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判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法院除了积极推进各项司法改革制度外,还筹建健身中心、法律图书馆等以提升裁判者本身素养。法律是民族精神之产物,不断发展,法官的裁判生涯也是不断学习法学知识的过程。梁慧星教授的《民法解释学》不仅理论分析深刻,而且对于法律事务操作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于基层法官适用法律方面的疑惑而言尤甚,常读细品,必有裨益。

法律须经解释,方能适用

民法典是民事法律体系化的产物,是民事法律成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大陆法系民法文明的至高境界,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编纂民法典也是新中国几代民法学家的梦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再一次拉开了编纂民法典的序幕。总则编的完成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法治社会又得以进一步完善。

笔者多年从事基层法院工作,对于基层法官在审判执行中所遭遇的法律适用矛盾问题深有感触。人们普遍认为,法官的责任就是严格依法办事,司法过程就是形式逻辑的操作,法官无须也不应作价值判断和利益的衡量。但是,大量司法解释、立法解释以及会议纪要的出台,似乎并不能彻底解决司法实务中层出不穷的难点、热点。请示现象的广泛存在,也使审级制度名存实亡,受到各方面的责难。即便在司法员额制改革和立案登记制后,基层法官仍疲于应付永远办不完的案件,对于法律适用缺乏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法官独特裁判思维的养成。

梁慧星教授曾提出“加强法官的专业素质培训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工作”,其《民法解释学》虽著于20年前,但其就我国法治所提出的问题、观念,至今仍未过时,且常读常新。《民法解释学》所带给我们的首先是法治新观念,即突破概念法学的局限,认识到法律不应仅仅是成文法的规定,还需要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正确理解进而适用法律,才能体现和实现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目标。

为此,梁慧星教授对民法解释学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就其价值而言,可称得上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书中对20世纪诸学说的小结应当视为其历史考察的结论,更应视为民法发展史的结论,即“国家的成文法并非唯一的法源,成文法绝非完美无缺,必然存在漏洞,概念法学的思考方法并不合现代法学的要求,应发挥法官的能动性,在法的价值上应重视其妥当性价值。”这与近年解决社会矛盾提出“能动司法”的要求不谋而合,具有极高的前瞻性。

法官必须弥补法律漏洞

2017年5月,人机围棋大战,中国棋士柯洁不胜人工智能AlphaGo,有人惊呼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人类在智力领域又失一座高峰。而司法界内,面对近年来开展的云计算、大数据、智慧法院等司法创新,有人担忧法官这一职业即将成为历史,人工智能可以完全理性地利用各种算法、逻辑操作,得出完美裁判。对此,笔者不以为然。因为司法活动或者说法官的裁判活动远非简单根据法律规定进行三段论的逻辑过程。

德国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萨维尼指出,法律自制定公布之日起,即逐渐与时代脱节。法律为民族精神之产物,系由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而非出于任何立法者独断之意志,其并非固定不变,故法律不可能放诸四海而皆准,行诸万世而不惑。人民法官在审判实务中,需要解决的是局部性对法律漏洞的弥补。该法律漏洞之补充,乃是造法之尝试,而非立法活动。其乃是针对某一待决具体案件,取向于法律体系与价值而采取某法律见解,将之作为裁判依据并在裁判中表现,属于司法权之行使。此外,即便是法院确定的判决先例,为了实现类案同判、统一裁判尺度,在事实上有类似法律之效力,但并不等同于法律的规范效力,并不构成法源,违反判决先例的裁判亦不构成违法。

《民法解释学》一书在第二编“民法解释学的理论”及第三编“民法解释学的方法”的部分内容集中解决了法律漏洞必然存在与法律解释的关系问题,指出法律漏洞必须予以弥补,弥补漏洞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法律解释而实现的。弥补漏洞的途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全局性的弥补,即通过立法活动修改或废弃现行法律以消除漏洞;二是局部性的弥补,即在司法活动中由法官针对具体案件进行漏洞补充,从而在该案的处理中消除法律漏洞。

法官独特思维之养成

本书语言简易平实,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俱佳。值得注意的是梁教授书中对于现行法律制度的预见性,在今年3月颁布的《民法总则》中新增加的关于诚实信用、习惯原则的运用,可与依习惯补充法律漏洞的方法相吻合,该书操作性与实践性可见一斑。

THE END
1.侵权司法解释一《 《中 中华 华人 人民 民共 共和 和国 国民 民法 法典 典》 》、、 制 制定 定目 目的 的为 为正 正确 确审 审理 理侵 侵权 权责 责任 任纠 纠纷 纷案 案件 件, , 根 根据 据等 等法 法律 律规 规定 定, , 结 结合 合审 审判 判实 实践 践, , 制 制定 定本 本解 解释 释。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8/20/7293128_1141487074.shtml
2.“《民法总则》与民法解释学的发展:挑战回应与通说形成”研讨会西政网讯(通讯员孟涛) 3月31日,由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承办,中国民法成长论坛、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民法总则》与民法解释学的发展:挑战、回应与通说形成”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四川大学等20https://news.swupl.edu.cn/pub/xww/xzxz/242673.htm
3.民法解释学(豆瓣)因此,作者建议,对从事法实务工作的读者而言,不妨先重点阅读第三编各章,以求掌握民法解释适用的各种方法、技术。然后,回过头来阅读第一编各章,以扩充自己关于民法解释学的历史知识;最后,如有兴趣和可能,则阅读第二编各章,以充实自己的基础理论,以求能够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下从事民法解释适用的实践,能够熟练、正确地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548522/
4.民法解释学的英文民法解释学翻译民法解释学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民法解释学的英文,民法解释学翻译,民法解释学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6%B0%91%E6%B3%95%E8%A7%A3%E9%87%8A%E5%AD%A6
5.《民法解释学(第四版)》(梁慧星著)简介书评新版:民法解释学(第五版),点击进入! 作者:梁慧星著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9.70 定价 ¥5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法律出版社当当自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57405.html
6.民法解释学中图分类号查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中题名:民法解释学 作者:梁慧星著 出版年:2009 ISBN:978-7-5036-9770-8 分类号:D913 中图分类:民法 定价:23.00元 页数:342 页 民法解释学 — 梁慧星著 相关图书 内容简介 序号相关图书著者出版年 1英美合同法导论马特, 李昊著2009 2民法思维 : 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王泽鉴著2009 https://www.clcindex.com/book/view/5232AFDBE4143A88E7A61E952684D842/
7.民法解释学(第4版)/法学家书坊在理论编先介绍一般方法论,再介绍一般解释学,然后讨论民法解释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所讨论的,是对一切科学均适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一般解释学则是人文科学所应适用的基本方法;民法解释学方法论是(民)法学领域所适用的方法。 图书目录 第一编民法解释学的沿革 第一章罗马时期的民法解释学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64900
8.专家论坛——民法解释学(梁慧星).pdf民法专家论坛——民法解释学(梁慧星).pdf 37页内容提供方:ps4123 大小:1.49 MB 字数:约3.42万字 发布时间:2023-07-04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12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专家论坛——民法解释学(梁慧星).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3/0630/6224131124005153.shtm
9.民法解释学,thehermeneuticsofcivillaw,音标,读音,翻译,英文民法解释学例句>> 2) interpretation of civil law 民法解释 1. Therefo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vil law should be examined to ascertain it to comply with jus civil. 民法解释必须审查其合法性 ,民法对特殊情况是否适用 ,也应以法为依据。 更多例句>> http://www.dictall.com/indu/342/34147688813.htm
10.民法解释学上的利益衡量论【摘要】:利益衡量理论作为法律解释的方法论,自产生至今都受到学者的激烈批评。由于包括提出利益衡量论的日本学者加藤一郎直至当今的很多研究该问题的学者,一直没有提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利益衡量的规则,导致实践中适用该理论势必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余地过大。这不能不说是这种理论的重大缺陷,利益衡量论因此受到激烈的批判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59-2005139331.htm
11.梁慧星:如何对待法解释的主观性?《民法解释学》天下·法学新经典作为中国民法解释学的经典之作,《民法解释学》(第五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民法解释学的发展历史、不同流派和趋势衍变,全面、系统掌握民法解释学的精微理论知识,进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从事民法解释的实践,熟练、正确地运用民法解释适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避免恣意的解释和方法之滥用。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808107159123397120
12.民法解释学第五版梁慧星.pdf贵州理工大学吧民法解释学 第五版 ..民法解释学 第五版 梁慧星.pdfhttps://tieba.baidu.com/p/8045043732
13.民法解释学2022慧星出版社法律理论研究中国梁慧星法学理论2022新 天下法学新经典 民法解释学 第五版 梁慧星著 中国民法解释学 民法研究 民法理论 法律出版社9787519765279https://www.zhe2.com/note/683330435465
14.《日本的民法解释学,段匡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摘要书评试读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日本的民法解释学,段匡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07792387367.html
15.民法解释学2024pdfepubmobi电子书学术专长: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法学方法论。独著:《民法总论》《为了中国民法》《民法解释学》《裁判的方法》《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读条文·学民法》《民事解答录》;合著:《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主编:《民商法论丛》《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 民法解释学 电子书 图书目录 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2660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