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遭同学轮流掌掴教育局员工坚称:是开玩笑

原标题:女学生遭同学轮流掌掴教育局员工坚称:是开玩笑

>>最新消息

教育局人员称校园欺凌是在“开玩笑”已被停职

教育局员工:打人者的手在袖子里,是在开玩笑

视频中,除了被打者和打人的4名女生,还有数名男生围观,期间无人阻止,还不时传来“打重一点,还要来一次!”的声音。被打者不敢动弹,满脸发红。视频全程时长1分07秒。

确定为寻衅报复事件对涉事学生及班主任进行了惩诫

1月12日上午8时许,县公安局方庄派出所教导员一行3人到学校,进行了调查取证;8时50分,南嘉中学副校长郑承猛组织召开了涉事班级班主任会,要求班主任全力配合调查,迅速做好被打学生的心理安抚和打人者的稳定工作,并联系家长通报了情况;中午放学后,南嘉中学副校长郑承猛、政教主任、涉事班级班主任将被打学生送回家中,并代表学校向家长道歉。

当天下午,南嘉中学校长及校领导组织召开了政教处、涉事班级班主任、学生家长会,通报了事情的经过,要求全力配合公安调查,坚决执行公安部门处理意见,并对违纪学生给予了相应的纪律处分,对涉事班级班主任进行了惩诫。同时,部署在全校开展矛盾纠纷隐患和安全管理漏洞排查,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安全措施,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1月13日上午,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局、方庄派出所召开专题会议,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了通报。

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教育者的无动于衷

视频中的暴力场景令人震惊,而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回应更让人震惊。孩子都被欺负成那样了,教育局的人竟然还说是开玩笑。有这样“开玩笑”的吗?说句难听话,假如他们自己的孩子被人这样“开玩笑”,他们又会作何感想、有何反应?说不定早跳起来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何苦要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当然,教育局工作人员之所以说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话来,倒也不一定就是对施暴者包庇纵容。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平息舆论,让被欺负的孩子家长保持情绪稳定、让网友们不再进一步追问,进而息事宁人、推卸责任。只不过,由此一来,却在客观上纵容了暴力行为,也将某些教育者责任心不强、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暴露无遗。

教育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发生,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日前,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强调,学生欺凌事件须依法依规处置

明确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学校发现欺凌事件线索后,应当按照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由县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的申诉请求,对确有必要的,要启动复查。涉法涉诉案件纳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

若校园欺凌屡教不改情节恶劣涉事学生可送工读学校

最高法:校园欺凌性质和情节恶劣的必须依法惩处

>>校园欺凌

殴打、辱骂、下跪、扒衣服……且多为多人对一人施暴

除了徒手施暴,有14%的施暴者使用了棍棒、砖头、板凳等工具击打受害者,其中使用棍棒的最多,占比50%。校园暴力不仅仅是殴打和辱骂,受害者通常还会在逼迫之下遭受道歉、下跪、自扇耳光、扒光衣服等人格侮辱。

这些施暴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有25%的受害者遭受欺凌后倒地不起,严重的当场昏迷。相比于身体伤害,受害者所遭受的精神与心理伤害是难以估量和统计的。

>>专家说法

校园欺凌是恶意为之与普通打架不同

“校园欺凌”是一个严肃且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和学生之间开玩笑、闹矛盾、冲突打架是不同的。专家表示,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具有长期性、隐秘性、双方强弱关系不对等等主要特征。直接欺凌表现为语言、肢体等方式的攻击,而间接欺凌则是指排斥、孤立、散布谣言等。?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赵忠心:

正常的打架一般是没有恶意的,就是具体事件上发生了分歧,他们处理分歧的能力比较差,就打起来了。

需让学生知道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

177名直接或间接参与过校园暴力的学生曾接受过问卷调查,针对“学校和老师会怎样管校园欺凌问题”,68%的学生认为“管而且非常严厉”,23%的学生选择“管但批评一下就没事儿了”,19%的学生选择“事情闹大了才会管”;当被问到“参与校园暴力曾受到过哪些惩戒”时,受访者排名前三的答案分别是:“受学校处分”,“被老师训诫”,“家长体罚”。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肖志勇:对学校而言,学生犯了错,光处分是不行的,要加强教育力度。所谓加强教育力度不仅仅是针对犯错的孩子,应该让所有的孩子认识到校园欺凌是不应该的行为,这样才能杜绝一个更大的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THE END
1.校园欺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 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一部门联合制定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规定: ?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 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486389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2.法律规定校园欺凌者的父母要承担什么后果校园欺凌如果对受害人造成了身体或者经济上的损失,则校园欺凌者的父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585659.html
3.应对校园欺凌,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帮你!校园欺凌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尚未触犯刑法但造成伤害后果: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校园暴力致被害人受侵害,侵权人及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构成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https://zhuanlan.zhihu.com/p/661509136
4.校园欺凌如何筑起法律“防火墙”——中国青年网“校园欺凌”的界定相当于一个“筛子”,它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作出判断的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史卫忠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严格来说,‘校园欺凌’或者‘校园暴力’不是法律用语。” 他介绍,目前,检察机关对校园欺凌的认定标准,参考的是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701/t20170103_9005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