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处置校园欺凌依然只是一个目标

原标题:法治思维处置校园欺凌依然只是一个目标

对话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

《法制日报》记者赵丽

《法制日报》实习生刘雪妍

批评教育处理方式过于简单

储朝晖:在校园暴力问题上,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处理方式过于单一和简单。

佟丽华:简单说来,现在涉及到一些问题,第一是从学校自身的角度来说,在处理校园欺凌方面缺乏经验和相应支持,这也包括基层的教育行政部门。

要从法律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从社会层面解决公民法律意识的问题,一旦出现此类事件,就要严格依法处理。可是我们很多地方做不到这一点,这样就会出现大问题,因为一旦这种事情发生了,其影响是长期的、持续的,尤其对被欺凌的孩子来说。

佟丽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有不良行为甚至严重不良行为,关键是如何矫治这些不良行为,帮助这些孩子回归健康成长轨道。没有司法机关的配合,校园欺凌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依法处理需要专业人员专业调查

记者: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依法来办,只有这样,解决校园欺凌才能取得社会共识。有人提出,这是否意味着,今后针对校园欺凌的处理将有严惩趋势。

储朝晖:所谓依法,不能空谈。法律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只是那些条条框框,而要从实际出发,抓住每一个点,认真处理好每一个个案,才能真正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现在我们讲用法治思维办事,这个提法肯定没错,因为过去很少有这个说法,可是法治的办法只是一个解决的途径,讲法治思维并不排除要看到校园暴力形成的整体的、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的原因,比如要把教材当中所有暴力的图片和内容全部清除出去。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正确的暴力或者错误的暴力这一说法,如果告诉孩子有的暴力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而孩子根本无法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就会产生理解的混乱。

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每个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来处理问题。法治就要求要了解事实、调查事实,弄清楚真相,调查的过程必须由专业调查人员完成,而不是某个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法治思维一定要避免进入这个局。

在中小学校中,有些学生或者因为对应试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力比较弱,或者因为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抑或受家庭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学校该如何处理这类学生的这些行为是给予纪律处分直至开除还是交给司法机关处理还是听之任之我认为,针对这类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孩子,还包括违法犯罪但年龄未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要尽快完善和发展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制度。

建立专门教育制度解决欺凌问题

记者:的确如此,比如说“一罚了之”,就是指对于那些符合刑法所规定入罪条件的恶性校园欺凌行为,只用刑罚这一最为严厉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不过,也有学者提出,这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用药过猛”,尽管一些校园欺凌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符合刑法的处罚条件,但是欺凌者仍然具有挽救的可能性;二是处罚完后没有后续的跟进措施。

什么样的学生能够进入专门教育学校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司法机关裁决而进入专门教育学校的孩子,包括已经触犯我国刑事法律但因年龄没有承担刑事责任的学生,以及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第二部分是孩子有了不良行为,家长无力管教,自愿将孩子送入专门教育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没有专门教育的配合,单靠司法机关的处罚或者当前普通学校的一般教育,面对一些长期欺凌其他孩子的学生,有关方面可能无可奈何。

记者:还有就是“一放了之”,指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低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恶性校园欺凌行为或情节尚轻的校园欺凌行为,没有必要而有效的干预措施,因而只能陷入“一放了之”的尴尬境地。

THE END
1.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多方主体形成合力,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3日 第02版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访问yuanben.io查询【42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13_2111282727.html
2.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12篇(全文)网络对校园德育的影响 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介, 正悄然改变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09年, 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长超过整体网民增速, 目前占到网民整体的8.8%, 年增幅3.4%。我国首部《小学生互联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ekfekpq.html
3.开学季,法官支招如何应对校园欺凌比如一提起回学校上课就会焦躁不安甚至哇哇大哭,但却不肯说是为什么;每当告诉孩子要跟同学们友好相处共同成长时,孩子却总是低头不语或把自己关进房间。如果你的孩子有类似表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提醒,这很有可能是他在学校遇到校园欺凌甚至校园暴力的信号。http://www.scpf.org.cn/m/view.php?aid=20116
4.#专家建议设置校园欺凌信箱或盲盒##校园来自法治日报她认为,防治校园欺凌,也需要司法机关积极作为,比如定期发布“校园欺凌”典型案例,逐渐形成校园欺凌指导性案例,并编发成册,转化成儿童化语言,作为中小学普法读本;还可以利用法治副校长制度,定期到中小学开展生动有趣的法治教育,讲解生命权、健康权、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的内容及重要性;发布“强制报告制度”典型案例,列举未https://weibo.com/2087169013/OALjMBI2Z
5.女孩被逼下跪叫爸爸,施暴者称“报警也找不到我”!南方plus总之,在遇到校园欺凌时, 不要感到害怕, 不要觉得没面子。 如果身边有其他人, 要大声呼救引起注意。 如果身边没人或在封闭空间内, 要想办法脱身, 脱身后一定要向老师、家长求助, 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法制日报、首都网警 编辑:佛山高明普法编辑部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7/24/c2452325.html?group_id=1
6.法制日报许世兰:用法治护航青少年降成长2020年7月12日,《法制日报》社区版法青育观刊登《用法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文,内容如下: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许世兰 近年来,在校学生盗窃室友财物、离校学生返校抢劫学生财物、校园欺凌、性侵害等案件时有发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890&newsId=2678298
7.校园欺凌处理机制尚不健全矫治欺凌者仍无有效办法不管是一些事件的处理结果,还是一些地方的经验,之所以引发关注,都在说明一个问题,目前对于惩治、预防校园欺凌行为,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现?《法制日报》记者与业内专家展开了对话。 对话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https://society.huanqiu.com/article/9CaKrnK1R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