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种类,民事诉讼的种类有哪些民事诉讼

一、确认之诉,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之诉。具体可分为肯定确认之诉和否定确认之诉。

其特点:第一,当事人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不是要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而是要求法院明确某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标的物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第二,确认之诉,没有给付内容,不具有交付和接受的权利义务。

二、给付之诉,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民事义务之诉。给付之诉以请求履行的义务是否到期,分为现在给付之诉和将来给付之诉。

其特点:第一,当事人要求对方履行给付为目的,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民事义务。第二,给付之诉具有交付和接受的权利义务,即法院作出的给付判决生效后,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的要求履行义务,否则权利人可以根据法院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的联系在于:一是这两种诉可以在同一案件中并存;其次,若这两种诉不在同一案件中,确认之诉所作出的判决,对将来可能提起的给付之诉,铺平了胜诉的条件。

三、变更之诉,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通过判决,改变或者消灭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之诉。具体可分为实体法上的变更之诉与程序法上的变更之诉。

其特点:第一,当事人之间对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无争议;第二,在法院作出的变更判决生效前,原法律关系仍然存在。

变更之诉与给付之诉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是两种诉常常并存于同一个案件之中。由法院对两诉合并审理,并一同作出判决。变更之诉与确认之诉的区别是:确认之诉中,是当事人之间对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有争议,需要法院加以明确;变更之诉中,是当事人之间对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无争议,只要求法院作出改变或者消灭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判决。

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财产权而发生的纠纷,多数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发生的纠纷。

2、公民之间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

特点:(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事诉讼的种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事诉讼的种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THE END
1.房绍坤:导致物权变动之法院判决类型这是因为,在当事人的权利或法律地位现实地处于不安的状态下,当事人可以通过确认之诉来消除这种不安状态,而确认判决是其最有效且适当的方法。[11]确认判决只是解决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问题,即民事法律关系有或无的问题,如确认物权、确认合同的成立等。就物权的确认判决而言,其只是对物权支配形态的确认,http://iolaw.cssn.cn/fxyjdt/201506/t20150618_4633779.shtml
2.民事案例分析真实案例范文但学界立足于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展开探讨的不是很多。鉴于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学在法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思路以及具体实施方案,以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45067.html
3.民法03.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03.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主讲教师:钟秀勇 民事法律关系 01.民法总则概述 02.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03.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 04.支配权、请求权 05.请求权、抗辩权 06.形成权 07.形成权、民事权利的其它 08.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私力救 自然人 人格权 法人 法律行为 代理 诉讼时效 占有 物权与物 物权变动 所有http://m.ruidaedu.com/demo/1/c10-v103/
4.离婚中“虚假诉讼”现象及防范经济犯罪案例新闻中心【内容摘要】离婚诉讼中的“虚假诉讼”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司法现象,其不仅利用了我国法律制度方面的空缺,同时也利用了我国民事司法权应用方面的局限性。由于其表现形式复杂和隐避性,如何进行有效规制成为了一道司法实务中的难题。本文从考察离婚中“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出发,对诉讼权利的滥用的发生、类型、识别标准https://www.maxlaw.cn/t-zqingxsls-com/artview/918067417358
5.民事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哪些律师普法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调整。 https://www.110ask.com/tuwen/14319686323222575525.html
6.关于审理工伤案件若干问题之探析第二、第三人侵权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同时也是受害人的民事权利,侵权人与被害人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该民事赔偿关系并不因为存在工伤保险行政关系而消灭。第三、职工发生工伤后享有工伤待遇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是保险机构和用人单位法定的义务,扣减工伤保险待遇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10/id/328841.shtml
7.民诉法考试题(通用6篇)1、常考的几个理论问题:民事法律关系(关联考点:民事诉讼法律行为),民事诉讼法的效力问题、诉讼标的、诉的种类。 2、基本原则与制度:处分原则、辩论原则、检察监督原则、处分原则;合议制度(人民陪审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 3、主管与管辖:民事诉讼与劳动仲裁;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的管辖;特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x9geb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