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法的起源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基础。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古代法的起源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为基础。
2.西周宗法制下,只有周天子的宗祧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卿大夫、士不实行。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刑罚种类中创设“管制”刑。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人民民主政权时期刑罚种类中创设了“管制”刑。
4.西周“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其中“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指的是耳听。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指的是色听。
5.明朝司法机构中,号称“风宪衙门”的是御史台。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明朝的监察机关是都察院。
6.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六条问事”,性质上属于民事法律。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六条问事”的性质属于监察法律。
7.《北齐律》正式确立新五刑体系。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开皇律》中正式确立新五刑体系。
8.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被称为“贿选宪法”。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被称为“贿选宪法”“曹锟宪法”。
9.唐朝实行类推原则,应入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应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
10.“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是封建制法的特点。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是奴隶制法的特点。
1.《宪法》第3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该规定体现人民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监督。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体现的是国家机关内部的制约监督。
2.《选举法》规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当大体相等”。该规定体现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体现的是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3.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街道办事处。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区公所。
4.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国务院。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5.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而不是全国大民代表大会。
6.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全国人大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1.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特定化,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基本法律关系和普通法律关系。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特定化,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2.个人信息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精神产品。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个人信息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数据信息。
3.法律全球化的重大进展之一是国际法的许多强制性规范成为任意性规范。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法律全球化的重大进展之一是国际法的许多任意性规范成为强制性规范。
4.宗教规范与法律规范的适用原则相同,都是以属地主义为主。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宗教规范以属人主义原则为标准,只对教徒具有约束力。
5.从法的分类来看,刑法属于根本法。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从法的分类来看,刑法属于普通法。根本法是宪法。
6.从法律部门角度看,《律师法》属于刑法部门。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该说法错误。从法律部门角度看,《律师法》属于程序法。
7.从实际出发原则是划分法律部门时首先要坚持的原则。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这种说法错误。合目的性原则是划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