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内容摘要全文解析

朱苏力的著作,往往从身边日常惯见的“俗话、俗语或俗事”出发,分析出令人惊叹的学术意义来。本书作为他的代表作亦是如此,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认为想当然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尽管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同意苏力的观点,但是他对问题的态度、对观点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足以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知识的愉悦。

宋行健

第一编: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1.为什么朝朝暮暮

一.婚姻的组成部分是爱情、婚姻制度、性。最完美的是三者的统一,但前两者总是不能统一。

二.婚姻制度的目的和功能

1.婚姻制度的目的:限制、规制人们的性冲动和异性之间的感情。这体现

在两个方面:(1)对情感行为的限制、规制:婚姻必须由男女双方同意。

(2)对重婚、婚外恋的规制:婚姻自由原则以一夫一妻原则作为背景和

支撑。

2.婚姻制度的功能:

(1)生育功能:婚姻制度成为分配生育的社会责任、保证人类物种繁衍的一种方式。

(2)其他社会功能:

1.在传统农耕社会中是建立一个基本生产单位的方式。(例:男女分

工,男耕女织)

2.是夫妻双方的一种长期投资,一种相互的保障。(例:少年夫妻老

来伴)

三.两种离婚制度的比较

1.离婚自由制度

婚姻自由(包括离婚自由)在一些国家成为了婚姻制度的核心原则,

这是婚姻制度在当代的变化。

(1)如何保证实现离婚自由:

1.社会要逐渐建立一种养育孩子的制度,以替代离婚前夫妻共同抚

养子女的功能。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

Ⅰ.高保障的社会福利体系(瑞典)。弊端:高税收阻滞经济

发展;用官僚和计划体制生、育孩子造成浪费和无效率。

Ⅱ.主要依靠法院执行(美国、当代中国)。弊端:执行难;

无法弥补离婚家庭的其他弊端(例: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

2.公正界定、分割和有效保障离异双方在婚姻存续期内的实在利益

及财产,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物质性的利益及财产。

(2)弊端:

1.国家没有完全现代化、社会还不富裕、妇女就业不充分,国家无

法充分提供生育和养老保险。

2.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协议存在“执行难”的问题,司法机关不可能

成天上门催要。

3.许多女性往往放弃或减少了个人的社会努力,养育子女、承担家

务,以自己的方式对丈夫的成就、地位进行“投资”,而离婚时这些

成就、地位却一般不作为财产分割。

4.可能造成对青年男子的性爱剥夺。与具有钱财、事业、地位等方

面优势的中年男子相比,青年男子在获取年轻女子青睐的竞争中处

于下风。

2.禁止离婚制度

(1)好处:1.使婚姻双方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婚姻关系,自我防范“见异思迁”。2.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加大投入(因为投入不会因离婚而被剥夺),从而有利于后代的养育和社会总体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

(2)弊端:1.进一步加剧社会中婚姻与性、爱情的分离。2.使人们普遍推迟婚龄,出现更为普遍的婚前性行为。

四.总结与反思

(1)总结:

我们不应过分强调离婚原则的重要性,应更多考虑离婚原则变化可能引发的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及其带来的后果。

(2)反思:

1.不能用道德直觉评判婚姻法。应更多地考虑当代自然、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使法律规定的应然要求具有精细的可操作性。

2.从改革开放的具体国情出发,针对具体问题(例:社会福利体制弱化,使妇女在经济、事业上处于不利地位并被迫增加对男子的经济依赖),在婚姻法、离婚制度中作出具体规定。

3.思考婚姻制度的知识分子不能使视野被自身的社会位置遮蔽,要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要有更为务实、冷静的眼光。

2.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一.戴安娜之死及判决结果

为戴安娜之死承担主要责任的应是酗酒后违章超速行车的司机,以及要求或至少默许了司机这一行为的戴安娜夫妇。判决结果:3名摄影记者因违反法国隐私保护法规,每人象征性地赔付死者多迪之父一欧元。

二.为什么许多人将戴安娜之死归罪于传媒

当社会失去了一个他/她们喜爱的人物、遇到某些难以接受的突发事件时,它会寻找替罪羊来调整、巩固自身。

三.要辩证对待传媒机构

(1)传媒机构有良莠之分,不能将不同的传媒或人放在同一个范畴加以谴责。

(2)社会意志的选择造就了作为制度的新闻自由,它有利的一面,扬善惩恶使公众从中获益;也有弊的一面,不能事先排除这种自由带来的某

些压迫人的结果、事先排除传媒界某些人滥用这种权利的现象。四.揭人隐私的“小报”出现的原因

人们或多或少地有一种希望了解他人隐秘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既无恶意也无恶果,相反可能是出于一种关切、一种友爱。它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其力量有时会非常强大。现代社会的市场作为放大器,更是将这种分散的欲望集中起来,规模化地生产、消费并以这种生产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和传媒的结合,使这种欲望具有了非常压迫人的力量。

五.不能对传媒采取限制措施的原因

(1)人性的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市场(即四)。

(2)名人和名人周围的许多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利用传媒谋求各种利益。他们不可能玩弄传媒于鼓掌,让它仅仅听命于自己,只获得传媒的好处

而拒绝曝光的不利。

(3)传媒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多年来不仅给自己戴上了政治和道义的桂冠,而且创造了一个利润巨大的市场,不断预测、顺应、塑

造乃至创造消费者的口味,将消费者需要的各类偶像包装、推出。六.隐私权的产生及深层忧虑

(1)正是因为市场和传媒的结合形成的非常压迫人的力量很容易且不断地侵入个人、家庭的私人空间,所以现代社会要将已经稀缺的隐私作

为一种权利,用法律保护被他人、公众过度干预的个人生活。

(2)然而,当法律划定了这条不能触动的界限之际,也划定了可以肆无忌惮地剥削、消费隐私的界限,而且这一界限还在实践层面不断被侵蚀。

我们都深深嵌在了这个使戴安娜不幸的现代世界中,因此我们看到了

一系列悖论,现代社会陷入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分裂之中。传媒强化、

加剧了这种分裂,并将这种分裂的艰涩、痛苦以更强烈的方式持续地

展现在我们眼前。

3.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有关刑事被告权利保护的文字规定上有了不少修改,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但这些权利的文字规定并不必定保证其有效实践。二.无罪推定原则的解释

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其目的在于保护可能无辜的被告人、废除严厉的刑讯制度。

然而,这里仅指不能称其为法律意义上的罪犯,而不是禁止公众在其它意义上称其为罪犯。无罪推定原则只是一个司法原则,而不是一个泛化的、用来指导人们如何称呼、认识刑事被告的规定。其意义在于要求公、检、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能先入为主地认定被告就是罪犯,更不能刑讯逼供,而要以证据证明被告是否为罪犯。

THE END
1.民法典的新篇章解读两种法律体系的差异二、制度框架与立法精神 在中国,民法典是近现代以来最为全面的民事法律规范,它以宪法为根本所依据,旨在完善和调整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民事法律体系,如美国的《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以及欧洲统一的事务管辖法院(UCC),探讨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区别。 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huo-dong/376015.html
2.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zhanseog.com/ke-yan-jin-zhan/439609.html
3.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七、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参与机制建立探讨 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声音参与渠道。如何有效利用这股力量,让更多公众参与到政策讨论中去,是未来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这将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并使决策更加接近民意需求,从而形成更加稳健可靠的地方法律制度体系。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4.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推进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努力为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http://www.cnlawweb.net/law/egulation/2024120846338.html
5.法制近代化范文7篇(全文)信托制度本来自起源于罗马, 移植于英国, 繁荣于美国, 而后传播到日本, 通过美国、日本间接的影响近代中国, 民国时期是我国法制史上法律制度移植的高潮, 同其他法律制度一样, 信托制度也传入我国。本文重点从近代法制史的角度, 探析中国化信托法制的历史, 透视旧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nylf182.html
6.中西政治制度对比(通用6篇)大概包括这四个方面,即将人归属于动物、作为目的的和手段的民主、法制、为法律所包容或保证的道德;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特点的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是根源于中国儒家学说的鼻祖孔子和孟子的理论,并在历代儒家弟子的理论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这种思潮也集中体现在有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vfb1n.html
7.日本民法编纂及学说继受的历史前者揭示了一种东方文化社会引进西方法律制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称之为规律性的现象;而后者又给今天的民法学提供了一种具有方向性意义的启示。因此恐怕可以说,今后对日本法学的研究将不再限于“窗口”,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从西方法学亚洲化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考察和探讨。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99.html
8.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性的理论分析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有别于西方政党制度的伟大政治创造,其基本架构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将政党制度、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有效结合起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执政党和参政党都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造性在于:以亲密合作避免无谓内耗,在政党间建立起和谐的政党关系,创造了http://www.ahmj.org.cn/show.asp?Id=7559
9.浅析行政主体(二)中国行政主体理论与西方主要国家的比较分析 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从法国、日本等国移植而来,但却与它们的行政主体理论大相径庭。准确地说,我们仅引进了行政主体概念,对其内容却作了实质性改造。在西方国家,行政主体是一种法律制度,是地方或公务分权的法律技术,包括国家、地方团体及其他行政主体。行政主体间相互独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12/id/228045.shtml
10.深刻把握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宪法同西方宪法、社会主义法治同资本主义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最大区别。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绝不搞西方所谓“两党制”“多党制”,不搞多党竞争制、政党轮流执政、轮流坐庄,决不允许出现代表不同利益的政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坚决防止http://www.legaldaily.com.cn/xjpfzsx/content/content_8839720.html
11.清末新政清末新军建设是中国军事史的重要环节,尽管它最后的发展方向并未与这场军事变革的发动者——清政府所预期的一致,但是新军建设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进程的多项先河,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重要进步。新军建设与洋务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洋务运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思想上根本没有承认西方军事思想和制度的领先,幻想单纯https://www.meipian.cn/1y7om59n
12.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需求分析构建导向与整体框架根据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在中国不少政府监管领域,至今还较为普遍存在政府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缺乏监管依据;政府监管机构权力配置不合理,多头监管比较普遍;政府监管以传统行政管理方式为主,影响政府监管的精准性与有效性;政府监管机构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存在偏离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隐患;尚未建立科学的政府监管绩效评价体系https://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553810055
13.我国庭审方式的历史回顾一方面是通过翻译西方的法学著作和法典,另一方面清政府也派遣考察团到西方国家实地考察审判方式,从感性上了解西方法律制度。由于鸦片战争之后,英美等列强以中国用刑太酷为由先后取得治外法权,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中国政府希望改革法制,建立与西方接轨的审判方式,以此来收回丧失的治外法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晚清政府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