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精选5篇

在阅读的过程中出国留学网找到了一篇非常实用的“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古人曾说,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使用到报告,时常撰写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如果您需要某方面的信息可以依据本文查找参考资料!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20日在中南大学举办“社会风险与校园治理”高端论坛,集中讨论中国社会风险演化及其防控、校园安全治理现状与发展方向等内容。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则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

该报告还表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在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且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

当目睹欺凌事件发生时,三年级学生年龄小,保持着小孩善良的天性,大多数都会劝说施暴者不要这样做。

从调查结果看,身体强壮,脾气暴躁蛮横喜欢上网玩暴力游戏、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主动发动校园欺凌;

身体瘦弱、外表不讨人喜欢、家庭贫困、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容易成为受害者。

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家庭教育、文化和生活习惯、学生心智不健全、社会因素有关。

从调查结果看,学校加强教育,教育学生友好相处;

学校对暴力事件中违规学生进行严厉处分;

加强学校管理;

重视学生心理辅导等方式是有效防止校园欺凌发生的有效措施。

驻马店市校园欺凌现状及预防调查报告”白皮书都说了啥看了下面数据会让许多家长“坐不住”

校园欺凌主要起因是让别人拿钱供自己享受;有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同学之间的小摩擦;以强凌弱、争强好胜等导致肢体暴力、语言威胁辱骂造谣、收取保护费、利用网络的欺凌、排挤孤立等类型。其中肢体暴力、收取保护费现象最为常见,排挤孤立类欺凌最为隐蔽,利用网络的欺凌数量虽少,但波及面广,造成后果严重。

(一)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全市两级法院秉承“最好的审判是教育”的理念,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开学第一堂法治课”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从而守法,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以来,全市法院开展法治报告810余场次,覆盖了全市70%的中小学,共有80余万学生受到法治教育。今年5月以来,全市两级法院院长带头开展了30余场校园欺凌专题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庭审教育、寓教于审。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涉及校园欺凌的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律知识传授、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并自觉认罪伏法、积极改造。

(三)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健康权纠纷案件中,对校园欺凌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被伤害的阴影;采取圆桌审判的方式,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拉近当事人与法官的心理距离,为案件顺利调解奠定基础;积极开展庭前、庭中、庭后调解工作,从法律、道德的层面分析,帮助校园欺凌施暴者认识错误,向受害者赔礼道歉、请求谅解。

(四)加强同其他单位或人员的沟通协调。积极参加多部门联合预防校园欺凌研讨会,为预防校园欺凌提出司法建议。定期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联系,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法治教育的效果等情况。与老师、家长联系,跟踪校园欺凌受害者、施暴者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进行帮扶教育、心理辅导。

预防校园欺凌单单依靠法院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打好组合拳,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才能共促青少年健康成长。对此,提出如下倡导和建议:

(一)家庭方面。一是注重陪伴教育,在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引导孩子分辨对与错、曲与直。二是传授孩子解决矛盾的方法,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是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近期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浙江庆元一年级男童被烟头烫;江西永新女生被数名同学扇打;云南富宁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拍裸上传空间;安徽黄山一女生遭同班男生下药;重庆少年被同学殴打致死……校园欺凌逐渐呈现频率增加、结果恶化、施暴人低龄化的趋势。

1、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

1.1中学生独有的青春期心理特征

中学时期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处于身体迅速成长的阶段,不管是在精力上还是在体力上都比较旺盛,在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发泄自己身体里的躁动。但是中学时期的学生在心智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方发生经常出现不恰当的行为,经常会因为所谓的面子问题欺凌弱小。另外,就被欺凌的学生而言,也有在性格方面的明显弱点。有些学生性格懦弱,逆来顺受,缺乏同学之间的灵活应对能力,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又对同学的言行过分敏感,这是被欺凌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1.2家庭方面的教育方式不恰当

1.3同学之间相互的影响

不管是在中学期间还是在任何的学习期间,人都是具有合群性的心理,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讲这样的心理更加的强烈,他们比较重视那种团队归属感,并且重视自己在团队中的身份以及地位,但是也不能容忍其他团队的欺凌。正是因为这样的团队心理才会将校园中的暴力事件发生的机率提升。

2、应对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德育对策

2.1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道德观念

教师应充分的发挥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在教育过程中严格遵守教育规定及教育方式,最好借鉴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案例,例如“摔倒的老人扶不扶”、“公交车上应不应该让座”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案例可能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贴合性不够强,但是可以很好的进行导向教育,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当然教师也需要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不断引导学生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再三的考虑,不可莽撞的解决事情,须坚持自身的道德信仰。

2.2加强校园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2.3加强学校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学生道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在妥善的管理过程中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可通过加强班级建设、文化活动、学科改革等发挥活动育人、日常育人、学科育人的三重功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团结意识,逐步消除欺凌行为产生的心理根基。另一方面,学校应针对学生有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必要的引导、规范。因此,教育立法应当赋予学校必要、合理的惩戒权利,以便学校通过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学生行为。

3、结束语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对欺凌者、被欺凌者、参与者及旁观者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会强化人的“动物属性”,形成不管是非、颠倒黑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欺软怕硬、逆来顺受的思想意识,让人顺应“丛林法则”,回归“丛林时代”,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养成独立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一、校园欺凌的特征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常见问题,具有典型性、重复性、群体性、隐蔽性等特征。典型性是指欺凌者有个性较强,自私,有身体或其他特长优势,有过家庭暴力史,父母溺爱等特点;被欺凌者有内向、懦弱、自卑,身体弱小或其他缺陷等特征。重复性是指校园欺凌在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经常性使用暴力或者软暴力。群体性是指欺凌者绝大多数都是有多人组成,个人施暴是极少数现象,而被欺凌者一般是个人。隐蔽性是指欺凌行为总是发生在厕所、宿舍等老师家长社会不易监管的地方。

二、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因素,如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问题家庭,师生角色定位模糊,学校管控不力,不良文化影响等。

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教育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课程设置还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和专任教师,法制教育只是依靠社会教育。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养成只靠政法机关的惩戒警示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家庭的影响。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很多校园欺凌的欺凌者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的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不深入了解孩子思想动向,不能跟孩子平等对话,教育孩子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经常打骂孩子;夫妻相处不和谐,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甚至是拳脚相加;跟他人交往喜欢时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放任自流,不严加管束,甚至成为还在的“欺凌对象”,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让其野蛮生长。被欺凌者经常迫于家长的权威,被家长的打骂逆来顺受,听之任之;有的被欺凌者因父母离异、家庭重组、单亲、留守等形成自卑、封闭、懦弱等性格,不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形成交往障碍。

师生角色定位模糊。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做到以人为本。于是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学生不怕老师管的现象产生了。有的老师对学生正常教育,家长和学生也要投诉老师,甚至找社会势力打骂老师,所以有的老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想管、甚至不能管,滋生了学生以自我为中的自私、老子天下第一观念。

不良文化的影响。据笔者的经验校园欺凌者一般都是问题生,学习成绩后进,行为习惯差,待人接物不懂礼尚往来,沉溺与网络、手机,喜欢看暴力影视和灰暗小说;喜欢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做朋友,出入酒吧、歌舞厅等夜间娱乐场所;喜欢把江湖哥们、兄弟义气等挂在嘴边;服装服饰以偏、怪、异为荣等。

三、校园欺凌的管控对策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欺凌安全管控机制。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本校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易操作的防校园欺凌制度;管控队伍要选优配强配齐,必须要求专人负责,分工明确,权责统一;提高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要敢为大胆合法合理的管理行为撑腰,为管理人员提供坚实的管理保障。

要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必须把法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聘任专门法律教师,把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在学校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进校接受德育法律等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特别是政法系统机关的宣传教育惩戒功能,让执法、司法活动走进校园,让学生体验法律的严肃性。

被欺凌者要勇敢对被欺凌者说“不”。被欺凌者要学会自立志强,敞开心扉,多与其他同学交流交谈,有问题要主动够父母老师请教,相信老师和家长是你坚实的后盾;发现的优点和长处,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缩小自己的不足;遇到被欺凌时学会大声喊叫求助,学会报告老师家长和警察;学会正当防卫,使用一种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使对方害怕。

THE END
1.解决校园霸凌更应该依靠法律手段受害者教育法律霸凌今天我们的辩题是解决校园霸凌更应该依靠法律手段还是教育手段,我方坚定认为更应该依靠法律手段。首先,开宗明义,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校园环境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法律手段是指https://3g.163.com/dy/article/HMPGN29B0553TUVT.html
2.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VS教育着手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VS教育着手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参赛选手、观众朋友们:我们今天所辩论的主题是关于校园霸凌的问题。作为正方代表,我认为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和教育两方面着手。在法律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法规建设,制定更加明确、严格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4/6134215014005141.shtm
3.会计学院开展解决校园霸凌更应该依赖法律手段/教育手段主题辩论赛5月30日,会计学院开展首届“新光 出锋”系列辩论赛,第四轮比赛以“解决校园霸凌更应该依赖法律手段/教育手段”为辩题,旨在深入探讨分析教育手段在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辩论赛双方分别是正方“四大才子说的都队”和反方“思辨先锋队”。正方辩手认为,在当前教育形势下,仅依靠教育手段来解决校园http://www.dyxy.edu.cn/s.php/kjxy/item-view-id-72308.html
4.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应该主要依靠教育手段一辩稿两观点立论简介: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应该主要依靠教育手段 标签:校园霸凌,校园,价值倡导,法律,政策,教育,哲理 质量审核通过 预览: 一辩稿谢谢主席,问候各位。开宗明义,校园霸凌是指学生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可能是肢体、性霸凌等硬暴力形式,也可能是言语霸凌、关系霸凌等软暴力形式。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统一性的特点,http://www.bianlunzy.cn/doc/doccon/id/3911.html
5.校园霸凌问题肯定不能主要依靠法律解决,法来自王澜说转型校园霸凌问题肯定不能主要依靠法律解决,法律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一老一小十分乏力,这也是世界通病,学校要付起管理责任来,预防才是根本之策【转发】@:抱歉,根据作者设置的微博可见时间范围,此微博已不可见https://weibo.com/6509092601/NlNvz5skN
6.校园欺凌讲座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受xx市一中邀请,xx市公安局看守所所长xx深入校园进行预防校园欺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xx所长从当前的校园安全状况入手,结合一些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案例,通过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告诫同学们必须引以为戒,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针对校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649ik99.html
7.解决校园霸凌应该主要依靠法律一辩稿(第三版)原创辩论稿校园霸凌实际上是指孩子们之间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发生这些同伴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殴打,人身侮辱等多种情况。首先明确一件事情,法律手段不仅仅是对施暴者进行法律制裁,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对校园监管体系、家庭监护职责进行规定,完善监管体系、加大保护力度。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个http://bianlunba.cn/post/10525.html
8.社区青少年工作报告6篇(全文)近日,作为“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青少年法律体系建设第二场系列研讨会,上海市社工协会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联合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共同主办了“霸凌的社会工作介入”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主要聚焦青少年霸凌现象,侧重探讨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青少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ve4812q.html
9.校园欺凌的正确解决方式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欺凌的正确解决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校园欺凌现象面面观 记者:您作为长期从事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问题研究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怎么看校园欺凌? 童小军:校园欺凌的确是一个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但它更是发生在中https://www.gwyoo.com/haowen/33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