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家核法律法规体系迫在眉睫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加速了我国《原子能法》立法的脚步。完善国家核法律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规范和调整政府行政管理关系和企业利益关系,实现法制化管理,不仅是核能业界的期盼,也是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核法律法规体系发展

目前,我国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方面,形成了以《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为顶层,《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系列条例支撑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构成:急用先建,逐步完善

我国核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核电的建设和引进工作急用先建,逐步完善。我国核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针对核武器对人类的威胁建立的核出口及进口管制、保障监督等核不扩散制度。二是针对核安全问题和辐射危害,在核设施安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性矿产开采及矿石加工、放射性物品运输、放射性废物管理等方面设立许可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为控制和减少核事故危害建立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以及核损害赔偿制度等。三是针对近年来日益重视的核与辐射恐怖活动建立的包括实物保护在内的核安保制度。

内容:三个层级

我国的核法律法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国家法律。我国核领域唯一的国家法律是《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原子能法》和《核安全法》尚在制定之中。

第二层次——国务院条例。包括《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9个条例,从不同方面管制核能对人类的健康、安全以及环境可能造成的特殊风险,是国家法律在该方面的细化。

问题:多而杂,体系建设存在缺项

从数量上看,我国核法律法规体系涉及的内容多而庞杂;从顶层设计来看,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缺项和问题。

缺乏基础性法律。目前,《原子能法》迟迟没有出台,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两者立法不平衡,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定位、发展方针、基本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

内容过时。随着部门设置与职责调整,现有部分条例的管理监督职责内容已过时。另外,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下,个别计划经济色彩较浓的管理内容也需要修订等。

完善我国核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议

【建议一】及早出台《原子能法》,奠定核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石

作为原子能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原子能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和规范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要实现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的统一,在这两方面建立利与弊的平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发展。其主要内容应既包括核安全、核安保、核进出口和防核扩散等基本制度,也体现促进发展的目标,明确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定位、发展方针和基本政策。

其中,在基本政策方面,建议实行国家统一管理、行业准入、研发与财税支持政策。

国家统一管理政策。国家对全国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等。

行业准入政策。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对核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审批制或核准制。对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重大项目和限制项目实行核准制。

研发与财税支持政策。将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国家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并安排资金支持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原子能科学技术进步。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原子能研究利用、开发和项目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支持。

【建议二】研究制定《核安全法》,提升核安全法规地位

【建议三】制定或修订有关条例,完善核法律法规体系

1.制定《核安保条例》(或《实物保护条例》)

2.制定《核事故损害赔偿条例》

为保证发生核事故时受害者得到充分与合理的赔偿,又不影响核能和平利用事业的发展,应制定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适用范围、责任的类型与豁免、覆盖的损害范围、责任限额、财务保证、诉讼时效、主管法院、国家干预等。与一般民事责任不同,核损害民事责任实行严格责任原则、有限责任原则,要求强制性的财务保证、必要时由国家干预等。

3.制定《放射性矿产勘查与采冶管理条例》

制定《放射性矿产勘查与采冶管理条例》,与《矿产资源法》协调衔接,对其未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予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4.适时修订《核材料管制条例》等

根据目前的管理实践,应重新界定《核材料管制条例》的监督管理职责,并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对核材料许可证申请和颁发程序进行修订。如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修订扩充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全面涵盖核电厂外的核设施辐射事故应急管理,放射性物品运输、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等的辐射事故应急管理等。将《核出口管制条例》修订扩充为《核进出口管制条例》,全面覆盖核出口、核进口以及保障监督等重要方面。调整《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核设施主管部门”的内涵和监督管理职责等。

延伸阅读:国外核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实践

美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原子能法

美国原子能领域法律法规框架是:顶层是原子能法。该法于1946年8月1日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原子能法。下一层是联邦法规CFR10,即美国核管会导则,再下一层是美国核管会导则实施细则。美国核管会导则实施细则分成10个方面,包括动力反应堆、研究实验堆、核材料和核燃料装置、环境和场所等。最后一层是工业标准ASME和IEEE系列与原子能工业有关的标准。

俄罗斯:五层“金字塔”结构

俄罗斯核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位于顶层的是俄联邦法律和国际条约(协定、协议),如1997年1月21日发布的原子能应用法。然后是俄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法律执行文件,再下一层是原子能应用领域的俄联邦标准和规定,第四个层次是国家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安全导则、指导方针),在最底层的是操作文件。此外,俄罗斯核领域将军用和民用分开立法。

日本:每个特定领域都有相应的子法

法国:没有一部原子能基本法律

核电在法国电力生产中占有绝大多数的份额,但法国并没有一部原子能基本法律。

法国原子能领域的立法工作开始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成立之时(1945年),其原子能利用及管理活动的立法是一个涵盖众多领域的复杂、庞大的法律体系,所适用的众多法律法规分散规定于不同的法律文件中,没有系统化编撰。

韩国:原子能委员会是最高执法主体

德国:把“逐步淘汰核电”写入法律

德国是以1959年《原子能法》(也称为《和平利用原子能和防止其危害法》)为指导,由不同的法律、法令对原子能利用和管理的各个领域予以规范调整,共同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原子能法律体系。

目前,德国是核电大国中唯一在法律中确立“逐步淘汰核电政策”的国家。(丰雪)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位嘉宾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THE END
1.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各项法律相适应,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权限,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制定了大量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促进法律体系科学和谐统一,中国各级立法机关先后多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工作。2009年以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3.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20230710.docx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前言在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和信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为了规范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并方便跨国贸易交流,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认证和认可制度,中国也不例外。我国的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之上,与国际认证认可标准保持一致,致力于保障国内质量水平、提https://m.renrendoc.com/paper/281714967.html
4.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标准化知识: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与《标准化法》配套的标准化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涉及标准化事项的法律构成。 图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26589.html
5.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相关法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a9580bd382a1340018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民法典正式全文2023电子版)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法律体系 中国一共有多少部法律法规 中国一共有892部法律。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43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根本法。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http://www.shuohenglaw.com/article/4970.html
7.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由哪些门类构成我国的国防性法规体系主要由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构成。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https://edu.iask.sina.com.cn/jy/1DuxKq3zb878.html
8.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点: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公务员考试网答案:C。【解析】:根据上文讲解可知,民法、刑法、行政法都属于法律部门,只有宪法是法律渊源。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宪法是指狭义的《宪法》。故本题答案为C。 2.(判断)地方性法规不属于法律体系。( ) 答案:A。【解析】: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法的正式渊源的一种,不属于法律体系中的内容。故该表述正确。https://www.huatu.com/2018/0316/1626992.html
9.中国当前法律体系(精选十篇)李玉生 (2004) 研究了我国唐代的法律体系, 认为唐朝通过立法建立了一套独特而完备的律令法体系, 主要由律、令、格和式所构成, 这种律令法体系是一种公法性的法律体系, 并强调《唐六典》不是唐代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雷振元 (2005) 研究了契约型法律体系, 认为世界上应该存在权力型和契约型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erib8l.html
10.对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考中国无线电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难以及时修订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阻碍了我国无线电事业的发展。 3.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应当是以无线电法等无线电管理法律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相关配套的行政法规和https://www.srrc.org.cn/article7235.aspx
11.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本节重点介绍了法的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与基本构成;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层级以及各层级的主要法规。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的概念 所谓法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法”这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所作的归纳和总结,是对“法”的本质所进行的描述和阐释。 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
12.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体系也叫做法的体系,或者部门法体系,是一个国家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也被称作部门法,是根据调整的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主要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法律部门: https://www.kaoyaya.com/shicao/23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