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实现个人学习、生活、发展等所需知识的整合,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其也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综合素养和社会品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等等,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新时代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特有技能。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中,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其核心内容,还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必备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知识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学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小学生在上学和放学路上、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例,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走路遇到危险时要怎么样应急处理等等。待学生观看完之后,邀请学生结合遇到的实际问题大胆发言,进行小组讨论,畅所欲言,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安全或不安全的事例,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在这样充满生活元素的互动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日常行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指导哪些行为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怎样排除安全隐患,最好小结应当在大人的陪同下实施等,由此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引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二、丰富课堂形式,增强情感体验
个别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单是凭借讲解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运用过去式的老套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不能够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还会让学生丧失对课堂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教师应当结合新的课程标准设计积极丰富课堂形式,通过趣味化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在思考和感悟中获得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深化教材内容。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我们班四岁了》,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教材知识之后,让学生进行班徽设计大赛,将自己选择的图案进行组合填色,并写上解说词,比一比看看谁的设计主题更加明确美观。让学生自由发挥聪明才智,运用这样操作性强的游戏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够提升对班级的热爱程度,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充分为班集体服务,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三、拓展实践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一课时,就需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好奇心的态度,并能够坚决自觉抵制和远离烟酒与毒品。通过视频或者其它教学手段呈现烟酒与毒品的危害,引导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并交流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戒毒所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彻底了解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杜绝违法行为发生,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成效,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落实核心素养特有的培养目标,塑造正确的现代法治观念,最终帮助小学生获得相应的品质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