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当中包含非法和法律两个大部分,在上一篇中我们知道了非法当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那么法律当中哪些是备考中必须要记住的知识点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都包含哪些大的模块,包含法理、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诉讼法(包含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其他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等)。其次,我们要知道哪些是比较重要的法律,通常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比较重要,然后是诉讼法,紧接着是其他法。最后,对于每个法律当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我们要牢记于心,在理解中记忆。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看一下。
一、法理必背
1.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
2.法的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3.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经济特区法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4.法的解释:正式解释(包含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二、宪法必背
1.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原则、直接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4.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诉愿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重点):①修改宪法(记两个数字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二)。②监督宪法的实施。③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④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重点):①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③解释法律。④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⑥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7.国家主席的职权(重点):①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②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③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④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⑤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向那些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人授予荣誉奖章和光荣称号。(荣典权)
8.国务院的职权(重点):①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②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三、刑法必背
1.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
3.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①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口诀:两故(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抢(抢劫、强奸)两火(放火、爆炸)两毒(贩毒、投放危险物质)
②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犯罪故意:
①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口诀:明知+希望。
②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口诀:明知+放任。
5.犯罪过失:
①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②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6.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7.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8.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9.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10.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1.常见常考罪名: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侵占罪、抢夺罪、盗窃罪、抢劫罪、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妨碍公务罪。
四、行政法必背
1.行政行为的分类: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的种类:①警告、通报批评。②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③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④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⑤行政拘留。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3.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4.行政复议不予受理的案件(除了不予受理的其他都可以进行复议):①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②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③行政指导等其它非具体行政行为。④国家行为。⑤刑事司法行为。
5.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的案件(除了不予受理的其他都可以进行诉讼):①国家行为。②抽象行政行为。③内部行政行为。④最终裁决。⑤刑事司法行为。⑥行政调解行为与仲裁行为。⑦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⑧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五、民法典必背
1.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5.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
6.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7.无因管理: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自愿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
8.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
9.婚姻无效:①重婚。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③未到法定婚龄。
10.遗嘱的种类: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录像、口头、打印。
11.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六、诉讼法必背
1.《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8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2.《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5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3.《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8种: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七、其他法必背
1.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2.试用期的规定:①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②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③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更多阅读
2024浙江丽水市松阳县招商服务中心招聘见习大学生2人公告
2024年下半年四川乐山市沐川县事业单位考试招聘笔试成绩最低分数线公告
2024浙江宁波市奉化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招聘体检递补对象公告
2024年下半年四川广元市事业单位考试招聘笔试原始成绩及笔试成绩最低分数线公告
2024年下半年四川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考核招聘教师增加笔试环节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