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概念(可用于配对)B1.部门化是对所分工的工作的合理组合,也就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管理的单位。
C2.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但愿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行为上的矛盾。
G3.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到达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
4.工作设计就是为了有效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5.工作轮换就是将员工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要求相近的另一个岗位上去工作的工作设计方法。
6.工作扩大化是一种横向扩展工作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扩展工作的种类,把多种属于或低于同一水平的不同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交给一个人操作。
7.工作丰富化是一种纵向的工作扩展。
它主要让工人有自主权、有机会参加工作计划与设计,获得信息反馈,估计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对工作的兴趣。
8.工作生活质量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增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
9.管理层次:就是组织的纵向等级数。
10.管理幅度:就是一个上级管理者直接有效地管理的下级人数。
J1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2.激励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行为的驱动力L13.劳动分工是指按工作任务逐步进行分工和分解,最后把组织分成若干个不同的职位。
14.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和效益的系统综合。
N15.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Q16.气质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
17.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18.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19.权力是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行为的能力。
R20.人本管理:指在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在手段上,着眼于最充分地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目地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效益的最大化。
21.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S22.“社会抑制作用”: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23.“社会助长作用”: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
T24.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X25.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Z26.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7.组织政治行为是那些不是由组织正式角色所要求的,但又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中利益分配的活动。
28.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30.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31.组织变革就是对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与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策略。
32.组织发展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
一、单选B1.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是:B.社会学2.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B.霍桑试验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4.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C、E.R.G理论5.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
这类环境是:D.复杂-动态环境6.布莱克和莫顿认为(C.团队式)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22.工作要求与控制能力的关系形成四种格局,其中压力最大的一种是:A.高要求低控制23.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属于:C.维护角色24.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D.勒温)进行的,他认为存在着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
25.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利克特)提出的。
39.领导者给下级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并相信他们能达到目标是“途径--目标“理论中(D.以成就为目标)领导方式。
40.领导者能积极发掘人才,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并且创造条件发挥组织内每个人专长的能力是:D.知人善任能力M41.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成就需要42.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把人当作:B.社会人43.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A.理智型44.某公司的一位年轻人工作非常突出,同时也取得了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但他仍未感到满意。
这种现象可用何种激励理论加以解释?B.公平理论45.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46.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妥协N47.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48.能力是(D.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
P49.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社会功能Q50.情绪易波动,并左右行动的性格属于:B.情绪型51.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A.知觉防御52.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D.定型效应5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D.任务群体54.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B.团队集体55.如果职工甲认为和职工乙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甲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减少自己的投入S56.善于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的性格属于:A.理智型57.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B.赫兹伯格58.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59.“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B.有序性60.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T61.“途径——目标”理论是(B.豪斯)提出的。
62.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是:B.调查法63.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D.弗罗姆64.提出企业再造理论的是:C.哈默与钱皮65.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B.马斯洛66.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C.自然消退6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晕轮效应68.通晓马列主义,了解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比较精通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及熟悉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是领导者(C.知识素质)素质。
W69.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D.简单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70.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人际关系Y71.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称为:C.实验法72.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D.自由型组织结构73.一般认为,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D.团队式74.一般正常人都会从不成熟到趋于成熟,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日益成熟的倾向,但能达到完全成熟的人是(B.极少数人)。
90.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是(A.专制方式)领导方式。
91.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属于:B.自我中心角色92.组织目标的特征不包括:D.创造性93.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B.一定组织中人的)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94.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
A.目标价值子系统;B.组织结构子系统;C.心理社会子系统D.技术子系统;E.管理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