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书上填空,并发现理解简算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体验成长乐趣。

学习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一、自主学习

任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1、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认真观察P.12三组中的每两个算式,在书上填出左右两边的关系。

3、上面的算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4、试着在书上完成例8,想一想,每一步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5、练一练:P.12页的“做一做”。

任务: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内):

1、你会填吗?根据什么定律填的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阅读教材第12页例8。理解:计算0.25×4.78×4时,先将4.78和4交换位置,计算出0.25×4的积后,将积与4.78相乘得4.78较简便。这是根据;065×(200+1)=0.65×200+0.65×1这是根据。

3计算2.5×18时,先把18写成+,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出2.5×18=×+×。就得到2.5×18=较简便。

3、简算:4.8×0.257.5×1042.33×1.25×8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小数乘整数乘法的,对于小数乘法。

2、简算:

2.5×33×43.6×0.8+0.8×6.4

12.7×10.8-2.7×10.8

3、简算出35.62+35.62×99时,要注意把前一个35.62看成()×()

过关检测:

1、简算;

6×5.68+5.68×947.5×33×44.33×12.5×8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275+0.725)×0.5933.2-2.64×0.50.67×8.3+2.7×0.67-0.6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76-77页的“练习十二第8-14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⑵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

⑶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和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现“题组(11题)”中隐含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最近我们在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今天是一节练习课。

⑵明确要求。

教师谈话:本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十二第8-14题以及思考题。

二、完成练习,培养思维。

⑴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在书上直接填写,交流答案和口算方法,突出小数除法的要点之一——“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⑵完成练习十二第9-10题。

⑶完成练习十二第11题。

在自备本上完成计算,独立思考“你的发现”。

预设: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被除数大小的变化;被除数和商大小的变化;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和上大小的变化等等。

形成规律: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越大,商越大,反之亦然;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除数越大,商越小,反之亦然。

⑷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理解表格所表示的意思,从问题开始思考:这三个村去年住楼房的户数各是前年的多少倍?问题的意思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分别是界牌村去年住楼房的户数各是前年的多少倍?花园村去年住楼房的户数各是前年的多少倍?新民村去年住楼房的户数各是前年的多少倍?板演其中的一题,体会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的情况下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⑸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口答解决问题的方法;仿照原题编出相仿的解决问题的题目。预设:节水,节电,用煤等等。

⑹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独立完成列式计算的过程,体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⑺完成练习十二思考题。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隐含的意思是“乙数是甲数的十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解决问题发过程。

⑻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材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和整数相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以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积、商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的一节练习课。

练习十二的第8题是安排的是口算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练习十二的第9题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练习十二的第10题要求先计算,再用乘法验算,有利于进一步沟通小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练习十二的第11题通过比较,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练习十二的第12-14题是除法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思考题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个稍复杂的计算问题。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1)

教学内容:P55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讨论: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

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

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订正)

提问:四道题中,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在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3、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十第1题。

4、完成练习十第2题(板演,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5、完成练习十第3题。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6、完成练习十第4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

六、全课小结: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P56—57例2、3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5—8题。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教学难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5×1050×105×100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4.53○45.30.7○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1、自学课本第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1、我理解了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我能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验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任务:倍数是小数的问题的解法

1、王大爷家养了20只鸭,养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其中()是一倍量,求鸡的只数的式子:()。如果养的鸭是鸡的2倍,其中一倍量是()的只数。

2、阅读教材第6页,一倍量是()的速度,你觉得野狗追()上鸵鸟;

如果鸵鸟的速度等于野狗的速度,野狗追()上鸵鸟。

3、求鸵鸟的速度用()倍量乘()数,列式计算()。

4、倍数是小数的解题方法和倍数是整数倍的解题方法(),

几倍量=()×()

任务:小数乘法的验算

1、整数乘法的验算可以用()或()。

2、验算刚才的计算是否正确()。

3、验算下列计算正确吗?3.2×2.5=0.8验算()

2.6×1.08=2.708验算()

4、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来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否正确。

5、计算1.8×230.37×0.41.06×25

7×0.860.6×0.3927×0.43

上面各式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式子有()

积小于第一个因数的式子有()

6、观察上面的分类,你有发现()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

2、交流、展示:

(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倍数是小数的解题方法:

(3)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3、分组探究:什么情况下两个数的积大于第一个因数,什么情况下两个数积小于第一个因数,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

4、一组展示探究结果,其余组补充完善。

三、过关检测

1、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7×1.8=;25×0.6=

2、在()里填上“﹤”、“﹥”或“=”

123×0.8()123、1×0.86()1

3.18()3.18×1.2、26.3()26.3×2.1

3、河马的最长寿命是52岁,蓝鲸的最长寿命是河马的1.7倍,你能算出蓝鲸的最长寿命是多少吗?

4、张老师到商店给7名同学买奖品,一副羽毛球拍15.6元,如果每人一副,张老师买奖品共花多少钱?

5、计算:71.7×4.06-59.4×2.83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

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一、激发: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34.872.35.0620.370.580.96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前两节课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示范:

1.教学例3、0.0560.15

(1)猜:这道题的积里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写竖式。

①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该怎样写?试着写一写,指名板演。

②集体订正,师示范:0.056

0.15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①生独立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指名板演。

②分组讨论: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③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④让学生点出积的小数点,并指名板演。

⑤生独立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检验上面的计算结果。

⑥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示范)

2、教学例4、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生读题明白以下问题:①已知所求?

②怎样列式?

③所列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2)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尝试比较例3和例4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2)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例3的乘数是0.15比1小,求的是0.056的百分之十五,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例4的乘数是2.4比1大,求的是18.5的2.4倍,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3)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做一做:0.320.252.61.08

先判断乘得的积要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并注意验算。

三、运用

1、P.5页12题(投影出示)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2、点小数点。

38.045.0060.035

4.60.0070.16

2281235042210

1420835

164892560

3、快算。(P.5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5页11题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很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力目标: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数学兴趣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有关内容,寻找各种着眼点,加强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我将创设宽松和谐的练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2,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1、0.09米=()厘米3.5元=()角

150千克=()吨42米=()千米

2、0.45扩大10倍是()75缩小它的1/10是()

扩大100倍是()缩小到它的1/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缩小它的1/1000倍是()

3、0.725去掉小数点,比原来()倍

4、13×12=156

13×120=()

13×1200=()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一一口答

小数与整数的互相转化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思维方法,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则是转化的主要依据。通过口答练习,为学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5×3=10.50.72×5

3.5---35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

×3×3×5×5

----------------------------

10.5元----105角3.60缩小到它的1/100360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下载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一、检查复习

(一)口算

0.9×67×0.081.87×00.3×0.6

0.24×21.4×0.31.6×54×0.25

60×0.57.8×1

(二)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1.36×42.58×0.2

二、指导探索

(一)教学例30.056×0.15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二)教学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独立解答.

2.教师提问:

(1)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2)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

4.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

10.8×0.92.4×1.850×0.360.48×0.75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5.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

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零除外);

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

6.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0.72×0.15=1.080.36×1.8=0.648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二)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计算

0.37×2.90.56×0.080.072×0.15

0.18×8.454.5×0.0023.7×0.016

(二)判断对错.

1.0.6时等于6分.()

2.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3.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4,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4.()

(三)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82×0.93.4×1.260.039+1.75

2.07×5320.14-6.8710-5.29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除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基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数乘整数”,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例1通过在夏天和冬天分别购买3千克西瓜的情景,引出小数乘整数的两个计算问题;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0.8×3”的计算方法,介绍“0.8×3”的竖式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接着,要求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2.35×3”,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与整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

“试一试”先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三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题目,并要求观察每道题中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例题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练一练”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初步理解的计算方法。

练习十二的第1-3题是配合例1安排的,主要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第1题安排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和整数相乘题目;第2-3题是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⑶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具准备:()计算器。

一、呈现情境图,揭示课题。

⑴呈现例1情境图。

理解情境图,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夏天的西瓜价钱0.8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是2.35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比夏天贵等等。

⑵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列式:0.8×3=()2.35×3=

思考: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预设:3个0.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3个2.3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乘数相同;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等等。

揭示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⑴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0.8×3=?为什么?

预设:0.8+0.8+0.8=2.4,用连加的方法计算;3×8=24,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就是2.4,直接用乘法计算;0.8元就是8角,3个8角就是24角,即2.4元,改变单位换成整数乘法再计算;

⑵初步形成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2.35×3=?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计算?

预设:直接用乘法计算居多。说说计算的过程:2.35×3先看做235×3来计算,因为因数有2位小数,所以积也有2位小数。

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预设:列竖式不同形式的探讨;插入估算;

⑶形成计算方法。

呈现“试一试”:先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用计算器计算,最后想想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6×12=()2.8×53=()103×0.25=

再次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⑴完成“练一练”。

竖式计算,让学生板演;

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2.3=

148×0.23=()1.48×23=

指名说说直接写得数的依据。横着比较: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

⑵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作为课堂作业完成;

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6页例4练习15第6~9题。

教材简析: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整数加法以及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律,体验到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所以学生有运用运算律的意识和能力。但所有这些运算律都是在整数的范围之内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的。这些运算律在小数范围内是否适用呢,还需要验证。在小数加减法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那么,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首先要学生研究解决的问题。

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三组式题的结果,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从而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很自然地推及到小数的乘法之中。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自主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经历了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过程,对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应该没有很大的疑义,关键是让他们经历一个验证的过程,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1、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2、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下面进行几轮计算比赛。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

10×1.30.32×10024+0.243.2×0.615-0.151.9×0.02

0.4×0.51.25×82.5×40.24×4200×0.160.6×0.1

第二轮:看谁算得巧。

25×73×432×10376×8+2×76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教师小结:在整数乘法中,我们运用乘法的一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提出问题: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

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口算,是进行小数简算的重要基础,所以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看谁算得巧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整数乘法运算律的知识经验,并大胆猜想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

二、观察验证。

1、教师提出验证要求: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呢,需要我们举例来验证。

出示几组算式,提出要求: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0.8×1.3○1.3×0.8

(0.9×0.4)×0.5○0.9×(0.5×0.4)

(3.2+2.8)×0.6○3.2×0.6+2.8×0.6

(1)学生计算,汇报结果,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2)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学生发现:第一组两个算式中,两个小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相等,符合乘法交换律。

第二组的两个算式中都是三个小数相乘,左边先把前两个小数相乘,再乘第三个小数,右边先把后两个小数相乘,再和第一个小数相乘,结果相等,符合乘法结合律。

第三组左边是把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是把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也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

(3)乘法的这些运算律是否在小数乘法中普遍适用呢,小组合作,再例举几组有这样关系的算式,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

(4)交流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5)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乘法运算律的推广和运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举例、再观察、发现的验证的过程,不但使学生经历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严谨的认知态度。)

三、实际运用

1、谈话:乘法的这些运算律在小数乘法中有什么用呢?

2、试一试: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0.32×403

(1)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0.25×0.73×40.32×403

=0.25×4×0.7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0.32×(400+3)

=1×0.73=0.32×400+0.32×3.乘法分配律

=0.73=128+0.96

=128.96

(3)教师小结:看到算式,首先要观察数据特点,再根据数据和算式特点,合理运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3、练一练:用简便方法计算。

7.6×0.8+0.2×7.60.25×360.85×199

(1)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

3、运用乘法交换律,还可以对小数乘法进行验算。

完成练一练第2题。

4、独立完成第87页第9题,交流思考过程和计算过程,通过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有简便运算的经验,所以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主要让学生尝试练习,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体会运算律的运用,掌握正确的简算方法。)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87页7、8、两题。

一、复习

1、3.6×0.47.25×0.8板演

2、把240缩小10、100、1000、10000是()

同步口答追问指出:移动小数点位数不够添0补足。

3、评议追问算法随即揭题

二、新课

1、例30.36×0.24

试算集体评议比一比一样对吗?追问:为什么积的十分位上是0?

你能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吗?

结果怎样?说明什么?

2、例4小明体重35.5千克,爸爸体重是小明的1.8倍,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集体读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35.5×1.8表示什么意思?

估计积比35.5大还是小?为什么练习简评

3、香蕉买多少元?

每千克3.6元

师引出第一条规律,生说规律2、3。

一个大于0的数乘,积这个数

应用规律比较大小

3.2×0.8○3.2

0.56×1○0.56

0.63×1.1○0.63

0.9×2.7○2.7

三、练习

练一练1

练一练2

四、收获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出示:

单价

数量

总价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4()

×6×6

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33×0。170。21×4

(2)5×8。3414×0。360。12×901。05×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变式练习:要使872×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0。36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

一:口算大练兵:

28×9=2525800×5=29000

280×9=580×5=

2800×9=58×5=

二、提出问题: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信息,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生1:58.6×6

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6?

(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

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3、交流方法:

师:哪位同学向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

第一种:连加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351.6我们的做法怎么样?

生2:我觉得有些麻烦,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个58.6相加啊?

师:确实太麻烦了。你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过,这个小组小数乘法不会做,就想到用小数加法来解决,也动脑思考了!

第二种:先×10,后÷10

师: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

生1:×10就是把58.6变成586,按照586×6算出结果,还要再把得数÷10,这就能得到58.6×6的积。

师:对于这种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2:你们为什么要先×10,最后又÷10?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

生1:(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象我们小组加减分一样,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学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没加也没减。

师:多形象的比喻!这样解释明白吗?还有问题吗?

生3:为什么要把58.6×10变成586?

生1:58.6×6不会做,变成586×6,这是整数乘法,我们熟悉、好算!

生3:噢!明白了!

师:真是个好主意!这个方法很巧妙。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种:58×6+06.×6

师: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

生1:我们把58.6分成58和0.6两部份,分别和6相乘:58×6=3480.6×6=3.63.6+348=351.6

师:大家明白了他们的方法吗?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想的?

(生2把这种方法又介绍了一遍)

师:你知道为什么0.6×6得3.6,他们怎么算的?

生2:6×6=36,0.6×6=3.6。

师:哦!也是把0.6看成整数来计算!

第四种:竖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看看你们小组的方法!

生1:我们列了一个竖式。遮住小数点,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后把小数点加上去。

师: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动作是什么?

生2:遮住小数点!

师:哎!把小数点遮住,他们先算什么?

生3:586×6

师:这个小组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

师:(指一生)来!咱俩一起合作!把你们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他们都是,先把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成为586。

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谁的得数?

怎样才能得到原来58.6×6的积呢?

生:把3516再缩小到原来的1/10

师:小数点点在哪?

生:点在6的前面。

师:这个小数点可不是随便点上去的。是把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绍一遍竖式方法的思路。)

4、总结思想

师:多清晰的思路!同学们,你知道吗?刚才咱们在这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

师:这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实际计算时不用写出来。只需像这样列竖式计算。师板书

四:巩固练习

师:我这里还有一道题,你会算吗?13.2×4

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名同学讲讲计算过程!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不对!

师:再看这个问题,“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出算式!观察这个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刚才我们做的是小数乘一位整数,这是小数乘两位整数。

师:试试看!写在题板上。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师:因为这次是乘两位整数,其实这都是计算过程,都要按照整数乘法计算,不用点小数点。到了最后的结果我们再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生共同归纳: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

五、实际应用:

P92页6:我帮妈妈算一算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

师:这节课,还有几个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以后继续研究。今天咱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THE END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基错)20235.1120三千零六十五【分析】在中,左边有1000个小方块,中间一排有100个小方块,右边一幢有10个小方块共有2幢;在中,千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千,十位上的6颗珠子表示6个十,个位上的5颗珠子表示5个一;据此解答。写法法则: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756576.html
2.《5.4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计算规律》大单元教学课件苏教内容提示: 5.4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计算规律(苏教版)五年级 上 文档格式:PPTX | 页数:31 | 浏览次数:1 | 上传日期:2024-11-24 20:14:48 | 文档星级: 5.4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计算规律(苏教版)五年级 上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 4 p. 专题5 任务3《制作“秋之https://www.doc88.com/p-99637899459833.html
3.你对别人100次的好,一次不好,别人就会抹杀你所有的付出,100你对别人100次的好,一次不好,别人就会抹杀你所有的付出,100-1=0,这是人性,因为一的误差否定了99%的好 37 4 1 分享 举报发布时间:2024-11-27 21:19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明天有你更好 [比心][比心][666][666] 3小时前·云南 0 分享 回复 顺其自然!一切是命 @又有吃的了 3小时https://www.douyin.com/video/7441948148093717779
4.马化腾:用户体验的10/100/1000法则“在研究过程中,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 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产品研发中心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呵护,https://blog.csdn.net/pmcaff2008/article/details/111470957
5.[算得对]哪两个数能凑成100的口算也非常重要。 如:73和27、46和54、68和32都能凑成100,这样的题太多了, 我们不可能都记住,但只要掌握住能凑成100的两个两位数的特征,我们 就能很快地说出哪两个数能凑成100。 它们的特征你发现了吗? 两个两位数能凑成100,它们的个位数合起来一定是10,它们的十位 https://www.360doc.cn/mip/193143999.html
6.1000里面有几个十一千里面有100个十,有10个一百,1个一千。分析过程如下:1、1000÷10=100;2、1000÷100=10;3、1000÷1000=1;所以一千里面有100个十,有10个一百,1个一千。 11000里面有几个100 1000里面有10个100。在数学中,换算满足十进制法则,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每个相邻的计数单位进率都为10,即10个1是10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68821.html
7.8月21日私域日历“什么是「1000/100/10」模型”张小龙提出的8月21日私域日历【“什么是「1000/100/10」 模型”】张小龙提出的用户研究法则,即每月查看论坛1000个用户的反馈并回复、关注100名用户、做10名用户调研。#海豚社#https://xueqiu.com/1363266695/301747707
8.大数据常见面试问题汇总江阴雨辰互联10台服务器:3台。 20台服务器:5台。 100台服务器:11台。 台数多,好处:提高可靠性;坏处:影响通信延时。 1.3.3Zookeeper符合法则中哪两个? 1.3.4 Zookeeper脑裂 Zookeeper采用过半选举机制,防止了脑裂。 1.3.5 Zookeeper用来干嘛了 (1)作为HA的协调者:如 HDFS的HA、YARN的HA。 https://www.yc00.com/news/1698791689a880360.html
9.用简便方法计算:9/10+99/100+999/1000+9999/10000+99999/100000.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9/10+99/100+999/1000+9999/10000+99999/100000=0.9+0.99+0.999+0.9999+0.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5-(0.1+0.01+0.001+0.0001+0.00001)=5-0.11111=4.88889“yzwb我爱我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3eabc2cc46691ab38f99a4a7029d311c.html
10.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知识点归纳(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升初复习10、整数的大小比较: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次高位上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还相同,则继续比较,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https://www.meipian.cn/221vjy5j
11.深圳厂家供应安防以太网交换机5口10/100/1000M网络交换机模块馈电电流1000(mA)馈电电压3.3-5(V) 电源电压220(V) 商品详情 深圳厂家供应 安防以太网交换机 5口10/100/1000M网络交换机模块 AP-ES1001 5口10/100M以太网交换机模块 产品描述: 这是一个高性能的5口10/100Mbps以太网交换机模块。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网络连接到您的工作组或服务器,方便您即插即用,这种灵活https://provide.biz72.com/eszg7exh3.html
12.Triz技术创新思维导图模板3、试错次数100~1000L3:根本性改进(18%)如内燃机替代蒸汽机1、使用新的原理实现系统主要功能2、不是在技术方面,而是在科学方面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3、试错次数1000~10000L4:全新的概念(4%)1、科学发现如飞机、计算机2、全新的系统——开拓性创新3、试错次数10000~100000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3ee29ba2f69f86c1f93f264
13.中国创投100人“投资界TOP100投资人”评选已连续举办两届。2017年7月12日,前后历时4个月筹备评选出的“2017年投资界TOP100投资人”榜单隆重发布。本届评选自2017年5月15日启动之后,吸引了上千位早期、VC、PE以及战略投资人积极参与。 投资界、清科研究中心和私募通系统整理了候选人最近3年的投资数据,从1000余位候选人中,评选https://labs.epubit.com/bookDetails?id=UB72639f21066ee
14.CT10CT100和CT1000离子浓度/污染度测试仪CT10、CT100 和CT1000专为快速准确的离子浓度/污染度测试分析而设计,完全贴合MIL-P-28809、MIL-STD-2000A、EF-STD 10/03、IPC- TM-650等标准。 离子浓度/污染度测试用于检测光板和组装后的线路板的离子清洁度,或当新工艺上线时(免洗工艺、三防涂覆工艺和无铅工艺等),用于离子残留方面的产品验证和质量管控。 https://www.jd-17.com/jd-17_Affiche_1168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