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框架

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就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许多框架性的要求。此后,各类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化文件不断出台,且呈加速趋势。

概念区分

数据、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等概念有何异同?

根据《数据安全法》,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根据2021年4月29日公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4条,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29条,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可能导致个人受到歧视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种族、民族、宗教信仰、个人生物特征、医疗健康、金融账户、个人行踪等信息。

重点法律法规标准介绍

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颁布;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规章通常由各部委制定,网络安全领域的规章目前通常由网信部门、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制定。

从表1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关于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标准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既包括起到统领作用的较高位阶的法律,也包括相当一部分非常具体的配套法规、规章和标准。

《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就数据和个人信息合规提出了许多框架性的要求。

《数据安全法》

作为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数据安全法》明确了国家数据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各数据安全主管机构的监管职责。

《数据安全法》体现了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数据安全治理原则,并在第二章对支持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措施作了规定,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提升数据安全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促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

《数据安全法》第三章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的各项基本制度,完善了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保护、跨境数据流动和数据交易管理等多项重要制度,形成了我国数据安全的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发现数据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按照规定对其数据处理活动定期开展风险评估;

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和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于2020年3月6日正式发布,于2020年10月1日实施,代替GB/T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该标准的发布实施被评选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大事件。

新修订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2020版继续沿用了2017版的七大原则,分别是:权责一致原则、目的明确原则、选择同意原则、最少够用原则、公开透明原则、确保安全原则、主体参与原则。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2020版共分为十个章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个人信息安全基本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个人信息的保存,个人信息的使用,个人信息的委托处理、共享、转让、公开披露,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处置以及组织的管理要求。其中,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委托处理、共享、转让、公开披露是个人信息在流转过程中的常见行为。

作为个人信息安全领域最基础、最重要和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后续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开展,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校数据安全的工作路径

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于数据安全和个人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密集出台,彰显了我国对于开展数据安全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决心,是对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贯彻和体现。

数据安全任重而道远,很多工作还在探索过程中,本文梳理了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合规参考,希望得到高校信息化同行的批评指正。

THE END
1.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各项法律相适应,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权限,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制定了大量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促进法律体系科学和谐统一,中国各级立法机关先后多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工作。2009年以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3.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20230710.docx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前言在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和信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为了规范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并方便跨国贸易交流,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认证和认可制度,中国也不例外。我国的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之上,与国际认证认可标准保持一致,致力于保障国内质量水平、提https://m.renrendoc.com/paper/281714967.html
4.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标准化知识: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与《标准化法》配套的标准化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涉及标准化事项的法律构成。 图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26589.html
5.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相关法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a9580bd382a1340018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民法典正式全文2023电子版)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法律体系 中国一共有多少部法律法规 中国一共有892部法律。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43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根本法。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http://www.shuohenglaw.com/article/4970.html
7.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由哪些门类构成我国的国防性法规体系主要由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构成。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https://edu.iask.sina.com.cn/jy/1DuxKq3zb878.html
8.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点: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公务员考试网答案:C。【解析】:根据上文讲解可知,民法、刑法、行政法都属于法律部门,只有宪法是法律渊源。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宪法是指狭义的《宪法》。故本题答案为C。 2.(判断)地方性法规不属于法律体系。( ) 答案:A。【解析】: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法的正式渊源的一种,不属于法律体系中的内容。故该表述正确。https://www.huatu.com/2018/0316/1626992.html
9.中国当前法律体系(精选十篇)李玉生 (2004) 研究了我国唐代的法律体系, 认为唐朝通过立法建立了一套独特而完备的律令法体系, 主要由律、令、格和式所构成, 这种律令法体系是一种公法性的法律体系, 并强调《唐六典》不是唐代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雷振元 (2005) 研究了契约型法律体系, 认为世界上应该存在权力型和契约型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erib8l.html
10.对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考中国无线电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难以及时修订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阻碍了我国无线电事业的发展。 3.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应当是以无线电法等无线电管理法律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相关配套的行政法规和https://www.srrc.org.cn/article7235.aspx
11.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本节重点介绍了法的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与基本构成;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层级以及各层级的主要法规。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的概念 所谓法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法”这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所作的归纳和总结,是对“法”的本质所进行的描述和阐释。 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
12.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体系也叫做法的体系,或者部门法体系,是一个国家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也被称作部门法,是根据调整的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主要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法律部门: https://www.kaoyaya.com/shicao/23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