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公序良俗谨守法律法规

讲述人:金夕,北京市朝阳区市民,全职妈妈,33岁。

感悟:任何人行使自己的权利,都不得以牺牲别人的权利为代价。我们要向那些不守法的烟民大声说“不”。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件事,和这两天炒得正热的控烟立法有关。

我们家楼下有一片圈起来的活动场地,铺了塑胶跑道,周围绿树成阴,还有供休息用的长椅,小区里的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到这儿休息和玩耍。夏天老人摇扇乘凉,小孩奔跑嬉戏,冬天左邻右舍晒着太阳聊着天,其乐融融。

然而,这样的惬意,总会被一些不自觉的人“打断”。

好几次,我陪着孩子正玩得高兴,突然就闻见飘过来的一阵阵烟味。扭头一看,几个男同志聊得正欢,手上夹着烟头,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

我是一个不爱挑事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无奈地拉着女儿的小手往外走。小家伙和小伙伴们玩到兴头上,经常哭闹着不肯离开。

前几天,这种场景再次出现。我内心里还在纠结,是带孩子离开还是继续留在这儿,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同志,您看这儿老人和小孩这么多,您能不能把烟掐了谢谢啊。”

说话的也是我的一个邻居,一个人带着俩孩子。那名吸烟的男同志有些尴尬,掐了烟,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很佩服我的这位邻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视他人健康只管自己过瘾。对于这种不守法行为,大多数人出于面子或害怕冲突等种种顾虑,选择了默默忍受或离开,很少有人有勇气去制止。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吸烟者的“嚣张气焰”。公共场所禁烟长期得不到落实,也与此有一定关系。

我听说,前两天表决通过的《北京市控烟条例》,要求“带顶带盖室内全面禁烟”。正在征求意见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更是严格限制:不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包括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在内的一些室外区域也将禁止吸烟。

对于一些烟民来说,“史上最严禁烟令”可能有些“不近人情”,但不抽烟的人尤其是像我这样带孩子的妈妈,真是举双手赞同这样的规定。有人抽烟,必定会有人吸“二手烟”。被动吸烟的人,无辜受到损害。任何人行使自己的权利,都不得以牺牲别人的权利为代价。有句话说得好:“你有吸烟的自由,但你不能自由吸烟。”所以,我们要向那些不守法的烟民大声说“不”。

THE END
1.《民法典》词解(4)公序良俗《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2、概念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5013747057860503&wfr=spider&for=pc
2.公序良俗什么意思,法律有哪些规定“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序,指的是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良俗,指的是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https://v.66law.cn/wenda/1729888.aspx
3.公序良俗刘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杨某同居,已经违反了上述规定。另外夫妻享有对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刘某将房屋遗赠给照顾其的保姆,即违反既侵犯了陈某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权利,也剥夺了陈某的合法继承权,更违反了公序良俗,应属于无效的行为。 知识拓展 1.什么是公序良俗?法律规定是什么?https://www.jianshu.com/p/8b824cddd956
4.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是怎么规定的律师普法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是怎么规定的2021-01-09 221 普法内容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缩写,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主要是填补法律漏洞,克服法律局限性。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审判中适用,对民事主体滥用权利以及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的行为进行了必要的限制;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https://www.110ask.com/tuwen/762199078659765899.html
5.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黄嘉律师精选解答在民事活动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于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https://m.64365.com/tuwen/sgxay/
6.2024年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效力如何界定?头条新闻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被视为无效。这类合同因为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标准,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承认。https://www.maxlaw.cn/n/20240325/11030130726997.shtml
7.公序良俗原则(精选八篇)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为反社会一般道德和国家的一般利益。 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一般都规定了公序良俗原则,但措词不同,如“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社会公共利益”等等。民法之所以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tat6wq.html
8.基本原则与概括条款的区分:我国诚实信用与公序良俗的解释论构造/1.作为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作用何在?典型如,公序良俗的核心概括条款是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律行为无效,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皆有此规定。[5]我国《民法典》第153条第2款亦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那么,凡需要公序良俗发挥作用之处,我们似乎都可以如比较法之成例,通过第153条第2款来达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8/1862.htm
9.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民法典》之民法基本原则4. 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依照某种特定的形式为标准。 三、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考点,大家是否都记住了?一定要温故知新哟! https://m.hi.huatu.com/2022/1215/1277926.html
10.违反合同法中公序良俗原则的原因及其对策如果没有按照这些程序进行,而直接使用公序良俗原则,就出现了“向一般条款逃避”的行为。所以,当签订合同契约关系的双方,其中有任意一方认为另一方存在违背合同契约关系的行为时,都应当先从合同法中的明文规定中查找相关的法律依据,实在没有的,才可以使用公序良俗原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