动等违法情形及法律责任。

明确处罚程序,提升执法水平。注重与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的衔接,结合校外培训执法实际,明确立案结案标准、调查职权、听证告知情形、违法所得认定标准等,着力规范校外培训执法行为。

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要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压紧压实执法责任,保障校外培训执法取得实效。要求建立挂牌督办机制、公开通报机制、统计报告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既强化对处罚过程中滥用、超越职权等违法行为的监督,又督促执法机关积极履行职责,依法严查校外培训违法行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久久为功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明确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形式

办法第十八条明确了“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形式——

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有偿开展校外培训。

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有偿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校外培训。

以咨询、文化传播、素质拓展、竞赛、思维训练、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夏令营、托管等名义有偿开展校外培训。

有以上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退还所收费用,予以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学科类培训从重处罚

办法第十六条明确依法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属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且培训内容为学科类校外培训;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被处理后两年内再次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等。

发现校外培训违法线索如何举报?

一起来看《办法》全文——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规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行为,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实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

第四条对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为履行法定职责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不得超出履行法定职责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第五条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四)责令停止举办;

(五)吊销许可证件;

(六)限制从业;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二章实施机关、管辖和适用

第三章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公安、民政或者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举办、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一)线下培训有专门的培训场所,线上培训有特定的网站或者应用程序;

(二)有2名以上培训从业人员;

(三)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分工。

第十八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尚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条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退还所收费用,予以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一)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有偿开展校外培训的;

(二)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有偿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校外培训的;

(三)以咨询、文化传播、素质拓展、竞赛、思维训练、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夏令营、托管等名义有偿开展校外培训的;

(四)其他未经审批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尚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条件的。

第四章处罚程序和执行

第二十六条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发现涉嫌违反校外培训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予以立案:

(一)有明确的违法当事人;

(二)有证据初步证明存在违法事实;

(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四)属于本部门管辖;

(五)在给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期限内。

立案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报本部门负责人审批。

第二十七条对于已经立案的案件,经调查发现不符合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立案条件的,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撤销立案。

第二十八条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制作调查笔录、询问笔录等,在调查过程中可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当事人涉嫌开展违法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调查;

(二)询问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

(四)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九条拟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

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意见的,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采纳。

第三十条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一)对自然人处3万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万元以上的罚款;

(二)没收10万元以上违法所得;

(三)本办法第五条第(三)(四)(五)(六)项行政处罚;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自告知书送达之日起五日内,未行使陈述、申辩权,视为放弃此权利。

第三十二条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当事人及时改正并积极消除危害后果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前,应当由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法制审核的机构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案件,应当在听证程序结束后进行法制审核。

第三十四条调查终结,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作出决定。

对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以及其他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当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作出之前集体讨论决定。

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载明有关内容,并加盖本部门印章。

第三十五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第三十六条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三十七条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案件结案:

(一)处罚决定执行完毕的;

(二)已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

(三)案件终止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结案的情形。

行政处罚案件材料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规定归档保存。第五章执法监督

第三十八条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执法监督制度。

上级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行政处罚工作的指导。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九条对于重大违法案件,上级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可以挂牌督办,提出办理要求,督促下级部门限期办理。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违法案件统计报告制度,定期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校外培训违法形势分析、案件发生情况、查处情况等逐级上报。

第四十一条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实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违法行为未依法采取制止措施的;

(二)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而未依法处罚的;

(三)应当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移送有关机关追究责任,而未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移送有关机关的;

(四)有行政处罚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情形的。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中的“违法所得”是指违法开展校外培训所收取的全部款项,依法已经予以退还的预收费未消课款项,可以扣除。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计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十三条本办法中“以上”“以下”含本数,“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第四十四条本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

THE END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https://yz.chsi.com.cn/
2.培训班没签协议退费法律规定培训班没签协议退费的规定: 1、如果没有参加培训,可以要求全额退款; 2、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学生要求退学、退费,学校须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98343.html
3.国家对于培训退费规定(培训机构退费法律规定)国家对于培训退费规定(培训机构退费法律规定) 法律上没有规定,这要看培训之前双方的约定,如果培训机构有这个承诺的话,可以要求退款。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目前国内培训以技能传递为主,时间则侧重上岗前。 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通过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408381/
4.“培训机构”喊你退费?小心陷阱!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筛选诈骗目标对象,发送短信,点名道姓,告知报名课程可以申请退费以此获取信任。 02 以“购买理财产品获利返还学费”“充值返利”“做任务”等理由,引导受害人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下载虚假APP,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等资料进行注册。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jE2ODE1Nw==&mid=2651192980&idx=4&sn=0c5f91d310ec9cd9112e32ec12f363eb&chksm=f03a391e14b0ac30bd401c456de6707b121fe280d9dfd30cfad2f2c6eeba1d380e56fcda9f19&scene=27
5.无资质拒拒绝退费该去哪投诉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培训机构无资质拒拒绝退费该去哪投诉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培训机构无资质拒拒绝退费该去哪投诉 一、培训机构无资质拒拒绝退费该去哪投诉 可以去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1、在遇到线上培训机构不退费的情况时,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2、消费者https://www.471.cn/zt/6560408.html
6.培训机构不退费合法吗?图片新闻法律资讯导读:培训机构合不合法,主要是根据所签订的合同和具体条款来看的。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的法务带您多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培训机构不退费合法吗? 培训机构合不合法,主要是根据所签订的合同和具体条款来看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何所签订的合同是依法成立的,那就是合法的,需要注意的是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https://www.maxlaw.cn/n/20231114/10913552693353.shtml
7.培训机构退费制度培训机构退费法律规定首先自行挽单,挽单无效,及时上报校长,校区总监组成校区挽单小组再次挽单 退单原因:成绩不明显或者学生被老师带走 ②挽单措施: 肯定学生,说有一定的辅导方案,一对一辅导针对性强 听取家长退费的原因,进展解决 课时必须在签约时间内完成 ③挽单失败,由家长提交《退单申请》学管师/咨询师当日在系统上提交退费/坏账申请https://www.mayiwenku.com/p-29999229.html
8.教育培训机构退费法律规定有哪些律师普法教育培训机构退费法律规定有哪些2021-01-09 2,129 普法内容第一,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学生要求退学、退费,学校须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第二,学校开课前,学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学生出具国家各级各类承认学历的院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或武装部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或因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家庭https://www.110ask.com/tuwen/6914118614550744880.html
9.内蒙古中公教育2022春季招聘公告(一)培训讲师岗位 1、公职类考试培训—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讲师 授课方向:公共基础知识法律 专业要求:法学专业优先 2、教师招聘考试—数学讲师 授课方向:教招考试学前教育、数学科目 专业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理工类专业擅长高中数学优先 3、考研数学、政治、英语讲师 https://imun.nmbys.cn/campus/view/id/14842
10.中国法院网自2016年1月1日到2018年5月25日,昌平法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107件、审结82件,其中2016年受理4件,2017年上升到69件,今年截至5月25日已受理34件。从纠纷产生原因上看,由于教育机构“跑路”而退费困难产生纠纷的共84件,占总案件数的76%;因教育机构更换教学场地、教师等引发纠纷的共23件,占总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8/05/id/49735.shtml
11.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12.校外培训机构跑路,钱都去哪了?不仅是美吉姆,线下早教培训机构金宝贝、线上早教培训平台小步在家等,也均出现突然闭店、退费困难等问题。 根据家长们反映,针对剩余的课程,一些闭店的校外培训机构表示会委托第三方客服平台进行转课,但对于家长的退费需求,大多表示“只能转课”,或直接明确表示“解决不了”,建议家长走法律途径。 http://education.news.cn/20240109/5513c04876a149baa60878c7791735d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