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的分类有关考点提炼

法律是由诸多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规范又被进一步区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作为法律规范的一部分,二者的特点并不相同,法律规则内容具体、明确、肯定;而法律原则内容相比较而言模糊、抽象、宏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这是一项法律原则,即民法中的自愿原则,其内容比较抽象、宏观。《民法总则》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就是一项法律规则,即年龄上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内容明确、肯定。

想要区分清楚法律规则和原则,首先就需要掌握法律规则的分类,这一部分通常通过列举明文规定的方式来考查具体的规则类型对应,或者通过概念性方式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依据,因此需要重点掌握分类依据和不同类型规则的特点。

一、概念

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强和确定性程度高的特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法律规则内容具体、明确、肯定,能够让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则要求,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

二、分类

法律规则按照三种常见的分类依据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规则类型,需要清楚掌握分类标准和具体规则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2.义务性规则

例如《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规定的“公民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公民依法纳税”都属于义务性规则,而且属于其中的命令性规则,也就是应该做的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各项罪的规定,比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诈骗罪等都是在强调不得故意杀人、不得盗窃、不得诈骗等,表现为义务性规则中的禁止性规则,就是不得做的事项。

(二)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法律规则按照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1.确定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已经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一项规定就属于确定性规则,应纳税所得额明确了计算规则,其内容已经明确肯定,无须再参照其他规则。

2.委任性规则

委任性规则是指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一项规则属于委任性规则,因为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内容并未明确,而是由国务院确定,指向了委任性规则的特点,也就是由相应的国家机关加以确定。

3.准用性规则

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上应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

这一组规则的分类是在区分时最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所以需要抓住三种规则的关键特征来区分,确定性规则是明确肯定,委任性规则是委任其他机关,准用用规则是援引其他规定,用一句小口诀来记忆就是“确定不用管;委任找机关;准用选规定”。

(三)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不同

法律规则按照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不同,分为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

1.强行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是指规定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因为不得随意更改变动。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关于无效合同中规定的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就属于强行性规则,又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也属于强行性规则。

2.任意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是指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又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就属于任意性规则,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

THE END
1.法律行为基础知识及分类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系统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直播财会法律行为基础知识民事法律后果意思表示法律事实分类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有偿与无偿法律行为要式与非要式法律行为主从法律行为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法律行为的基础知识,包括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法关系的行https://edu.51cto.com/video/69649.html
2.儿童民法典汹诀精髓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教育基础儿童民法典是一部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它旨在确保他们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支持。在这部法律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家庭关系、教育、劳动、健康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如何处理与未成年人相关的事务。 3.儿童民法典小口诀有哪些内容? 要让这些复杂而深刻的问题简单易懂,很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创造“小口诀”来帮助孩子记忆关键信息https://www.3svb9bc3.cn/ke-pu-dong-tai/326311.html
3.法规圈考点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法规圈考点 | 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 原创 河南中安教育 2024年12月03日 16:07 河南 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MTM1MDI5OQ==&mid=2247493609&idx=1&sn=2a8524a942066a0ed62c3ce881694e62&chksm=c2d16b1df5a6e20bdb3f8fb27c1638521b37bc9382aca18c9b523a338006f3887a8b4429e05b&scene=27
4.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口诀爱问知识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口诀是*** 回答 好评回答 一、哪些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无效的法律行为【口诀】:无独虚假串,法行(发型)强(抢)公良(公粮) 分别是对应: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虚假意思表示(例:为了买卖奶粉,签订了面粉的买卖合同)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https://iask.sina.com.cn/b/new2IiPGsMIdzp.html
5.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及记忆口诀东奥财会答疑,会计相关问题解答,学员提问:【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及记忆口诀】老师解答: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虚假表示、违反法规、违背公序良俗五种。口诀:反良俗、反法规、无虚假、恶意通,帮助记忆。?https://www.dongao.com/dy/shuiwushi_ssfwxgfl_48765/18711506
6.跃(2024年)全程直播班试听第01讲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二)种类(真)(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口诀】虚假无民恶意串通违反公序良俗https://m.chinaacc.com/demo/zhukuai/c59486-v101/
7.民事诉讼重点简答题及记忆口诀民诉回避人员口诀(2)非必须到庭的被告(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19.决定延期审理:(他新回必)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093825
8.2017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口诀:速记干货!研教: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并有高级职称的 材:即裁,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 2、无效仲裁协议法定情形 口诀:弄破饭不孝 表面意思:弄了难吃的饭菜(让父母吃)不孝顺 对应法条 弄:通能,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的协议 破:即迫,一方受胁迫而为的协议 饭:即范,超出法定仲裁范围 https://www.jianshu.com/p/5af99f8b9ca5
9.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以上就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初级会计职称! 2024初级会计通关资料包(新) 双科三色笔记 历年初会真题汇总 会计实务-分录大全 初级会计模拟试卷 必背公式&口诀大全 两科精选练习题 点击领取资料 https://www.gaodun.com/wenda/chuji/141275.html
10.司考记忆口诀大全(通用5篇)无限: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公:国家公务员 债: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且到期未偿还 5.有限公司监事会的职权 他临危损财 他:其他职权 临: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危:即违,监督董事经理执行职务违反法律、法规、章程的行为 损:监督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10x9gwr.html
11.注会税法记忆口诀分析(全文)11、税法——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税法最后一章,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口诀如下: 警察同志对你说: 你偷了钱(欠)不来申报,不上交,还要逃跑 罚酒:五杯(倍)半 如果你欺骗政府。顽抗到底 罚酒:一至五杯(倍) 一、 不纳税申报,少缴税或不交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https://www.99xueshu.com/w/xpy96mu9ul12.html
12.口诀:消耗控制带不走不可替代有权收口诀:消耗控制带不走 不可替代有权收评论 3 等3人点赞 (0/1000) 评论推荐帖子 初级必过 60秒前 权责发生制中上月销货款和预售款不计入当期收入权责发生制中销售价款未收到也计入当期收入 初级考试交流圈 评论 首赞 静待 1分钟前 法律事实划分为法律事件、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民事领域中,与https://www.acc5.com/community/dynamic_1933841.html
13.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民事诉讼法重点知识考试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就和解协议起诉后,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即不能恢复执行)。 3、执行行为的异议 4、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异议,主要是看清楚执行的标的物,有没有在之前生效判决中确认归属。如果没有,执行异议被驳回后就只能执行异议之诉,不能申请再审。如果有,执行异议被驳回后不能提执行异议之诉(只能申请再审,或https://www.51zlaw.com/flzs/9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