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1.11.09)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网

1.某影星15周岁,有丰厚的演出收入,能满足自己优越生活的需要。该影星未经监护人同意独立实施的下列行为中,有效的是:

A.向户籍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姓名

B.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注册公司

C.向车商购买价格100万元的跑车

D.向贫困儿童捐赠价值800元的书籍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某影星15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捐赠价值800元的书籍跟他的年龄相适应,行为有效。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一、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某影星不满15岁。A项错误。

BC项:申请注册公司和购买100万的跑车,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不能独立实施。BC项错误。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甲将租赁的一辆汽车转让给乙

B.甲以买卖为名实则将手机赠与他人

C.甲谎称未婚,乙信以为真与之结婚

D.某公司误将甲当成乙而与之签订委托合同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题干中,某公司误将甲当成乙而与之签订委托合同,属于重大误解,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A项错误。

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B项错误。

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C项错误。

3.陆某在自家大门上安装了一款高科技可视门铃,位置正对着距离20米远的张某家的卧室和阳台。这款门铃可以拍摄到张某的室内情况并自动录制视频。陆某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张某的:

A.隐私权

B.生命权

C.健康权

D.人身自由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身权知识。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本题中,住宅内部是张某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是个人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得侵犯。门铃拍摄情况即便模糊,仍可加以辨别和识别,进而对张某私密空间及私人活动信息造成侵扰,即便是为自我防范而安装,没有窥探和收集的本意,客观上也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B项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就是保障公民身体的机能和器官不受非法侵害。C项排除。

D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也称“身体自由”。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指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人身和行动完全受自己支配,有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査和侵害的自由。D项排除。

4.依据我国民法典对法人的分类,公司属于:

A.机关法人

B.事业单位法人

C.企业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第二步,民事主体主要分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根据《民法典》第七十六条,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据此可以得知,公司属于企业法人。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根据《民法典》第九十六条,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A项排除。

BD项:根据《民法典》第八十七条,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都属于非营利法人。BD项排除。

5.居住权是我国民法典新增的用益物权类型。下列关于居住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B.设立居住权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C.居住权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或继承

D.居住权无偿设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项。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规定,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A项正确,排除。

BD项: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BD项正确,排除。

A.13

B.14

C.16

D.18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法知识。第二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六条,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多选题

7.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个体工商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B.个体工商户的债务由个人承担,与其家庭财产无关

C.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

D.个体工商户享有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第二步,AC项:根据《民法典》第五十四条,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AC项正确。D项:在依法核准登记的范围内,个体工商户享有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D项正确。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根据《民法典》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B项错误。

8.周某育有二子,分别为周文、周武,周文有子周斌。周文因交通事故去世,其遗产分割前,周某因悲伤过度离世。周某、周文都未留遗嘱。关于周某和周文的遗产继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斌可以转继承周某的遗产

B.周武可以代位继承周文的遗产

C.周斌可以代位继承周某的遗产

D.周武可以转继承周文的遗产

【答案】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第二步,AD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在本题中,周文先于周某死亡,故周斌不可转继承周某的遗产。在本题中,周文死亡继承开始后,周文的法定继承人为其父周某和其子周斌,此时周某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原属于周某继承的遗产应当由周某的儿子周武转继承,故周武可以转继承周文的遗产。A项错误。D项正确。

BC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在本题中,周武可以转继承周文的遗产,而非代位继承。在本题中,周某死亡,周某的法定继承人之一周文先于周某死亡,故属于周文继承的那部分遗产应当由周文的儿子周斌代位继承。B项错误。C项正确。因此,选择CD选项。

9.甲与乙订立租房合同,约定甲办理结婚登记之日为合同解除之时。关于该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有:

A.该合同属于附期限的合同

B.该合同属于附条件的合同

C.双方可以在合同自动解除之前达成协议,终止合同

D.根据有约必守的精神,双方的合同必须到甲办理结婚登记之日方能解除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第二步,AB项: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条件”指的是将来不确定发生的事项。题干中,按照一般的常识逻辑推断,甲是否结婚是不确定发生的事项,故该租赁合同属于附条件的合同。A项错误,B项正确。CD项: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一款,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而且,附条件生效的合同条件未达成的,是属于成立而未生效的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可以解除合同,但不能单方解除。因此,双方在合同自动解除条件成就之前,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解除合同。C项正确,D项错误。因此,选择BC选项。

10.杨某,男,42岁某知名网络公司总经理2021年五月因劳累过度猝死。下列属于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

A.其配偶

B.其养子女

C.其外祖父母

D.其继母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因此,选择ABD选项。

THE END
1.民法专题03:民事法律行为(01)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分为两类,行为与事件。 【民事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由谁决定。由当事人决定是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是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意定”,事实行为“法定” 【民法典】七编:第一编总则,第二编物权,第三编合同,第四编人格权,第五编婚姻家庭,第六编继承,第七编侵权责任。除最后一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466712/
2.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分类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包括:合同行为 婚姻行为 遗嘱行为 收养行为 其他行为 (二)分类 1.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多方行为和决议行为 单方行为:需要一个意思表示,如立遗嘱,双方行为:需要两个相互对应的意思表示,经协商后达成一致(合意),如买卖 多方行为:需要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849320414254413&wfr=spider&for=pc
3.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哪些导读: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意思表示构成(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https://www.64365.com/zs/1242947.aspx
4.报告发布《违规募捐行为分类及法律问题分析报告》(全文)–致诚上述案例中,该中心在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情况下,将本机构的收款二维码发布在公开的互联网媒体上,面向公众进行资金募集的行为违反了慈善法第二十二条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属于典型的违规公开募捐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二条:“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https://zhongzhingo.org/?p=4076
5.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成立和生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依据法律行为成立意思表示的构成特点划分: 一、单方法律行为 行为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构成的法律行为。举例:行使追认权、行使撤销权、行使抵销权、立遗嘱、抛弃所有权等。 二、双方法律行为 双方行为人内容相向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方可成立。举例:合同行为、收养协议、委托监护协议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26875_1132494691.html
6.《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3.○教育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 第三节 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 要点: 1.○行政法律责任概述 2.△行政处分 3.○行政处罚 第四章 幼儿园的民事法律活动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法的相关知识,掌握民事法律关系中几种常见的民事权利,明确民事法律关系中自然人和法人的概念以及区别,能够结合现实分析违https://xqjy.snsy.edu.cn/info/2202/4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