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2.学习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教学重点: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每个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不同的家庭都有哪些家庭成员吗?

二、我的家庭成员

1.分析插图

(1)有的家庭祖孙三代住在一起。

(2)大多数家庭都是三口之家。

2.我要把我家的合影贴在这里!

3.你还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家庭?

4.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吧!

(1)分析例图(A)我家有四口人。(B)我奶奶是回族。

(C)我妈妈是商店售货员,我爸爸是……(D)我小姑和我们住在一起。

(2)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吧!

5.小调查(P17)

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填写调查表。

四、板书设计:

5.说说我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与亲属

教学目标: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重点: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难点: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一、导言

在家庭成员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是谁的孩子吗?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

板书课题:

家庭成员与亲属

二、家庭成员与亲属关系

1.指导学生看P18家庭成员和亲属结构图,帮助学生对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的认知和理解。

2.讲解家庭成员与亲属关系树状图。

3.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你和他们彼此应该怎样称呼?

4.考考你们,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完成P18填空题。

三、板书设计:

5.说说我的家感恩父母

希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父母的辛苦,并且能够懂得感恩,用心回报父母

活动重点:

懂得感恩回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身体力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所以我们不能忘记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那么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共同走进今天的德育活动课“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的爱

1、读26——28页材料,感悟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2、通过感人的视频、旋律、有感染力的文字让学生们勾起对父爱母爱的回忆,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对父爱母爱的认识。

3、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象视频里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中成长,我们吃的第一口饭,穿的第一件衣服,走的第一步,说的第一句话,都离不开我们的父母,他们为了我们,做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板书设计:

5感恩父母

感受父母的爱

用心回报

一、阅读29——31页材料,进一步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

二、小组交流:面对父母的辛劳付出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师总结:同学们,老师从你们的表情中,看到了你们的感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关爱,习惯了父母的照顾,习惯了父母的呵护,渐渐的,我们忘记了感动,忘记了感恩,忘记了回报,同学们有哪些感想

三、学生谈对父爱母爱的认识。

四、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父爱母爱是世界上伟大的爱,在我们危机时期,父母一定会豪不犹豫的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去保护我们。我们每个人的父母对我们来说都________

用心回报走近我们的老师

1.了解老师的工作的辛苦,树立正确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态度

2.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与老师交流,增进师生情谊。

教学重点:

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正确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与老师交流,增进师生情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我们爱老师》导入新课。

二、我和老师的故事

教师: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我们成长。我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

看教材P32页图文,说说下列小朋友与老师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学生交流: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给我讲题……

教师: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教师: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在管闲事,你是怎么想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老师有时候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你的时候。看看下面的事例,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例1:刚把地面扫干净,不知道谁又丢了纸屑,老师缺批评我扫地不认真。真是冤枉……

例2:老师好像总是喜欢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我也很想回答,但老师总是不点我名。我真不服气……

学生交流总结:当老师的批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提出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

三、教师总结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有人说,教师是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点燃智慧之火;有人说,教师是甘霖,浇灌理想之花。

2.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形容老师呢?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

二、了解老师的工作

1.播放视频《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思考:深夜不睡的老师们都在做什么呢?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了什么?(老师工作的辛苦)

3.小观察:老师的一天。

(2)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老师做些什么事?

(3)没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老师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4.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老师的工作平凡而辛苦。

三、减轻老师的负担

教师:老师的工作很多也很辛苦,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

学生交流:我要认真写字。把作业写得工整,老师批改作业会轻松些。

学生交流: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少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就可以少操心

学生交流: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老师工作这么辛苦,可是他们却能坚持下来。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四、明白老师的坚持

1.小记者:采访我的老师。

3.小思考:老师为什么会感觉到所有的辛苦都算不了什么呢?你觉得能带给老师感动的是什么?

生回答。(来自学生的关心)

五、感谢老师的付出

1.送关心:制作感谢卡

教师:了解老师后,我们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请你制作一张感谢卡,送上对老师的感谢、赞扬或者建议,也可以送给你想感谢的工作人员哦。

2.拓展: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付出

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门卫、园丁、厨师等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的校园才更加安全、舒适、美好。

THE END
1.九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本册教材编写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遵循生命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知识的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推动https://www.meipian.cn/372doca5
2.最泰安新闻客户端如我们有一个框题是 " 生活离不开法 ",我们就可以变成 " 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 这样问题就产生了。特别是对于初一初二低年级的同学来说,更需要在刚接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时就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 " 的学科思维。http://mapp.my0538.com/api/newdetail.aspx?id=542538
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4.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2《复杂多变的关系》课件.pptx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2《复杂多变的关系》课件.pptx,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2 《复杂多变的关系》; 2018年4月5日,美方发布或再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外交史上经典名言:;【世界格局】: 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217/8072015017004057.shtm
5.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第1篇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 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
6.法治和道德的关系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吗,法治离不开道德的督促,道德也离不开法律的保证,二者缺一不可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法治与法制有什么不同?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道德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37f8786b4438bebb08f906ac6a264df.html
7.2017年高中政治道德及其与法的关系知识点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比较法治德治区别属性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功能和地位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联系二者相辅http://sh.xdf.cn/zhongxue/201707/835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