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普法教育的推广以及各种信息渠道的传播,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样的,维权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此提醒一下大家,不同类型的案件一定要找合适的维权途径,找好渠道,才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否则,会白白耗费自己的财力和精力,战线拉越长越不容易事情的解决。
比如涉及土地纠纷,就要去找村委,自然资源局或者镇政府和解或调解解决;
涉及劳动合同纠纷,就要去找劳动保障局或者劳动监察大队进行调解;
涉及经济纠纷,就要去找仲裁委进行调解,或者去法院提起诉讼;
而不是所有问题都去找派出所或者信访局,他们的行政职责也是有限的,有很多情况并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畴,找他们也没有用,还有很多人怪他们推诿不作为,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民事纠纷通常该找谁,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
我是大川老师,本人从事媒体领域多年,如果有问题需要帮忙,可以给我发简单的事件经过进行沟通。
民事纠纷类型
民事纠纷,也被称为民事争议。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条件和惩罚性质上,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重在补偿性,而刑事责任主要是剥夺人身自由,重在惩罚性。
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
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1、和解:纠纷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并达成一致协议,从而消除争议。
2、调解:由第三方就纠纷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从而解决纠纷。调解达成的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但是第三方组织如果属于政府机关则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类似于合同,对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
3、仲裁:财产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委员会予以裁决。仲裁机构的性质为民间组织,但是其所作裁决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具有强制执行力。
4、民事诉讼:通过法院解决平等主体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民事纠纷的求助热线
1、交通事故:122
2、劳动监察:12333
3、消费者权益保护:12315
4、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媒体求助热线
国内媒体一般分为三种:
1、具有权威性的央媒
央媒主要代表国家宣传部进行发声,涉及民事纠纷事件受理的概率很低。更多的都是宣传正能量,或者具有社会性的热点话题事件。
央媒主要包括: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人民政协报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社、中国新闻社、工人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农民日报社、法制日报社。
2、地方媒体(省级)
省级地方媒体一般都会听从上级媒体或当地宣传部指使,有自主选择曝光经济纠纷、民事纠纷的权利,如果有朋友需要联系地方媒体,可以去这些媒体门户网站,都会有爆料热线,24小时有人员值守,如果打不通可以坚持拨打,省级媒体每天的咨询量也是非常的大,不要因为一两次打不通就放弃,另外在求助他们之前,需要先把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不能一股脑的扔过去。
3、自媒体
主要包括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凤凰、抖音、快手、知乎等APP为主的主要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