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库韩国垃圾分类经验启示——“四制”确保垃圾从产生到处理有效运转

韩国垃圾管理法律保障体系包括环境部管辖的法律、实行令、实行规则、垃圾手续费从量制实施规则及地方政府规定的条例。其中:环境部管理的法令和实施规则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条例在地方范围内适用,且地方政府仅可以在法令和实施规则内制定条例。

政策名称

1986年

《废弃物管理法》(截至2007年12月21日,共计修订了30次)

1992年

《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再利用》、《关于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

1995年

《关于废弃物处理设施设置及促进周边地域支援》

1996年

《韩国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减少食品垃圾的总体规划设计》

1997年

《关于食品垃圾收集运输和分类收集的标准规定》

1998年

《1998年至2001年的食品垃圾循环利用的规划》

2004年

《2004年至2007年食品垃圾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规划》

2005年

《食品垃圾综合规划》

《食品垃圾最小化和循环利用规划(新版)》

2006年

《2006年至2010年循环利用和食品垃圾最小化综合规划》

韩国垃圾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依次是:环境部、特别市、广域市和道等跨越地方政府、市、郡和区。

二、韩国垃圾分类有效机制(“四制”)

1、垃圾手续费从量制

1994年4月到12月,作为示范,韩国政府选定33个基层地方政府实施垃圾手续制从量制,其中:通过制定条例实施的区域有28个,通过行政指针实施的区域有5个。从量制是为了减少垃圾产生量,特别是减少不可再利用垃圾,提高可利用垃圾的比重,根据垃圾排放量和排放者负担的原则,让垃圾排放者承担经济负担的制度。在从量制下,垃圾排放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不同容量的垃圾袋,并将装满垃圾的垃圾袋投放在指定地点,然后地方政府根据垃圾种类分别运输和处理。

1995年,开始在全国实施垃圾从量制。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3475个邑、面、洞实施了垃圾从量制,占全国行政区域的99.7%;1894万家庭参与了垃圾从量制,占全国家庭数的99.6%。垃圾从量制的核心在于给予排放者经济上的负担,从而减少垃圾产生量。

2、分类收集管理制

通过由垃圾排放者承担费用来引导垃圾减量和分类排放,对可燃性垃圾、食物垃圾实行收费政策,政府统一制作并销售垃圾袋,市民从超市等处购买后,将垃圾放入收费垃圾袋排放。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实行不收费政策。

3、垃圾违法投放举报奖金制

为防止垃圾违法投放和焚烧的行为,韩国制定垃圾违法投放举报奖金制,即给予垃圾违法投放的举报人一定奖金。奖金数额不超过惩罚金额的80%,支付率按地方规定条例实施。

垃圾违法投放举报奖金制从2000年开始实施。第一年,举报数37018个,其中对21885个违投事件惩罚了16亿韩元,实际征收9.7亿韩元,相当于当年应收罚款的59%;并且对其中的17704个事件,支付举报人5.6亿韩元的奖金;2003年举报数高达59000个,惩罚金额高达26亿韩元,支付举报奖金11亿韩元。此后到2007年举报数量和奖金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该制度有效减少了垃圾违法投放行为。

4、清洁屋子制

清洁屋子制是指在公园、特定的儿童玩耍区和停车场等一定的重点场所配置普通垃圾、再利用品和食物垃圾等生活垃圾分类容器,用自动上车式车辆收集和分类垃圾的先进重点收集方式。

清洁屋子制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城市里门前排放垃圾带来的不便和恶臭,创造了舒适的城市环境;农渔村的垃圾违法投放和违法焚烧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保护了国土环境;该制度的推广使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距离缩短,加上自动上车式车辆的引进,清扫费用每年节约22亿韩元。对实施该制度的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反馈显示大约93%的居民对清洁屋子制比较满意。

三、韩国垃圾分类经验借鉴

1、法律法规建设完备

从国家到地方,有关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并且按照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政府组织管理体系。“法规先行,依法行政”是韩国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的重要保证。韩国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法规条文规定细、操作性强。在收集、运输和处理等方面,对设施选址、建设、资金、运行、监管、处罚,都有细化、量化的标准和规定,着重体现在以下三点:

(1)处罚力度大。1995年制定的法规,对不按规定投放垃圾,以及未使用收费垃圾袋的,处以100万韩币(折合人民币5000多元)的罚款。同时,采取市民相互监督举报、安装摄像监控等措施,对垃圾分类投放行为进行监管。

(2)拒收未按要求投放的垃圾。对未按要求进行投放的垃圾,所在地区的垃圾收集公司拒绝收集,所造成的环境脏乱等问题由所在社区的居民和社区管理者自行解决。

(3)严格执行退回制度。在处理环节,若发现未分类而进场的垃圾,坚决退回,强化了垃圾收运公司、垃圾排放者的分类责任。

2、宣传教育扎实有效

韩国十分重视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尤其重视从娃娃、学生抓起,重视对市民进行日常环境责任和遵规守法的宣传教育。

(1)重视环保教育基地建设。韩国在首尔市等多地建设了多处环保教育基地,通过环保教育基地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比如在麻浦区焚烧厂和首都圈填埋场配套建设了环保教育的宣传馆,并有专人负责宣传讲解有关垃圾处理情况、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利用等科普知识,让公众对垃圾形成全面认识。

(2)重视儿童环保素质培养。据了解,首尔市将垃圾减量和分类等知识纳入了环保教育的基础课程。通过中小学生“小手牵大手”活动,将文明行为、公共卫生知识和社会道德带回家庭,影响家长一起讲卫生、讲道德,同铸洁净环境。

3、管理体系比较健全

组织管理采取“市统筹、区负责、企业运行、市民参与”的模式。市、区、洞各级管理部门设置健全、人员到位、责任明确,社会团体及居民自治体具体组织市民参与。

(3)垃圾处理的作业服务主要以企业运行为主,政府与企业建立了合同关系,做到了“养事不养人”。

(4)政府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广泛组织和发动市民参与,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

4、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韩国将垃圾处理定位于公共服务事业,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运行管理由政府购买服务。重视以垃圾处理方式引导前端垃圾分类,使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方式衔接到位。对废弃物的管理理念是“大系统、封闭式、全覆盖”,制定政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经得起实践检验。

(1)在垃圾产生之前推行减量政策,实行垃圾收费从量制,减少食物垃圾,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过度包装。

(2)最大限度地从垃圾中分类出可使用或再利用的废弃物,使再利用最大化。

(3)在垃圾能源再生方面,将可燃性垃圾热能化,将食物垃圾饲料化、堆肥化及利用填埋气体生产电力等,都有具体设施。

资料整理编辑:民生智库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韩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制度探析》.陈浩、朴光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END——

★民生智库《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研究汇编》印制完成!

关于我们

民生智库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社会研究智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合作智库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退出评估唯一社会智库,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委托单位,拥有国内唯一专注于民生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院。

原标题:《民生智库|韩国垃圾分类经验启示——“四制”确保垃圾从产生到处理有效运转》

THE END
1.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概述及其内容分析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教育工作。这套法律法规系统地涵盖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职业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不仅规定了学校的管理运营,还涉及教师资格、学生权益、学术诚信等方面。 https://www.nwifujzth.cn/mei-ti-bao-dao/213066.html
2.法则之舟教育法律法规的航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作为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支柱,不仅要面对着技术革新的挑战,更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学生、教师提供了权利与义务,也为学校管理层设定了规范与标准。今天,我们将探讨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它们如何指导我们的教学和学习。 https://www.zhanseog.com/ke-pu-dong-tai/389190.html
3.教育法律法规全解析从基础规定到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 教育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通常包括立法原则、立法目的和范围等。这些内容为整个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教育活动能够在合理、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教育权利与义务 除此之外,教育法律还明确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等各方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例如,学生享有接受公平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应https://www.3svb9bc3.cn/ke-yan-cheng-guo/358705.html
4.高质量发展视野下的教育评估法律法规:为何何位与何为教育评估法律法规是教育评估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根本保障。“为何”明确教育评估法律法规主要解决评估发展的战略问题,如评估合法性问题、参与边界问题、稳定性问题等。“何位”表明评估法律法规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评估虽已全面进入法律法规视野,但还未形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zExODk1Ng==&mid=2651895065&idx=1&sn=1394ff29f888dd26cb25e46ac61c3061&chksm=8d8ae3d692b27e068cd99f2749acc399973f8c7ef4cc4609e7dd673d2181f363aec729c6adaa&scene=27
5.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之精要概览从立法原则到实践应用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因此,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了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法律法规为保障学生权益、促进公平正义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同时也对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管理模式提出了严格要求。 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构建 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cai-pu/461777.html
6.法律关系的分类?法律关系的分类基于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首先,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合法行为产生的,执行法律的调整职能,实现法律规范的行为规则内容,如民事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由于违法行为产生,旨在恢复被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29598971134005627.html
7.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解析从基础规范到特殊保护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解析:从基础规范到特殊保护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构成 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包括了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庭等方面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机制来保证其实施。 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wen-xian/195473.html
8.孟涛:党内法规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党的制度建设逻辑决定了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功能和制度内容,影响着党内法规的结构体例和规范形态;法律体系建构逻辑塑造了党内法规体系的结构体例和规范形态,服务于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功能与制度内容。当前,党内法规体系的框架结构已经形成,可从纵向的阶层体系与横向的部门分类两个维度加以认识。为推动党内法规体系走向完善,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5/15797.htm
9.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s://www.nbcc.cn/2020/1029/c1114a34386/page.htm
10.上海·杨浦《实施方案》围绕科技部“一条主线四个着力”的要求,深刻分析了杨浦开展创新型试点的基础,提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抓住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培育区域新兴特色产业,提高城区综合竞争能力和https://www.shyprd.sh.cn/yprd/html/yprd/yprd_qrdcwh/2011-06-30/detail_680.htm
11.重大危险源管理规范(精选6篇)法律是一切有效行动的先行官,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让城际间的应急合作顺利进行,才能科学合理的在特殊情况下顺利调配应急资源。因此,需要相关的法律来支撑柔性化、资源共享的城际应急管理体系。建议政府在今后的立法过程中,首先要进一步注重建立健全不同城市、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各个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v16z8jn.html
12.2019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准则》等 在内的 会计 法规体系 ,以及 注册 会计师职 业道德 。 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 考 试内 容能 力等 级 一、会计基本原理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 1.定义、作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 2.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等式、 账户、 复式记 账、 账务处理 程序 1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46801627_1108990424.html
13.城市规划原理教案(1)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劳动地域分工在全球的重组,导致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地方性职能向区域职能、全球体系中的职能转化。一些城市的影响地域和它的空间实体地域大大分离,例如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的经济影响范围就是世界性的。而随着信息网络、交通、建筑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城市空间形式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29/22/79930059_11326546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