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征文启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拟与甘肃省法学会、《民主与法制》社、中国法学杂志社共同举办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论坛拟于2024年10月在甘肃省举办,设敦煌法学、简牍法学、红色法治文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研究等5个分论坛。为办好本届论坛,现就论文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分论题及论坛征文联系人

论坛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

(一)敦煌法学分论坛

主题:敦煌法学与法治文化

分论题: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重要论述研究

2.敦煌法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学理

3.敦煌法治文化基本特征

4.敦煌法学与法治文化资料整理

5.敦煌藏经洞立法文本及公私文书研究

6.敦煌莫高窟彩塑壁画中法律故事解读

7.敦煌及悬泉置汉简中法律内容阐释

8.敦煌碑铭赞中的法律人物

9.五凉文化与法制文化

10.丝绸之路与法制研究

11.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与敦煌法文化的交流

12.敦煌礼治与习惯法、民间法体系

13.敦煌法治文化田野调查

14.敦煌法学法文化价值体系与战略意义

(二)简牍法学分论坛

主题:简牍法律文献出土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研究

2.简牍法律文献的定名与分类

3.简牍法律文献的空间研究

4.简牍法律文献与传世法律文献比较研究

5.金石简牍法治文化田野调查与研究

6.墓葬简牍法律文献与古代“法律信仰”研究

7.简帛古籍法律文献与古代法律思想史关系研究

8.西北简牍法律文献与其他郡国简牍法律文献比较研究

9.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与郡县法律治理

10.简牍法律文献与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11.簿籍类简牍法律文献与秦汉财经法制及实践

12.书檄类简牍法律文献与古代法律传播

13.符传类简牍法律文献与边疆法律治理

14.爰书及其法律意义研究

15.简牍私记中的规范意识与法律观念

16.简牍契约文书与古代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

17.简牍司法文书所见古代诉讼制度与理念

18.简牍法律文献与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19.简牍法律文本文献所含理性精神研究

20.简牍法学视角下秦汉、隋唐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21.简牍优秀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22.简牍优秀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人才培育研究

23.简牍优秀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研究

24.简牍法学的学科体系及学科价值

25.简牍法学学术史研究

(三)红色法治文化分论坛

主题:传承红色法治文化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1.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红色法治基因研究

2.西部地区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研究

3.陕甘宁根据地红色法治人物及其法治实践研究

4.红色法治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

5.南梁精神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关系探究

6.陕甘宁根据地能动司法的红色基因研究

7.诉源治理的历史经验

8.新时代法学教育中的红色法治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9.西部地区红色法治人物与典型案例研究

10.中国式现代化中红色法治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11.南梁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

12.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司法工作中的运用与发展

13.南梁红色法治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路径研究

14.抗战时期陇东地区人民调解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15.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十大政策”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启示

16.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传承研究

17.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红色法治文化关系研究

18.马锡五审判方式创造性发展研究

(四)马锡五审判方式分论坛

主题: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与创新马锡五审判方式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研究

2.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司法智慧研究

3.基层法院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红色基因研究

4.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传承研究

5.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价值研究

6.能动司法视角下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7.马锡五审判方式与新时代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

8.新时代马锡五式人民法庭建设研究

9.马锡五审判方式与诉源治理研究

10.马锡五审判方式对中国古代裁判艺术的传承研究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分论坛

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研究

3.新时代民族法学理论创新研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研究

5.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理论研究

6.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研究

7.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路径优化研究

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9.法治保障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研究

10.普法宣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协同推进研究

11.爱国主义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推进研究

12.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适用研究

13.民族地区多元纠纷化解与诉源治理研究

14.民族地区生态习惯法功能再造研究

15.县域治理与民族地区村规民约研究

16.中国历代治理民族地区的法治经验研究

17.对口支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法律对策研究

18.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地区财税政策研究

19.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路径研究

20.国外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二、征文要求

即日起至9月15日

(二)论文体例

1.每篇论文字数控制在5000-10000字。采用Word或WPS文档格式,文档标题统一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分论坛名称+分论题类别+作者姓名+论文名称。

4.如不同意论文获奖后由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结集出版,需在首页右上方明确标注“不公开出版”,否则,视为同意。

(三)有关要求

2.论文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应用价值。

3.论文作者具有独立著作权,投稿论文须未在任何报纸、刊物、网站等公开媒介刊登发表过,不得涉密、抄袭、一稿多投,文责自负。以个人名义投稿的论文,每篇论文署名作者不超过4个。作者对提交的论文要进行“学术不端检索”,“查重率”要控制在25%以内。

三、论文评审

2.获奖论文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奖项,由甘肃省法学会、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共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

THE END
1.传统法制论文范文7篇(全文)传统法制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制,现代法制,宪法,主权 法制现代化作为当代语境下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已提出, 至今仍讨论不休, 争议不止。虽然对它在多大程度上等同于西方化仍无定论, 但在今天一般认为:法制现代化并不能通过完全照搬西方法制来实现, 更不能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法律文化, 而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706nl4s.html
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直是中国法学理论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主题,“民本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及颇具特色之处,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思想命题。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民惟邦本、以民为本”等思想的概括,其发端于商周交替之时,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于中国封建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65-1015637750.htm
3.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时期,中国文化开始了一场大裂变、多元化的运动。至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已经基本形成。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正式确立了儒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经历魏晋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
4.中国法制史课程多元化法学论文(精选6篇)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法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历史上法制的成功与失误,认识当代中国显性和隐性法制的本土渊源,认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特征,认识在西方法制冲击下中国法制近现代化的得失利弊,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对当今法制建设的正负作用和意义。但在授课过程中,有些老师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e4wu0p.html
5.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我国的民间调解制度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我国的民间调解制度,民间调解,文化传承,重构, 民间调解制度当之无愧的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主要载体,甚至被比较法学家视为划分远东法系或中华法系https://wap.cnki.net/lunwen-2009067254.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