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校园霸凌?院士:从施暴者心理健康问题入手试试

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怎样能给孩子更好的家庭环境?学校为何限制学生活动自由?如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难以启齿的心理问题怎样能得到正确认知?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天明,为您揭晓答案。

核心提要

1.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前所面临的挑战,高天明院士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部分家庭对于小朋友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认知度不够,家长可能会将孩子发脾气、不爱上学这样的抑郁情绪看作是学习态度问题;第二点是学校的筛查系统不太充分,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躲避麻烦隐藏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三点是目前的心理检测与心理干预做的还不充分,学校缺少规范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

对话丨凤凰网侯逸超

让孩子释放天性?多接触大自然有助于心理健康

第二个存在的问题,就是学校的筛查系统还不太充分,比如现在的师资队伍,国家现在已经推出了一些要求,让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要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在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已经配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老师了,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相对经济落后一点的地方还是很少配备的。另外这些心理辅导老师他们的背景主要是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医学背景还偏弱。所以他们在早期的识别以及将来处理问题方面还是能力不足的。还有在学校里面,我们的学校方往往担心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从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们为了避免出现一些我们所谓的危机事件,怕影响学校,所以他们也不想把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暴露出来。

综合各方面,还有像我们的心理检测,它目前还不太客观,不像温度计可以检测出来我们的体温是否发烧。心理健康现在是用一些量表,根据你的表现来判断的,是主观的,目前各地区、学校还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所以说往往这种鉴别出来的也存在问题。所以这些都会带来检测方面一系列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在干预方面,一个方面是心理辅导老师本身的知识还是欠缺一些,所以这对于将来如何处理,以及将来达到什么程度,是否应该转到医疗机构去治疗,这方面能力是有限的。

▎2022年9月2日,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为新来的一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还有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很大,我也经常听一些家长在抱怨,小朋友放学回来,吃完饭就做作业,一直做得很晚,这样的话对小朋友的睡眠也带来很大问题。这种不充足的睡眠,实际上也是产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些就是比如家庭中的父母比较强势,两个人都很强势,小朋友即使有心理上的一些需求,都会被压下去,他没有任何排(发)泄的这种渠道。还有家长有时候有些暴力,或者家庭的不和谐,对小朋友的心理健康都会有很大影响,家长们必须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你们争论我觉得应该是关起门来去争论,他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里,一次两次还好,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会对他有多大的影响。

另外家长对小朋友的关爱也很重要,小孩对于来自父母或者家庭各方面的爱,对他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更明显的,有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去外地打工,他们常年见不到父母,然而对于父母的爱别人是代替不了的,所以他们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因为我现在经常看到一些电视或者一些作品上讲到这个,他这种孤独感是导致心理问题或者抑郁症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身体体检还不够?最好一年一次心里体检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对,实际上就是让孩子真正的成之为人,我注意到您刚才其实提到了一个是检测,一个是干预,而且您也提到整个社会系统应该对它提供充分的支持,您提到这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那我们后面会拆成几问来请您谈谈细节。比方说我们注意到您也提应该由教育部来主导,卫健委来参与,提供一个心理健康体检的机制,您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机制?它能不能应对您上述提到的一些问题或者说不足?

高天明:第一个,首先我强烈建议,小朋友从小学、中学能建立心理体检,如果一年有一个心理体检,这样的话能够及早的发现问题。体检我们就要有一套标准。因为(现在的心理测试)它是主观的,不同的老师他判断的标准如果松或者紧,这都不好,太松了,那就没有及时发现,太紧了,有一些小朋友有问题了,你都没有鉴别出来。所以要有一个科学的、规范的一种标准,大家都这样来使用,不是凭着每个心理辅导老师用自己的判断来判断,这样的话就能够及早地发现心理健康问题。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除了量表之外,可能有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来鉴定吗?

高天明:青少年主要还在学校,教育部门可能更关心,所以由它来牵头。但是这些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是医生,教育部门是动员不了这些医生的,所以要卫健委他们来共同参与,只有他们能调动医生们的这种参与。他们参与以后就能够来制定这些更科学规范的标准。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我举个例子,比方说以后的校医院里面,是不是应该常驻一些心理医生?

我的这个建议如果能够组织这些医生培训我们学校的老师,包括一般老师还有心理辅导老师都进行培训,让他们有更好的知识。因为最后还是班主任或者这些心理的辅导老师来作为第一线的(力量)。

▎2023年8月21日,2023年湖北希望工程心理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湖北省团校举行,全省51名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是的,谢谢您为这方面做的努力和贡献,因为经常在网上会有一些自测的表,测出你有多少的抑郁倾向,这样算出来,我觉得可能不是那么可靠。但是我们确实期待以后,他们能够更好的制定出来具体方法。

另外就是您刚才提到心理体检大概一年一次,那么我们怎么样能够提升这种信息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一年一次的频率可能有点太低,我们平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服务到每一个学生,或者服务到每一个青少年?给他提供这种最好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的、量身定做的这种服务。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我注意到其实最近有的课堂,他们安装摄像头,摄像头上说谁谁谁上课没集中注意力,谁在和谁说话。这种图像识别的技术,能够为监测做出一些工作,但是另外一些人也会觉得,孩子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隐私,或者说完全处在一个监视之下,您怎么看?

高天明:这个确实也是矛盾的地方,有的人可能他不愿意被监视,这确实有个人隐私的问题,当然就是看用途了,任何科学技术,它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如果我们把它的用途主要用于正确的目标,那么监视也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就怕他担心隐私,你要把这些信息都外泄出去,那这对他的隐私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科学技术都是这样,现在人工智能这么发达。人工智能用到我们正常的产业,那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黑客把人工智能用上了,就会给社会带来很大麻烦。过去你是黑客,还需要自己有高水平的计算机方面的技术,现在出现人工智能的技术后,他自身都不需要很高的这方面的技术了。

父母育儿班?如何给孩子更好的家庭环境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您刚才其实也提到,家庭这个因素对于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会有很大的影响,您会不会提议,让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先接受儿童心理学,或者说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培训或者教育,让他们更好的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家庭环境。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您提到其实学校也是这个系统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学校现在其实更多时候不太愿意承担责任,或者就是觉得小孩子很娇贵,不敢让他们出去活动,这个是现在很普遍的一个情况,包括老师也从以往的相对权威的角色,变成服务性的角色,也不敢去过多的干预学生。您觉得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或者说应该怎么样去改变?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您还提到一个,社会上对于抑郁症包括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是有一种污名化的倾向的。您也提到在现代社会,抑郁症其实就像感冒一样,您觉得应该怎么让整个社会慢慢的去接受这个情况?或者说在学校里是不是应该也有这种课程?

高天明:对,这也是我接受一些采访的原因,今年来两会,我接受了很多广州的采访。我们有责任宣传这个事情,心理的疾病和我们躯体的疾病实际是一样的。不管是家长,还是我们社会上普通老百姓都要理解,很多人在生活中,他的情绪或者心理上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然有的人表现严重一点,有的表现轻一点,这都是和躯体疾病一样的。我们感冒或者扭脚,去找医生解决一下,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们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就不敢说,那就更不用说去找医生或者相应的心理老师来进行辅导。这就是大家觉得社会上一些恶性事件就是精神疾病导致的,所以大家就怕精神疾病,我是个有精神问题的人,所以大家就都觉得这是一个很不愿意讲出来的事情。

其实这个不仅仅是对小朋友,就是在成人中也有不少人不敢讲出来,这个是不是我们国家本身的文化也有影响,多年来大家形成了精神疾病就是疯子这种感觉。实际上真正的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疾病,都是极少的,绝大部分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没有那些事情。所以我们需要多做科普,多让老百姓,让我们的家长,让所有的人认为它也是一种病,和我们躯体疾病没什么区别。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现在大家对于这种心理健康的认知,普遍没有分那么细,觉得都是一个框,心理有问题,那就是不正常。

高天明:对。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最后一点我想跟您请教一下,因为刚好您也是做青少年这一部分的,现在学校里面一个非常严重的行为是校园霸凌,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去应对它,有时候你也看不见,您觉得对于我们去改善心理健康的这个状况,对于解决校园霸凌的问题会不会有帮助?

高天明:确实现在有些学校出现这种霸凌问题,我也是感到很吃惊的,觉得为什么这些小孩会去欺负另外的小孩,他们霸凌这些小孩,可能是他们真的也是有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他们有这种欺负别人的倾向。一般来说,家庭里边如果父母有暴力倾向,社会压力等,也容易让小孩出现有这种倾向的可能。如果这些小孩的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后,是不是这种霸凌别人小孩的这种人比例会减少,我觉得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我也非常期望这一天能够得到来,把他们的因果关系理清楚,我们从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最后,高院士,比方说有的孩子是有抑郁倾向的,或者说非常的消极,您有没有给他们推荐一些什么书或者电影,或者给他们讲一句话,类似的这样一种形式,给他们一点鼓励或者给他们点支持。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或者您推荐他们去运动吗?

高天明:对,这个我非常推荐,从家长角度来说,我们说给爱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溺爱。因为溺爱的孩子他将来遇到一些逆境,他就容易出问题,我们也需要他磨练,也需要遇到些磕磕碰碰的事情,这样能提高他的抗压能力。第二个运动是很重要的,当然现在还没有看到关于小孩子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成年人中已经有很有力的证据。通过运动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特别对不是很严重的这种心理疾病,是有很明确的证据的。并且从生物学机理上已有合理的解释,运动会使肌肉分泌一些物质,它会到大脑去调节,使你获得一些释放,我们更加愉快。

其实我个人是很喜欢运动的一个人,我就觉得运动的时候你就会任何事情都不去想,能够让你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抛之脑后,另一个就是体内也会产生一些物质,它能够使你的大脑愉快一些。还有就是能够到大自然中,比如带着小朋友去旅游,多接触自然,让他们少接触一些虚拟世界,我觉得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因为从我们人的整个发展来说,是从大自然来的,之后我们才建了高楼大厦,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说得非常好,您一般是跑步还是游泳?

高天明:我喜欢打球,过去打篮球。我喜欢打篮球,现在年龄大了,我现在就主要是走步,打篮球比较少了。我原来一直打篮球,坚持打到50多岁吧。

凤凰两会记者侯逸超:您身体真好。太厉害了,谢谢您,谢谢高院士。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妈妈,我被同学打了”,聪明的妈妈的做法比“打回去”更管用父母孩子受到霸凌,内心一定是非常委屈的,心理也处于非常脆弱的阶段,这时候任何一种精神刺激,都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行为或心理创伤。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要安慰孩子,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的情绪平息。 第二步:详细了解事情的起末,并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我们就需要着手解决孩子被霸凌这件事了。所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507A3H055616ZD.html
2.9岁女孩打同学高一女生住校被排挤……面对校园霸凌杭州医生给《少年的你》讲述了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彼此守护、相伴成长的故事。影片聚焦的关于家庭教育、学业压力、校园霸凌等社会话题热点,引起大众关注。“我前两天刚刚看了这部电影,作为心理医生,很有感触。事实上,校园霸凌、校园暴力现象的确存在,在我们日常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正经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8955317034137169&wfr=spider&for=pc
3.克拉克斯顿谈二级恶犯:也许我该找心理医生我不能被罚出场克拉克斯顿谈二级恶犯:也许我该找心理医生 我不能被罚出场 NBA常规赛,篮网以116-120不敌老鹰。 赛后,克拉克斯顿接受了记者采访。在被问及自己被罚出场后是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他说道:“要有更多的态势感知能力。也许我该找个心理医生谈谈。不管我做什么,我都不能被罚出场。我需要和我的球队并肩作战。”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025/47449344.html
4.霸凌别人的人是什么心理精神病医院霸凌别人的人是什么心理 医生回答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2024-02-25 07:31 回答了该问题 亲爱的,我是想您笔记,很开心为您解答疑惑~喜欢霸凌人是一种自己的满足感心理,为了获取一种平常时间无法获得的满足感,被霸凌者可能很出众或者是比较吸引人亦或是较为软弱,霸凌者如果想获得关注就只能去霸凌别人。但是与看https://m.bohe.cn/iask/view/h_rapdw94t1kszyjq.html
5.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要抓住心理危机干预黄金时间相比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后的治疗,事前的心理危机干预是更好的方式。“心理危机干预最重要的是在问题出现前发现迹象,及时疏导。”刘兰英说。 具体来讲,当严重事件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要在24 h内介入,对身处其中的每个角色进行心理疏导,包括霸凌者与被霸凌者,也包括目击者。刘兰英提到,这就要求,每个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危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6917529027643560981
6.校园霸凌的心理学解读与对策以看到您的微信里有多少好友也在关注我们哦“校园霸凌”是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危害性极大的问题,对一个人会造成终生性的伤害,如果不加以疗愈,可能一辈子都活在那个阴影中,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我国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定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医疗卫生机构、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topic/2680524/
7.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最后就是有两个纪征 一个被杀了 一个因为车祸逃避了被杀的命运穿到六年后活了下去……那个大桥这么神奇的么?最大的意难平是苏星野逃咯…… 兵者的故事不是不好看 因为穿越本身就是bug最严重 而且六年前后2个做警察的都没有攻厉害……攻是军人家庭出身 身手了得 知名心理医生 白天接待心理病人 晚上要照顾家https://wap.douban.com/note/820197391/
8.在被校园霸凌后,我再也不会和他人相处了,恐惧想死?经历了霸凌事件后,产生恐惧和不信任他人的情绪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种感受需要时间来处理和疗愈。接受你的感受,并给予自己一些宽容和理解。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重新建立信心、调整情绪、逐渐重建社交能力:1. 寻求专业支持: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治疗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可以https://m.xinli001.com/qa/answer-6123365
9.精神科医生:孩子遭遇霸凌,家长要先给予情绪上的理解和安慰近年来全世界校园霸凌的现象都十分突出。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防范指导办法,不断从社会层面阻止、减少校园霸凌事件,还需要从心理层面关注被霸凌孩子的心理变化,避免发生更大的悲剧。 被霸凌后,孩子的心身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王美娟表示,霸凌会对被霸凌者的心理造成长远的影响,成年后心理健康状况往往较差,https://m.gmw.cn/2023-04/14/content_1303342939.htm
10.“性霸凌”:你也经历过这种校园霸凌么?还有人因为不符合“性别认同”被欺凌——有些人心理上会无法接受社会或者外界指派给自己的性别,可能通过异性服装、或者变性手术来改变外貌或者身体器官,以表显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性别认同——因为喜欢女孩衣服而被骂变态的男生,还少么? 所以,什么是“性霸凌”? https://www.hspxl.cn/FD/qingshaonianfazhanxinli201901-2578.html
11.蛤蟆先生抑郁了——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正如那位女咨询师所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但是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或许,这本书能给你答案。 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英国经典的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本书是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 https://www.jianshu.com/p/2b4f86b1d5c9
12.我最近在看什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最近看了一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四五个小时就能看完,但看完觉得收获非常大,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其中,对于三种人格状态、人生坐标及其自证预言的让我耳目一新,获益良多。童年时期对世界的态度和看法会让我们树立起人生坐标,在其后的成长阶段影响我们对待事物时所站的角度,或自怨自艾陷入https://blog.csdn.net/qianyu6200430/article/details/129891343
13.重庆校园霸凌心理干预:及时干预校园霸凌的对象往往是消极、被动,不擅长处理问题的人。当受害人面对霸凌表现得顺从、自我欺骗和逃避,就会助长霸凌者的气焰。因此,重庆心理医生寸草心提示要及时告诉家长、老师、建立自信、向霸凌说“不”,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变得坚强”往往是困难的,这也是解决校园霸凌的根本方法。 http://www.ccxxl.org/ccxxl/vip_doc/27035792.html
14.精神科医生:家长莫让遭遇霸凌的孩子一味“自我反省”——中国青年网对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王美娟、徐辕虹指出,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防范指导办法外,还需从心理层面关注被霸凌孩子的心理变化,避免发生更大的悲剧。 校园霸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从辱骂、殴打,到传播恶意谣言和网络发布令人尴尬的图片,存在有多种形式。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y/202304/t20230417_14460674.htm
15.邢台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医生学生心理疏导邢台智达心理咨询中心是邢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具有心理科心理咨询机构,有较强的心理疏导/辅导经验:抑郁症、强迫症、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瘾、婚姻、社交障碍,学生心理咨询效果好,邢台市哪里有心理咨询门诊邢台市心理咨询哪里好?咨询找智达,解决有方法!https://www.xtxin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