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中考政治专题精练试题23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所提示的一个道理是()

A.做任何学问需要用圆规、三角板等工具B.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长辈的教诲

C.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D.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2.城市居民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规则是()

A.法律B.考试规则C.校规D.市民公约

3.以下属于道德规则范畴的有()

①宪法②班级文明公约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④民俗风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下列属于成文规则的有()

①校规②交通规则③山区行路的风俗④社区公约⑤首都市民文明公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5.除了成文的规则外,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类规则,它们往往以约定俗成的方式传下来,下列属于这类规则的是()

A.上海市民文明公约B.考试不准作弊C.缴纳个人所得税D.过春节贴春联

6.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则应该是()

A.公平的B.公正的C.为人民服务的D.公平和公正的

7.在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则的是()

A.2007年春节期间,武汉市燃放烟花爆竹实行“禁改限”

C.杜鹃特别喜欢红色,所以她买的衣服一般是红颜色的

D.湖北土家族人在女儿出嫁时,时兴“哭嫁”的风俗

8.学习交通规则的本质是()

A.遵守交通规则B.减少交通事故

9.许多规则来自生活,马路上的斑马线表示的是()

A.人行道B.注意行为C.禁止通行D.人行横道

10.我国的立法机关是()

A.党中央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各级地方政府

11.交通规则、体育竞赛规则、法律法规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B.都具有约束力,都具有共同的处罚对象

C.都具有强制性,人人都必须遵守D.都具有强制性,都必须由人民法院判决

12.下列传媒中不是现代大众传媒的是()

A.信鸽传书B.电脑网络C.电视D.无线广播

13.使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而且通过声像使信息传递更加真实,但使用者不能参与到信息传递中的大众传媒是()

A.书籍、报纸B.广播C.电视D.互联网

14.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8.0级地震。北京震感明显,楼房外空地挤满了惊慌的人群。最先报道此消息的大众传媒可能是()

A.报纸B.广播C.杂志D.电视

15.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

A.传承文明B.舆论监督C.获得和传递信息D.休闲娱乐

16.小晓爸爸妈妈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她爸爸妈妈为了准备结婚嫁妆,家开了许多次家庭会议,你们知道当时最流行的是什么样的嫁妆吗()

①自行车②缝纫机③房子④手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7.现在小晓姐姐准备结婚了嫁妆,你们知道姐姐想要什么样的嫁妆吗()

①电脑②保险③汽车④房子

18.“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属什么原则()

A.量入为出B.节俭C.实际需求D.超前消费

19.

你认为造成上组漫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A.生活经验的不同B.生活时代不同C.生活观念不同D.代际差异

20.传媒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些阶段,下列各项选项中按发展顺序的是()

A.口语、文字、印刷、电子B.电子、印刷、文字、口语

C.文字、口语、印刷、电子D.口语、文字、电子、印刷

21.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不属于古代的是()

A.在泰山留下的石刻B.泉州古港图C.浦东新区国画D.竹木简文书

22.没有文字以前人们沟通、表达主要依靠的是()

A.身体、动作B.语言C.图画D.书籍

23.历史学问是指()

①社会生活如何变化②古代人物③社会生活为何变化④古代事件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4.下列为第二手资料的是()

A、亲身实践报告B、日记C、人民日报新闻D、考古遗存

25.我们生活的区域都在不断的变化,下列属于区域变化积极的是()

A.人口越来越多B.交通越来越发达C.环境越来越差D.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

二、综合运用题(共50分)

26.连线题(7分)

A到郊区旅游

B在电脑班培训学习①物质生活

C去音乐厅听音乐

D到书店买书

E在餐厅吃饭②精神生活

F到医院就诊

G在商店选购服装

27.自由撰稿人张明的一天。

8:30~9:00早餐,收听《城市之声》

9:00~12:00学习电视大学课程

13:00~14:00午餐、午休

14:00~16:00撰稿

16:00~17:00投稿报社揭露一家工厂乱排工业废水的事情

17:00~18:00晚餐

19:00~20:00给朋友发Email

20:00~21:00欣赏《同一首歌》

(1)张明这一天都接触了哪些大众传媒(3分)

(2)张明的一天活动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哪些功能(4分)

(3)张明的现代生活说明了什么(4分)

2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历史的财富,是文明生活的保障,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最熟悉的规则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请分析下列校规制定的原因。

(1)教室卫生制度:(3分)

(2)考场纪律:(3分)

(3)考勤请假制度:(3分)

29.阅读材料回答:

今年的国庆长假,你们知道张晓是怎么过吗

10月1—2日,张晓一家出门旅游,去了黄山、千岛湖等;

10月3日,张晓和同学相约去看电影;

10月4日,姐姐带着张晓去听了张杰的演唱会;

10月5—7日,张晓在家做作业,复习功课

(1)爷爷特别感慨:“你们这一代真幸福啊,我们那个时代做梦都不敢想有这样的好事啊!爷爷做梦都不敢想的是哪些事(6分)

(2)这说明我们的生活的哪一方面发生了变化(3分)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6分)

30、看图回答(共8分)

(1)两幅图反映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什么地方的不同(2分)各自是属于什么类型特点(2分)为什么会不同(2分)

(2)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做法为什么(4分)

新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练习生活的变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C2.D3.D4.B5.D6.D7.C8.C9.D10.C11.B12.A13.C14.D15.C16.C17.D18.A19.D20.A21.C22.A23.D24.C25.B

26.(1)①-EFG,②-ABCD

27(1)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

(2)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文化传承;监督功能;娱乐功能。

(3)大众传媒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还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8.(1)保持教室环境干净、整齐、安静。

(2)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可信。

(3)保证学生出勤率和学习效果。

29.(1)旅游、看电影、听演唱会(2)精神生活(3)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30.(1)消费观念或消费方式,中国老太是属于“量入为出”型而美国老太属于“寅吃卯粮”型,由于两个国家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历史背景。

THE END
1.从法“科”学到法“诗”学如古希腊语的“nomos”(习惯)一词,既指法律,又指道德,还指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正因如此,在古希腊初期,法律与习惯是不分的。也正因如此,最早产生的是习惯法。只是到了后来,有了人定法之后,特别是有了成文制定法之后,法律才从其中分化出来,也才有专门的用语和其他表现形式。但在成文法中仍然不缺少“诗”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1/content_9096664.html
2.法律名人名言93句27、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28、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29、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30、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https://www.fangxinyzj.com/mingyanjuzi/9610.html
3.吾爱论语:德以修身,刑以止乱,耻以正名孔子认为,君王以法律治理国家,以刑罚约束百姓,百姓可能会因为惧怕惩罚而不犯罪,但是并不会有认识到错误的羞耻之心。只有君王以德修身,以礼治国,百姓才会因为有羞耻之心而真正臣服于统治,并努力按着德行标准修正自己。 其实,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治理状态。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能够永远自律,以德修身,始终以国家存亡,以百姓https://www.jianshu.com/p/e7f14f23d20e
4.清风箴言官员要带头学习法律掌握法律还有一点,师爷并不是总能依赖的。有些师爷职业道德堪忧,会抓住长官对法律不熟的弱点,枉法弄权,“贿赂抗法,出入生死”。如果被追查责任,只能由长官负责,而作为顾问的师爷,是不受吏部处分条例约束的。 总之,作为衙门长官,聘请懂法律的专业人士作为法律顾问,有其正面意义,但这肯定比不上官员自己研习法律、精通法律。http://sft.gansu.gov.cn/sft/c113297/202412/174037602.shtml
5.转自党建网微平台:学习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宪法法律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https://kyc.bzu.edu.cn/_t1739/2024/1212/c22040a275796/page.htm
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A.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调节的领域相同B.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C.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施载体相同D.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https://www.shuashuati.com/ti/a19cd97f6e3c4e1a8dd477a486e6f443.html?fm=bdbdsc50d363c41f0d415cf61b27461725ada
7.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2.城市居民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规则是() A.法律B.考试规则C.校规D.市民公约 3.以下属于道德规则范畴的有()①宪法②班级文明公约 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④民俗风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下列属于成文规则的有()①校规②交通规则 ③山区行路的风俗④社区公约 ⑤首都市民文明公约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uzg3e9t.html
8.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说明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 参考答案:错误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这句话来表达法律与自由的一般关系。 A.康德 B.黑格尔 C.洛克 D.亚理士多德 重点推荐指数: https://www.shangxueba.cn/zj21415.html
9.许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许多人也信以为许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许多人也信以为真,朗朗上口,还经常喜欢搬出来引用一下。其实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的。法律与道德,他们的弧线或许有交叉,但绝对不是一个包含另一个的关系。举个例子就能证伪这个说法,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可能构成包庇罪,但一点都不违反道德与公序良俗。 https://xueqiu.com/9598793634/315995203
10.国考行测常识出圈语录“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近日,关于娱乐明星吴亦凡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一现象折射出非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也让“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这句话迅速出圈。那么,结合我们的常识,我们又该怎么看待法律和道德二者的关系问题呢? 从其形成来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https://www.huatu.com/2021/0804/2254349.html
11.如何理解"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说的是两者的联系.两者都是社会规范,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几成通说.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说的是两者区别.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有客观强制性.而道德通过个体的自我遵守实现,靠的是主观自觉性.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87f6b7c76f92afaf9a58a20bd097d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