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法律之父——沈家本岳成律师事务所

沈家本(1840—1913年),字子惇,别号寄簃,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沈家本主持清末法律改革,制定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近代化法律,开启中国近代司法制度,为中国近代司法奠定了基础。

一、构建现代审判制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沈家本在《审判权限厘定办法折》中提出全国审判实行四级三审制的方案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同年,沈家本主持拟定《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对大理院以及京师各级审判厅、城谳局的设置和权限加以规范,得到广泛认同。次年十月,沈家本主持完成《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宪政编查馆核定《法院编制法》。宣统二年(1910年),《法院编制法》颁行,确定在全国审判实行四级三审制,规范大理院及京师各级审判厅的设置和权限,建立地方法院并确立审级制度。

二、创设中国检察制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沈家本主持起草《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明确提出“凡大理院以下个审判厅局均须设有检察官,其检察局附属该府衙,于刑事有提起公诉之责,检察官可请求用正当之法律,监视判决后正当执行”。次年,正式设检察厅,配置检察官。

宣统二年(1910年),《法院编制法》颁行,专门设立检察厅和检察官,决定建立四级检查机关,即初级检察厅、地方检察厅、高级检察厅和总检察厅,创设了中国现代检察制度。

三、倡设中国律师制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沈家本在《进呈诉讼律拟请先行试办折》中,提出增设律师制度(含法律援助)的建议,并在《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中以9个条文对律师制度进行了规定。

宣统三年(1910年),沈家本等在《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和《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中,对律师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

四、建立新式文明监狱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沈家本主持拟定《看守所规制》,首次提出已决、未决犯分监看押,并提出在法律学堂开设培训监狱管理人才。四月,沈家本进呈《实行改良监狱宜注意四事折》,提出改建新式监狱、培养专门监狱管理人员、制定监狱管理制度、编辑监狱统计报告等建议,此后沈家本又提出监狱应以感化为宗旨,并提出教在押人犯学习劳动技能的主张,使监狱成为管束惩戒与教育结合的新型监所。

在沈家本的推动下,新式文明监狱、现代监狱制度得以初步建立。

THE END
1.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主要特点法律毕业论文-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主要特点摘要: 发端于晚清的中国法律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必然结果,对中国法制的进步与文明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演变进程,始终贯穿着批判与吸收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从法律文化形态、法律制度改革、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过程论述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特点,其西方先进法的引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0047051.html
2.从鸦片战争到清末修律——中国法律近代化之路/李烁在学术界,有两种主流提法:一种说晚清法律改革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开端;一种说晚清法律改革使中国法律近代化。(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后文有述)这两种提法都认为清末修律,拉开了中国法律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序幕,奠定了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的基础。要谈到中国法律近代化问题,清末修律便是重点谈及的内容。而且谈法律近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2022
3.略论清末修律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启动清末修律是由封建统治集团实行的近代意义上的法律变革,是从古代封建法律制度向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转型的第一次努力。清末修律导致了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法系走向解体,同时也使中国法律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中华法系是以中国封建法为主体的、东亚各国受其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法文化体系。中华法系自形成以来对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10161614.html
4.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稍变成法”引进西法研究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论着中,多侧重于沈家本主持的晚清修律,毋庸讳言晚清修律虽不足10年,但却使传统的封建法律体系开始解体,使中国法制的发展与世界进步法制发展潮流接轨,成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开端却不限于晚清修律,事实上,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魏源、包世臣、冯桂芬等人已经提出改革清朝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28.html
5.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与1840年之后的中国近代法律相比较,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所倡之法律更具中国“本土”特色。尤其当我们今天有暇对传统法律进行从容的整理发掘时,对照启蒙思想家对传统的认识,我们会发现百余年来在西方法观念和学说的冲击下,我们对传统法律是有所偏见的。清末修律以来,这些偏见使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充满坎坷、举步维艰http://www.nopss.gov.cn/GB/219506/219508/219516/14640011.html
6.《法史学刊》(《法律史论丛》《法律史论集》《中国法律史研究邱远猷:辛亥革命与中国法律近代化(323) 郭成伟、郭瑞卿:中国法律的变革与外来法律资源的本土化(335) 童光政、袁翠微:论少数民族传统习惯的自治性格及其现代意义——以广西大瑶山石牌制为研究范例(349) 杨鹤皋: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的走向(361) https://www.douban.com/note/791689512/
7.法制近代化范文7篇(全文)信托制度本来自起源于罗马, 移植于英国, 繁荣于美国, 而后传播到日本, 通过美国、日本间接的影响近代中国, 民国时期是我国法制史上法律制度移植的高潮, 同其他法律制度一样, 信托制度也传入我国。本文重点从近代法制史的角度, 探析中国化信托法制的历史, 透视旧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nylf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