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德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3)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4)网络强国建设背景下,广大青年应该恪守什么样的道德要求?
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一是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是要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是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如何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首先,道德境界是体现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一个概念,通常指的是人们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的人生目标。
其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后,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要求我们具体做到:第一,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第二,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第三,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1)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3)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其中被俗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4)爱国主义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
(1)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3)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权力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4)宪法宣誓仪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宪法、对国家与对人民的忠诚,明确自身的神圣使命;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法律义务的普及和强调,是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宪法宣誓能够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使违背道义者接受民众的监督,接受法律的应有惩处。
(5)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二要加强宪法实施。三要加强宪法实施,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
(3)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辩证统一。第二,一律平等。第三,互利互赢。
(1)如何理解“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第一,“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第二,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第三,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第二,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第三,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3)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是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二是要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第一,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第二,这一比喻恰如其分,既指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也展现了习近平对中国青年未来的殷切期望,希望青年从“扣好第一粒扣子”开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1)如何理解“同行是冤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①“同行是冤家”意思是说从事同一行业,由于存在竞争关系而往往关系紧张,不可能合作和睦相处。这句话是片面的,只看到了竞争的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竞争的积极方面,也就是给彼此施加压力的同时促进彼此的共同进步。
②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做到:第一,正确认识竞争。第二,正确认识合作第三,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如何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
③个人应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3)如何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①享受个人的权利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
②承担社会的责任并不与享受个人的权利简单对应,在道德要求上,不应把是否享受个人权利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先决条件。
③承担社会的责任,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4)如何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第一,正确认识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矛盾,是人生的常态,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和修养。第二,不要惧怕一时的失。第三,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1)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①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②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③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
(2)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有学者提出,习近平主席的治国构想来自于“将‘个人梦想’融入整体‘中国梦’”,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题干也可以换成屠呦呦、黄大年等事例,其反映的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①“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反映的是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念就是坚持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3)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①当代大学生应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一是要立志当高远。二是要立志做大事。三是立志须躬行。四是伟大出自平凡。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