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2.下列各项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是

A.科学的理论内涵

B.完备的理论体系

C.严密的逻辑结构

D.彻底的批判精神

3.在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下列唯物辩证法范聘中反映事物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关系的是

A内容和形式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性和现实性

5.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这说明社会规律

A.不具有客观性

B.不是盲目自发起作用的

c不具有普遍性

D.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6.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C.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7.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一原理的是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检验认识能动性的标准

8.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承认认识的过程是

A.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B.反映与華写的统一

C.探索与创造的统一

D.探索与发现的统一

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联想、想象、猜测

D.直觉、顿悟、灵感

1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是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

生产关系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生产力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生产关系总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1.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生产关系

B.经济体制

c.国家政权

D.自然科学

1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A.机械决定论

B.历史宿命论

C.历史唯物论

D.历史唯心论

13.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一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二要坚持

A阶级分析的方法

B.实证分析的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规范分析的方法

A.生产的主观条件

B.生产的客观条件

C.生产的个别条件

D.生产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1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1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D.部分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

17.以下不属于资本积累后果的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B.工作日的延长

C.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D.贫富两极分化扩大

18.作为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利润的比率

19.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构成新的资本形式,列宁把它称之为

A.金融资本

B.借贷资本

C.生息资本

D.工商资本

20.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向外输出资本,开始于

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1.列宁所说“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指

22.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B.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

C.剩余价值学说

D.阶级斗争学说

23.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导人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4.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包含的两个阶段是指

A.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B.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成熟阶段

25.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D.按需分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7.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8.产业资本循环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是什么

29.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30.如何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

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为什么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何现实意义

32.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3.试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方式和手段。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2D3.B4C5B6D7D8A9B10.A

11C12.C13.A14.D15B16A17B18C19.A20.C

21.D22.A23.D24.B25.C

26.(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分)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時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時的钥匙。(2分)(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1分)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1

分)

27(1)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筑之间的盾是社会基本盾。(2分)

(2]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4分)

28.(1)产业资本循环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3分)

(2)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产业资本采取的职能形式依次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3分)

29.(1)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建立了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法人所有制崛起。(2分)(2)在

劳资关系上,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特股等制度。(2分)

(3)在分配关系上,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等政策。(2分)

30.(1)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营离这些原则的错误倾向。(2分)

(2)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2分)

(3)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

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1)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这就要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而只有实践能够成为主客观联系的桥梁、纽带。(3分)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思想、理论通过实践能够实现出来,再把这个变成了客观现实的东西与原来的思想、理论加以对照,认识的真理性就得到了检验。(3分)

(3)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避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分)

32.(1)资本通过组织居佩劳动进行生产,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并不断提高对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4分)

(2)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2分)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2分)

33.(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2分)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3分)

(3)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2分)

(4)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计划指导进行宏观经济调节。(3分)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扫码加入[山东自考交流群](与千万考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THE END
1.把握篆济的周期性规律自古以来,《易经》《史记》《盐铁论》等中国典籍对古代农耕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多有论述,远早于杰文斯提出太阳黑子理论,从而引发了西方对经济周期的潜心研究。而西方近现代经济周期研究领域流派丛生、新义迭呈,并日渐引发国内市场重视。“周期”一词代表规律性,意味着经济变量围绕长期趋势波动,并具有明确的长度和幅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715841280728219&wfr=spider&for=pc
2.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全)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志为转移地创造或制定它。第三,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3、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答:特点:第一,由于自然规律赖以产生的自然条件变化时间很长,因而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0517075_920330375.html
3.《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7.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说明某一具体经济事物是好是坏,是否符合价值标准。 8.实证分析:排除了主观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作客观分析,只考虑经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9.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https://www.yoojia.com/ask/17-12054441182264583004.html
4.政治经济学作业集(必做题)2.社会经济活动中配置资源有哪四种方式? 答:习惯、命令、计划、经济 3.请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和一般功能。 答: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包括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它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供求关系;二是价格杠杆;三是竞争机制。在这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体现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了市场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a3gj36i.html
5.蚌埠市商业网点规划4、应强化蚌埠市商业特色的论证,体现蚌埠市的特点、特色。特别应充分体现规划的针对性。 5、对规划区的人口、面积、商业零售总额的现状及规划须作进一步核实。对相关数据进一步核对,应使用2004年或2005年数据。 6、规划应服从蚌埠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及蚌埠市城市建设规划,并与蚌埠市房地产发展规划、蚌埠市交通发展https://swj.bengbu.gov.cn/zfxxgk/public/22181/34726051.html
6.第六章旅游市场海风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旅游需求者和旅游供应者之间围绕旅游产品交换所产生的各种联系和经济关系。 2、简述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的关系,以及国际旅游流向流量的一般规律 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一定的流量才能构成一定的流向,也只有一定的流向才构成一定的流量。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bf856d00100lonp.html
7.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及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可以() A.创造经济规律B.改变经济规律 C.消灭经济规律D.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3.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 C.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https://zikao.eol.cn/a/43031.html
8.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真题33.规律的特点表明,规律具有 A.永恒性 B.有用性 C.客观性 D.普遍性 34.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说明 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 B.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 C.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 D.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3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http://m.xueti.com/zikao/56633.html
9.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1、历史的现实前提 2、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 3、历史规律的特点 4、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社会形态的概念 http://mksxy.hainnu.edu.cn/html/2013/yjszs_0708/476.html
10.广东2022年1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真题及答案A、经济规律 B、政治规律 C、社会规律 D、发展规律 2.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具有的特点不包括(B) A、具有能动性 B、具有潜在性 C、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D、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 3.通过以下哪一种方式能够满足劳动者个人与企业需要的最佳匹配?(D)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23/gll_0319/42247.html
11.技术经济与投资项目评估ok1湖南大学:技术经济与投资项目评估展规律。 技术经济学研究怎样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 步,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问题。技术经济学的研究 范围跨跃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涉及四个研究层次。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 1.1.2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 性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决策 性学科,由此决定了它具有 http://read.cucdc.com/cw/81438/134047.html
12.城镇建设论文范文12篇(全文)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 还应该坚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 各地政府还应该对新型城镇化理念进行充分的认识, 以便更好的开展生态城镇的建设工作。 摘要:简述了我国城镇化理念的变化发展趋势, 结合新型城镇化理念下的生态城镇建设目标, 从科学规划、节约土地、发展生态产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1ftju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