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三条语录,快看最后一条,读懂后受益无穷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

名人语录,启迪你我的心灵。人活在世,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读读哲学家的语录的,这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而精彩的生命,也却在这么充实的日子中,迸发开来了。

第一句话: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单抠字眼的话,亚里士多德说了,人生的最终价值不只在于生存,也就是说,生存是必要的,吃饭喝水是必需品,有了这些才能建设更多的其余事业。生存是哲学的根本,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脱离人间烟火,却也活不下去,因为我们都只是人,而非那个神。

可当满足了生存这样的需求后,人生其实该当追求一点别的能力了,便是觉醒和思考。这两者至关重要,倘若没了它们,人类就跟那些低级动物没了区别,猫呀狗呀不都是为了生存而存在吗?人类是高级动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能够思考与觉醒,分析事物,透过现象看过本质,也才会有创造,有这些些伟大的发明。

第二句话: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人都有情感,七情六欲,这是太正常的事情,可是放纵自己的这些欲望,而不加任何限制的话,将成为最大的祸害,或是劳累了身心,又或者是损毁了他人的利益,得不到好果子吃;

既然都是隐私了,本身就不能谈论的,记在心底就好,可你偏要在背后议论纷纷,这让别人怎么想?且不说别人知道了会大为生气,即便不知道,你内心就没得半点罪恶之感吗?要不得的。

世间最大的病痛,却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本来都惨害了人家,可你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干得漂亮。这是世间最大的病痛,良心会受到谴责的,得改。

第三句话: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记好了,我们要做个怎样的人?至少,不要做个嫉妒者,因为这太难受了,经常要遭受折磨。自己本身的失败与挫折会给他带来折磨,看到别人的成功,也会带来折磨。

可能,人的天性里,就带有这种嫉妒的成分,但我们现在可是在学习哲学语段呀!人本性如此,我们也可以改正的呀!昨天不知道不懂得的事情,今天知道懂得了并且改正过来了,这就是一种进步与收获呀!那么,学习哲学语段就起到了效果呀,哲学语段滋润启发了我们,是该好好感谢那些哲学大家了。

这句话可以当成人生座右铭,至少可以警惕你自己,让你不要作茧自缚,不要自讨苦吃,做个嫉妒者,是会饱受折磨的,人生,何不去追求开心快乐呢?

想要学习更多哲学语段的朋友们,完全可以读读古希腊那个时期的伟大作品——《理想国》。众所周知,古希腊有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人分别为师徒关系,其哲学上的造诣都可谓是那个年代的天花板,书中的大智慧让读懂后的我们,受益无穷。

THE END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从政体的划分标准、政体的类型、政体变革的原因及保存方法三个方面来讨论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论述的政治实践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对政体进行分类时,采用了两个标准,一个是政体的目的,另一个是执政者的人数。 按照第一个标准,叫做两类六种:1正宗政体包括①君主政体②贵族政体③共和政体他们分别由一个人,少数人https://www.jianshu.com/p/9c26718fb5b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政治学)书评第一天,读了70多页《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跟他师傅真是双璧,柏拉图是共产主义者、理想主义、精英论和极权论,亚里士多德是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务实论和社会分工论,思考同样的问题,答案却南辕北辙。亚里士多德说,有人成为奴隶,有人成为主人,这是符合人性自然的。又说,这世上的营生吧,分成五种:农、牧、渔、猎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62371/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笔记《政治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 第一卷 (63个想法) >> 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很显然,由于所有的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这种共同https://www.360doc.cn/mip/1043811667.html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他第一次将政 治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他确定了政治学的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政治学》一书中,亚氏 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1750316264764092.html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pdf资源"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pdf" 以下是根据文件的标题、描述、标签和部分内容生成的相关知识点: 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他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42799900/35069292
6.政治学读书笔记(通用8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政治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政治学读书笔记 1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对他都不陌生,但是在读书之前,我还是先搜了一下亚里士多德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ushubijidaquan/20210715103739_3864990.html
7.科学网—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01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题名为politike,英语为politics,中译为《政治学》。但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或译为《国家篇》,其希腊语题名其实一样是politike。在古代希腊,用politike或politeia,“即论城邦或关于城邦的学问来称呼它,是因为城邦(polis)原是他们得以生存的共同体的基本形式,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4804-701997.html
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体思想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体思想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 孙骁开通知网号 作为古希腊时期最后一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也作为古典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哲学对后世西方的政治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家、演说家西塞罗,还是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论者托马斯·阿奎那,以及近代英国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052-1013316391.nh.html
9.#法考##法硕##马工程##法理学#核心知识必背#法的实施#读书笔记3、【拓展】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到:“从本质上讲,人是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马克思在资本论第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07006514299138
10.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哲学家执政时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理想国特色之一。 在《法律篇》中提出了第二等好的国家,与《理想国》相比具体真实的反应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现实,包含着对政治法律问题更诚实的思考,也更多的代表着希腊文明的主流思想。 6、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9u5c7fl.html
11.比较政治学方法范文譬如,在选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这篇著作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如何理解“为什么要实行法治?”“什么是法治?”我们通常会引导学生思考“人治为什么靠不住?”(圣人治国难以实现;很难保证圣人或者哲学王在掌握权力之后审慎地使用权力),进而引申出法治的优越性(法治避免了人治的主观臆断、感情用事及滥用权力),https://www.gwyoo.com/haowen/254649.html
12.得到:刘苏里·名家大课| | | ├──lsl0318周榜 《学术与政治》读书笔记2.pdf 232.99kb | | | ├──lsl0318周榜 《学术与政治》读书笔记.pdf 3.32M | | | ├──lsl0319导论 今天读亚里士多德还有什么意义?2.pdf 475.39kb | | | ├──lsl0319导论 今天读亚里士多德还有什么意义?.pdf 3.67M | | | ├──lsl0320张https://www.fjha.net/12871.html
13.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做读书笔记?(附:被引最多的人文社科7 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等译:《精神现象学》 8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9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10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 哲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前10名 1 冯友兰:《https://kfda.qfnu.edu.cn/info/1082/6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