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环保股权转让之谜,到底谁是老板?

资本市场上,控制权变更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但主营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先河环保(300137.SZ)不同,3个月内发生了2次实控人变更。事实上,上一任实控人“入主”也还不足两年。

这两次实控权变更之前,先河环保的原实控人为控股股东青岛清利的大股东张菊军,因与王光辉非比寻常的关系,张菊军两次被交易所问询“是否替王光辉代持股权”。

作为曾被指掏空资产、关联交易、高位套现的资本玩家,王光辉的暗影让先河环保的中小股东们发起了抗议之战。

略显“儿戏”的易主公告,让投资者一头雾水,也引来深交所注意。

4月15日,先河环保跌幅9.38%;4月16日,继续下跌11.3%,报收4.63元/股,市值20亿元。

控制权再变更

4月10日,先河环保公告称,控股股东青岛清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清利新能源”)的股东已解除与山东微网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微网”)于今年1月签署的股权收购协议,并与姚国瑞签署新的股权收购协议,拟将合计持有的清利新能源100%股权,以对价3亿元转让给姚国瑞。

同时,公司第一大股东李玉国拟将所持的5566万股公司股份分两次转让给姚国瑞,转让价格为8元/股,交易金额合计约4.45亿元。李玉国与清利新能源之间的表决权委托继续有效,且双方继续保持一致行动,直至李玉国向姚国瑞进行第二批标的股份转让的股份过户完成。

也就是说,3个月前,清利新能源等与山东微网签署的《股权收购协议》。3个月后,突然公告解除协议,转而与姚国瑞签署了新的《股权收购协议》,公司新主也从李建坤(山东微网实控人)变更为姚国瑞。

今年1月9日,先河环保公告,控股股东清利新能源的股东清能电、上海光和、中晖控股与山东微网签署《股权收购协议》,约定3大股东分别将其持有的清利新能源51%、34%和15%股权转让给山东微网。截至该公告披露日,上述股权转让已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姚国瑞关联两家河北环保企业,分别为河北中科朗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两山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当晚,先河环保紧急回复,将原来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公告中“已聘请德邦证券”更正为“拟聘请德邦证券”,并称收购方目前尚未与德邦证券正式签署财务顾问合同。

事实上,清利新能源于2022年5月才成为先河环保的新控股股东,张菊军也是那时候才成为实际控制人,至今不足两年。

去年9月22日,先河环保董事会决议,拟于10月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修改公司章程和修改独立董事制度的议案。

9月28日,距股东大会召开仅有10天之时,控股股东青岛清利,突然向股东大会提交了改组董事会等多个提案,当日召开董事会通过议案后几个小时内便发布了公告。

同日,付东梅和启奥科技(合计持股超过3%的中小股东)联合向先河环保董事会提出增选闫四海等九位人员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成员的临时提案、增选魏崇等二名人员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成员的临时提案。不过,公司董秘沈超以增加法律审核环节为由,未做公告。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如果不同股东提交议案的熟悉和流程完全相同,却得到不同的处理,那么说明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

股吧中不少投资者也发出质疑,呼吁要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给各个参与方平等的权利。

也有股民“股友VXfzG7”认为“大股东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

截至9月27日,先河环保有7名董事会成员,其中青岛清利推荐的董事有5名,控制半数以上董事席位。青岛清利持有先河环保1.04%的股份,占据董事会三分之二的董事席位,拥有10.55%表决权。

其实,先河环保股东们之间的纷争局面不是首次发生。

2022年先河环保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前,中小股东信天精密和付冬梅曾提交《关于要求增加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临时提案的函》,提请选举6名董事的人选,但先河环保董事会以信天精密和付冬梅不具备提案资格和其提交的材料不完全符合有关规定为由,未将该股东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据《证券日报》报道,小股东代表傅延华在去年股东大会后表示:“在8月1日股东大会前,我们与先河环保沟通,如果不赞成议案投票可以投0票,但当天网络投票的时候,系统里无法填写0票,号召的中小股东无法进行有效投票。”

遭遇“技术阻挠”之后,信天精密将先河环保告上法院,称其阻挠中小股东行使股东权利,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去年9月25日的公告显示,该诉讼经历一审后,信天精密再次提起上诉,目前正在二审。

真易主还是换马甲?

先河环保是集环境监测、大数据服务、综合治理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2010年11月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率先上市的企业。

2022年5月初,先河环保原大股东李玉国将实控人权利转让给青岛清利,将其持有的566.75万股股份转让给青岛清利,并将其持有的9.51%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提案权等非财产性权利全权委托给青岛清利行使,表决权委托期限为3年。同时,青岛清利向李玉国提供无息借款1.3亿元。

股权转让完成后,青岛清利大股东张菊军成为先河环保新的实控人,而李玉国仍然持股11.55%,还是大股东。

此后,先河环保公司董事会3名执行董事、全部3名独立董事辞职,青岛清利提名的3名独立董事和3名非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

先河环保披露的资料显示,青岛清利成立于2022年2月,经营范围涵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而除本次收购外,未开展其他经营业务,可以说就是一家为收购先河环保而成立的壳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控人张菊军是“能源大佬”,在风电光伏领域有着数百亿规模的布局,其控制的清电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及关联公司50余家。

据商开国表示,王光辉找到珠海天元,表示他经北大教授扈秀海介绍认识了先河环保董事长李玉国,并与李玉国就上市公司收购达成私下协议,希望珠海天元为其收购先河环保提供借款。“他(王光辉)当时和我们沟通时就说,他借钱的目的就是要去收购先河环保,一共是借了2.14亿元,现在几个借款都已经到期违约了。”

从公告信息可以看出,先河环保的股权似乎还有不少变数。先河环保曾表示,如为确保公司实际控制权的稳定性或者巩固张菊军对先河环保的实际控制地位的需要,青岛清利将通过受让先河环保已发行的股份、认购先河环保定向发行的股份等合法方式增持其股份,但目前尚未有具体方案,尚存在不确定性。

这意味着,青岛清利收购先河环保1.04%的股份可能只是序幕,今后不排除其继续增持先河环保,直至成为大股东。而背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当家人?目前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80后资本玩家”王光辉其人

1983年2月出生的王光辉,现任中创环保(300056.SZ)实际控制人。

王光辉30岁起至今先后担任山西物华天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创尊汇(北京)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创尊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创环保的前身是三维丝,2010年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成立之初,中创环保专注于工业高温烟气除尘,集高性能高温除尘滤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是国内第一家高温袋式除尘滤料上市企业,滤料行业民族第一品牌。

2017年,王光辉、宋安芳夫妇通过上海中创凌兴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中创”)在二级市场举牌、受让股份等途径,入主中创环保。2019年底,中创环保原实际控制人罗红花将其所持中创环保10%股权协议转让给上海中创,转让价格为7.60元/股,交易总价约为2.95亿元。与此同时,上海中创还获得10%股权的表决权,借此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然而,自王光辉入主以来,中创环保经营状况惨淡。2018年—2021年,中创环保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29亿元、-0.20亿元、0.21亿元、-4.29亿元,2020年、2021年,公司的主营业务合计亏损约4.5亿元。其中,2020年靠业绩承诺补偿款0.56亿元扭亏为盈。2022年中创环保实现营收10.07亿元,同比下降11.81%;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73.71%。2023年继续亏损,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92亿元,同比减少66.94%;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5200%。

在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之前,王光辉29岁时便成立中创尊汇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设立“投资、贸易、资产、金融”四大业务板块,业务遍布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河北、内蒙、山西、新疆等多个省市。目前其对4家公司有实际控制权。

年轻有为的王光辉,在资本市场也长袖善舞,施展各种“财技”的同时,也不免露馅。高价买资产、关联交易不披露、试图卖壳套现,这些都是王光辉入主中创环保之后的资本运作手段,曾被监管多次问询。

中创环保因未按规定在临时报告及定期报告中披露有关关联交易;2017年1月18日披露的临时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半年报和第三季度报告、年报均存在虚假记载。2022年报显示,部分投资者以中创环保证券虚假陈述致使其在证券交易中遭受经济损失为由,要求中创环保给予赔偿。截至审计报告日,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在诉索赔金额为10009.43万元,上述案件尚未审理,中创环保已确认预计负债4737.55万元。

目前,王光辉似乎正在谋划转让中创环保控制权。去年6月底,中创环保曾公布,王光辉、宋安芳夫妇将其持有100%股权转让给中资国信分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由此,王光辉夫妇持有的中创环保股权由21.15%下降至15.96%,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王光辉、宋安芳夫妇。而此前,王光辉已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律师看了案卷可以和家属说情况吗根据律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律师可以向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法律规定和适用情况,http://www.nkuo.cn/ask/3780351.html
2.离职保密协议是否可以给律师看总之,离职保密协议给律师看是可以的,但一定要重视对协议保密性的维护以及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https://www.64365.com/question/25911010.aspx
3.法律意见书与法律咨询意见的区别与联系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法律意见书和法律咨询意见的区别与联系 一、告诉和自诉案件的区别,法律规定是什么 专业分析刑法中规定的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自愿不告诉的,刑法不予处理,但因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由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近亲属告诉的案件,按刑法规定处罚。https://m.471.cn/zt/2293749.html
4.不予批准逮捕法律意见书交给谁?不予批捕法律意见书的内容一般包括的是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所提交的批捕申请不予通过的理由以及条件。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2258738.html
5.BVI公司法律意见书由谁出具,公证认证手续如何办理?什么是BVI公司法律意见书 BVI公司法律意见书,是由BVI执业律师对BVI公司的真实性,目前状态,财务状况等各种数据收集整理之后,从法律专业角度给出的综合评价。 法律意见书是律师执业中的重要文书。一份形式严谨、结构缜密、分析准确、论证精当的法律意见书不仅是律师为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工作指南,同时也是律师对纷繁复杂http://www.incnotary.com/faq/apostille/1044.html
6.孟浩然《古怨》诗云:“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促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是缩小学校间办学差距、促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政府应承担起职责,为尚未达标的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提供专门的扶持资金,帮助其提高办学水平与条件,符合相应的标准。同时,应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设立上限标准,控制办学条件优越的学校无限制发展,避免出现办https://www.shuashuati.com/ti/b4d08381301948109313939c7e559abc.html
7.全国法院信息综合查询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执行案件信息,充分发挥执行案件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从2009年3月30日起向社会开通“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https://zxgk.court.gov.cn/zhzxgk
8.验伤的钱是谁给的,验伤验费贵吗律师普法第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https://www.110ask.com/tuwen/1641028148288334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