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论点摘编

冯晓青在《现代法学》2022年第4期撰文指出,知识产权制度蕴含鼓励和保障知识创新及传播的价值追求,其内核在于效率价值,这一价值的首要原则在于建构确保知识产权权利人专有权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专有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人为安排构造了专有权与自由公地,在专有权的安排上体现了知识界分、沟通与转换的机制,进而形成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效率逻辑。在效率价值导向上,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率逻辑与制度安排均指向以激励知识和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为目标的产权制度及其有效运转。推进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与创新,应当在知识产品的权益分配、要素流动、产权转化、产权保护与产权制度结构的建构上体现效率价值及其实现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

何其生在《现代法学》2022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海牙判决公约》的谈判中,我国国内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存在合作与不合作两种立场,前者要求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后者则以知识产权地域性为理由主张不合作。二者的分歧源于国际私法追求国际合作的理念和知识产权法本质上是国内法的观点,但是晚近以来,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在立法与实践中不断被突破。以管辖权和法律适用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地域性保护可分为二元的基本方案:绝对地域性方案和相对地域性方案。未来,我国进行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司法合作,应该区分合作的国家、知识产权类型、知识产权事项以及合作的内容,进行类型化选择。知识产权地域性保护方法可以在二元方案基础上进行多元组合,但总体上应坚持以相对地域性方案为原则,绝对地域性方案为例外。

“通知—删除”规则的检视与完善

初萌在《科学学研究》2022年第8期撰文指出,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法因技术理性观的侵蚀而呈现出的失衡状态愈发凸显,隐藏着从局部失衡发展为系统性、结构性失衡的隐患。知识产权与隐私权、“数字人权”、生命健康权等权利的冲突亟待规制。建构主义的技术观从技术产生与运作中“人”的能动因素入手,为这一冲突提供了解决思路。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法的建构应当以人本主义为落脚点,从“树立平衡保护观”“培育创新与发展共同体”“构建风险共同体”三重维度培育人本主义知识产权观,从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人的主体责任、完善人的基本权利三个层面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论数据产权保护的制度路径

席月民在《法学杂志》2022年第5期撰文指出,制定统一的《数字经济促进法》,是我国数字经济多元立法的体系化需要,是全方位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需要,是统筹并理顺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关系的需要。从2020年至今,一些省、市制定了地方《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这些地方立法虽然普遍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引导和保障当地数字经济发展,但难以克服自身承载能力有限的固有局限。科学制定统一的《数字经济促进法》,需要重点把握好五个问题,即结构设计与法律责任、概念使用及其解释、重点制度、国际竞争合作以及立法协调。

唐建国在《法学杂志》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树立新数据观,需要深入认识数据以及数据资源、要素、资产和资本,探索数字经济制度创新。从数据二元化结构的视角分析数据权属,进行数据权益的双层制度设计,形成以数据载体为基础、以承载的信息内容为抓手的数据权利行使结构。维护各数据主体的正当权益,确保数据交易更加稳定安全可靠,最大程度降低数据流动的权属不确定性,以此推动数字经济立法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数据流动共享和应用赋能,助力数字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戴哲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撰文指出,我国《专利法》第47条设置了专利无效的追溯力二元规则,但实践中,法院仍常以合同法认定专利无效的一元追溯力,这一争议有待厘清。从《专利法》第47条的立法原因上看,二元追溯力的规定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立法者所秉持的秩序论与对价论皆难以支撑该二元结构的存在,而原本制度设计所预期的平衡论更是未能实现。回溯源头,我国的此项规定属于不当继受域外法的结果,并且,立法者还误用了风险负担规则,更错误地安排了价值位阶,因此,这些缺陷的产生实属正常,立法者亦有必要予以修正。从比较法上看,专利无效追溯力本具有一元结构,只不过受制于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分化。提炼影响一元结构转变为二元结构的因素后可以发现,我国并不具备采用专利无效二元结构之条件,只能够采用一元结构,由此,立法者应当承认专利无效能够对转让、许可契约以及在先判决产生追溯力。

孙晋在《法学杂志》2022年第5期撰文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实践之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公平竞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强调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重视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竞争法律和政策,为维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公平竞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公平竞争重要论述反过来指导国家不断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指引新时代国家公平竞争发展模式转型,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鲜活实践中,公平竞争重要论述得到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编辑:梵高先生

关于我们

知产前沿(IPForeFront)是上海益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YIPEvents)旗下聚焦知识产权领域全媒体资讯平台,追求深度、高质量、原创性知识产权政策解读、案列解析、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域前沿动态等。

上海益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YIPEvents)成立于2014年8月,一家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国际性会议策划主办机构,致力于推动国内外知识产权政策发展、挖掘行业细分领域的知识产权挑战与机遇、赋能行业创新升级,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搭建高质量、高行业参与度、高时效性的行业沟通、学习、交流、合作、共享平台。

THE END
1.商事登记的原则商事登记的原则 梦回繁华里 2023-12-30 02:15:31 免费咨询 一、商事登记的概念商事登记是市场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向有关登记机关提交申请,对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终止等事项进行登记,并接受其审查和管理的一种法律行为。它是国家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二、商事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69830213
2.清华大学商法学历年考研真题集及答案详解商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交易自由、交易公平和交易安全。交易自由原则保障市场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决定交易对象、交易内容和交易方式。交易公平原则要求商事活动中的各方当事人应遵循公平原则,不得利用优势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交易安全原则强调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交易过程的稳定和交易结果的可预见性。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920379/article/details/142113304
3.论商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摘要:根据古今中外商事立法规范,结合我国国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商法的概念及四项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我国商法应遵循的六项基本原则。 关键词:商法;特征;基本原则 一、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汉语中“商”一词,英语为“Commerce”,德语为“Handels”,拉丁语为“Commerium”,日语为“商”。古代汉语中,商是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79.html
4.湖南自考本科05554商法总论课考试大纲(一)商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般) 识记:商法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商法的变迁与展望。 第四章 商法的价值、理念与原则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当掌握商法价值的内涵,商法理念与商法原则的内涵, 并重点掌握商法的几个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1.商法的价值;2.商法的理念https://www.zikaosw.com/jcdg/ksdg/7131.html
5.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一)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 (二)社会原则和专门法律原则 (三)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三、法律原则的功能 对法的制定的作用;对法的实施的作用。 第三章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第一节法的产生 一、法产生的基本标志 国家的产生;诉讼审判的出现;权利与义务分离。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
6.商法毕业论文选题(精选8篇)篇2:商法毕业论文选题 1.论我国民法典的体例结构 2.论诚实信用原则 3.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4.土地隐形市场的法律调整 5.试论“四芜”拍卖与土地使用权 6.商品房预售的法律调整 7.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买受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8.房地产权属登记研究 9.我国违约金制度的改革 10.我国债的保全制度研究 11.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qxwt11.html
7.商法理念及其在商事立法和司法中的适用商法研究上述学者关于商法理念的论述均是从不同角度对商法的 本质和内在规律加以理解和认识的有益尝试,但总体而言上述 观点仍存在一些有待商榷之处:一是部分表述混淆了商法理念 和商法价值,如使用“商法价值理念”称谓,或将“效益“公平’秩序”等商法价值视为商法理念;二是没有有效厘清商 法理念和商法基本原则的界限,如将http://www.commerciallaw.com.cn/index.php/home/business/info/id/730.html
8.2024中国农业大学考研818经济法学考试大纲公布!两种题型商法30% 环境法26% 四、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经济法 (一)经济法基础理论 考试内容: 经济法的定义、调整对象、体系和地位;经济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经济法的主体及其行为,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8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