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罪行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法律知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针对校园欺凌行为,施暴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校园欺凌罪行的法律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行政处罚:对于情节轻微的校园欺凌行为,施暴者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例如警告、罚款、记过等处分。行政处罚可以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预防和教育:为了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法律依据

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教师未尽管理职责,学校有失察的过失,当然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

校园欺凌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问题:被欺凌者可能经历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受到欺凌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自杀风险增加。被欺凌者常常承受睡眠问题、食欲改变、头痛、腹痛和其他身体症状。长期的应激反应和心理负担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消化问题等健康问题。

2、学业成绩下降:欺凌经历对被欺凌者的学习表现及注意力、集中力产生了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和低学业成绩。

3、社交问题:被欺凌者可能感到孤立和难以融入同学中,导致社交困难和朋友圈较小。校园欺凌可能导致个别或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冲突和争吵。整个学校环境可能变得紧张和不和谐。

4、身体健康问题:欺凌行为可能导致被欺凌者出现身体伤害,如打击、踢、推搡等。长期受虐待也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和身体不适。

5、犯罪倾向增加:欺凌者在校园欺凌行为中表现出侮辱、威胁、恐吓、暴力等行为,这种行为模式可能在日后的生活中延续,增加参与其他犯罪行为的风险。

6、学校氛围恶化:校园欺凌会对整个学校的氛围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学习环境和团体互助精神。学生可能感到恐惧、不安全和紧张。

7、教育机会减少:受到持续欺凌的学生可能会逃学或拒绝上学,导致缺勤和学业滑坡。他们可能会错过课堂教学和学习机会,对未来的教育和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9、社会经济成本:校园欺凌问题不仅对个体和学校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带来了经济成本。例如,治疗心理问题的费用、辍学和失业等问题都会对社会经济造成负担。

10、不同形式的欺凌:校园欺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身体欺凌(如打、踢、推搡)、言语欺凌(如侮辱、辱骂)、心理/情感欺凌(如恐吓、排斥、传播谣言)和网络欺凌(如网络暴力、网络辱骂)。这些形式可能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

11、高风险群体:某些学生更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这些包括外貌、性取向、宗教信仰、身体特点、残疾和学业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欺凌者可能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排斥和攻击。

12、欺凌者的特征:欺凌者通常具有支配欲、攻击性行为、缺乏同理心、低自尊等特征。他们可能试图通过欺凌行为来提高自己的社交地位或满足自己的需求。

13、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学校氛围、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制定明确的反欺凌政策和程序等来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家长和社区成员应该倡导尊重、支持和互助的价值观,并提供支持和指导给受欺凌者和欺凌者。

14、举报和支持:鼓励受欺凌者和目击者向学校、老师、家长或其他信任的成人举报欺凌行为。学校应建立举报渠道,并确保受欺凌者和目击者的保护,并提供支持和适当的解决方案。

THE END
1.校园欺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 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一部门联合制定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规定: ?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 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 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486389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2.法律规定校园欺凌者的父母要承担什么后果校园欺凌如果对受害人造成了身体或者经济上的损失,则校园欺凌者的父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585659.html
3.应对校园欺凌,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帮你!校园欺凌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尚未触犯刑法但造成伤害后果: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校园暴力致被害人受侵害,侵权人及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构成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https://zhuanlan.zhihu.com/p/661509136
4.校园欺凌如何筑起法律“防火墙”——中国青年网“校园欺凌”的界定相当于一个“筛子”,它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作出判断的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史卫忠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严格来说,‘校园欺凌’或者‘校园暴力’不是法律用语。” 他介绍,目前,检察机关对校园欺凌的认定标准,参考的是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701/t20170103_9005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