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文史

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酒泉市委员会门户网站

一、历史上中国利用石油的记载

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已有漫长的历史,约在150万年前开始用火,约7000年前开始用畜力,3000年前开始用煤,发现和使用石油还无确切记载。石油的应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之一,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何物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它来烧饭和照明,据稽考,至迟在三千多年前就已发现和使用石油了。据史料记载,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开始,我国古代人民就陆续在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华北、山东、广东、台湾等地区,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并开始采集和利用。而且在石油钻井、开采、集输、加工和石油地质等方面,都曾创造过光辉的业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公元前3--1世纪,在我国四川临邛(今邛崃县)就发现了天然气,当时称为“火井”。

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石油天然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此书在西周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已编成,距今三千多年。

最早认识石油性能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高奴县指现在的陕西延长一带,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这里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并说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体,可以燃烧。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往》也有类似的记载。《水经注》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这里所说“肥”即石油。

晋代(公元265-420年)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一书既提到了甘肃玉门一带有“石漆”,又指出这种石漆可以作为润滑油“膏车”(润滑车轴)。这些记载表明,我国古代人民不仅对石油的性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开始进行采集和利用了。

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是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此书在延寿县(指当时的酒泉郡延寿县,即今玉门一带)下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籧,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当时即指石油。

我国古代人民,除了把石油用于机械润滑外,还用于照明和燃料。唐朝(公元618一907年)段成武所著的《酉阳杂俎》一书载:“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这里称石油为“石脂水”。

石油还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明朝李时珍(公元1522-1596年)的《本草纲目》曾经记载,石油可以“主治小儿惊风,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到了五代(公元907~960年),石油在军事上的应用渐广。后梁(公元919年)时,就有把“火油”装在铁罐里,发射出去烧毁敌船的战例。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记载了用石油为原料制成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猛火油”。北宋神宗年间,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了军器监,掌管军事装备的制造,其中包括专门加工“猛火油”的工场。据康誉之所著的《昨梦录》记载,北宋时期,西北边域“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用来防御外族统治者的侵扰。

中国也是第一个炼制石油的国家,北宋设在开封的军事工业作坊“猛火油作”,把炼制好的猛火油灌入铁罐投掷到敌阵,引起大火,这就是最初的“燃烧弹”。表明当时已经开始炼制石油并在军事上加以应用。

此外,我国古代在火药配方中,开始使用石油产品沥青,以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这一技术,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

正式命名为“石油”是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并对石油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认为石油“生于北际沙石之中”,“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并作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的预言。九百年前,沈括对石油就有了这样的评价,尤其是对未来石油潜力的预言,更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写下了我国最早的一首石油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沭阳尘。”

1303年前,延长县就有石油井的存在。据1303年成书的《大元一统志》记载,"在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癣",又"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坪村有一井……"。

中国还是第一个会开掘石油矿井的国家。首先是在采盐的盐井上利用了天然气。13世纪,中国人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明朝末年,在四川乐山又打出了第一口深达百米的竖井。

宋应星(1587—?)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把长期流传下来的石油化学知识作了全面的总结,对石油的开采工艺作了系统的叙述。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一部化学工艺百科全书。

美国1859年8月打出了世界上第一眼机器钻探油井,因此,人们把这一日称为近代石油工业的诞生日。

台湾是我国用新法开采石油最早的地区,中国第一口油井诞生在台湾。1878年,在福建总督沈葆桢主持下,在台湾打了一口井,这是中国机械钻成的第一口近代油井。中国发现和开发最早的油田是台湾苗栗的出磺坑油田。

1905年创建延长石油官矿局,1907年4月25日,在延长县七里村打出第一口油井。这是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标志着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开始。

二、历史上玉门利用石油的记载

东汉建安期间(约公元219年),在延寿县南,发现石油,可用于燃烧。

约公元290年前后,西晋人张华撰著《博物志》记载:“酒泉延寿县(今玉门境内)南山,名火泉,火出如炬。”

南朝范晔《后汉书·博物志》记载:“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籧,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泊,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延寿县石漆。

南北朝北周武帝宣政(公元578年)中,“突厥围酒泉,取其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赖以获济。”玉门石脂水用于战争。公元814年前后,唐朝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写道:“石脂水,在玉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旺,水上有黑脂,人以草盝取用,涂鸱夷酒囊及膏车。

公元10世纪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石漆,延寿城中,有山出泉注地,其水肥如肉汁,燃之如油,极明,但不可食。此方人谓之石漆,得水则愈炽也。”

清同治年间,赤金民众在石油河取石油为生活所有。

公元1878年前后,奥地利地质学家洛采历时4年,在中国西北包括祁连山玉门老君庙等地区进行地质考察。

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俄国地质地理学家奥布鲁切夫历时两年,在祁连山和玉门进行石油地质考察。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比利时人林辅臣在玉门甘油泉一带进行石油地质考察,提出开采油矿的计划。

1905年9月,清廷甘肃洋务局在林辅臣提议下决定拟办玉门油矿。

1939年8月11日玉门油矿第一口油井投产,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发展的序幕。

1939-1945年间玉门生产的原油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公元1953年-1957年),党中央决定在玉门建设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矿被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近8000名指战员中的大部分成为玉门油矿的骨干力量。苏联、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派专家到玉门支援开发建设。到1957年,原油年产量达到75.54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原油产量的87.78%。1957年10月8日,新华社从兰州发出电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

(文史委伍东民)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酒泉市委员会网站标识码:6209000004

THE END
1.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1) 《 中国古代历史(上) 》是 1996-0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周兴旺 / 等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作者 周兴旺/等 页数 112 出版时间 1996-08 ISBN 9787500057390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目 录 1史前时代 https://baike.sogou.com/v4422971.htm
2.中国古代史殷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位置的最早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距今三千多年。19世纪末被发现,现存许多大型商朝建筑遗址、作坊遗址和许多窑穴以及奴隶殉坑遗迹。殷墟的发掘,证实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并且甲骨文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d0myh50.html
3.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及朝代特点意义总结+知识清单初中社会中历史的知识基本上是按照时间线的顺序来进行的 ,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大大 小小83个王朝,559个帝王,每个 时期都有历史大事件,想要 临 时抱佛脚,那是不可 能的, 历史要背 的 东西太 多 , 只得靠平 时积 累 , 多练 习 。今天给大家分享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TA3MjAxNw==&mid=2247547072&idx=1&sn=87b45f2487cc892e55b4b24b022ae961&chksm=fc7987e464a045a34a834b60c5566aab36bc85c764bc8fbd5fbc1d9bc22fef762242f9cf7e9c&scene=27
4.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中国史基础》科目考试大纲6.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起因,内容,演进与影响。 四、参考书目 1.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2.《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上、下册),高等https://zhongwen.yangtzeu.edu.cn/info/1035/5972.htm
5.吴晗讲历史:中国人的生存法则(豆瓣)吴晗讲历史出过好几本书,如《明史简述》《读史札记》《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等,这次我读的是《中国人的生存法则》,书中从“治国的智慧”“为臣的谋略”“百姓的日常”“锦衣卫和东西厂”“世间百态”等几个专题展开,而书中篇目中大多数讲的是明朝的事,那是因为吴晗先 (展开) 6 0回应 狗毛蛋儿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5594-5638-0/
6.中国古代史(一).pdf(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 古代神话 (1)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2)神话中的英雄都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 ★★★ 雄气概。(3)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021/6051200015002115.shtm
7.《中国历史文献学》你拿玫瑰来^第1章^最新更新:202401避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文献典籍的体现。所谓避,是指古代的书籍文献在文字上不得直书君主或尊长的名字,而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回避。 二、简答题 49.简述历史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关系: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历史文献学在为历史研究创造条件、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受到史学自身发展变化的影响。历史学与历史文献学之间存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609076
8.中国历史朝代简述中国历史朝代简述 放飞的心 从学生时代就无由来的喜欢历史,不过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好好学,宁可寒暑假跑去图书馆借史书回来读。成家之后,没有了父母的管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会有人来打断你的思绪,特别是可以在暖暖的午后亦或是雨天的午后,泡杯茶,捧本书,坐在院子里,心平气和,物我两忘,聆听着古战场上https://www.meipian.cn/2b1wr8h5
9.简述中国古代史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至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入中国。定都大都。1368年,元顺帝退出大都,但元并未灭亡,而是退回蒙古草原,史称北元。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全国,1368-1644,朱元璋定都金陵,至成祖朱棣迁往北京。清,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福临(即顺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07640593.html
10.我国计量史: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资讯中心导读:以中国历史为主线,以朝代更替为节点,展示了计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计量文化和精神。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中国古代以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和时间为主要内容的计量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父系氏族社会,度量衡和计时已是农业文明的基础。古书记载,黄帝以干支记日、月,并创立度、量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19700119/571415.shtml
11.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分期(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渐减小,但它的构件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没有改变。因此,建筑学界常用它作为判断建筑https://guoxue.httpcn.com/info/html/2007810/KORNUYXVAZ.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