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法治”?傻傻分不清楚

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服务平台|2022-04-2815:32到底是“法制”还是“法治”??

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来通过《新华字典》认识一下“法”“制”“治”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法”指的是“法律、法令、条例等的总称”,“制”侧重的是“制度、法度、法则”,“治”侧重的是“管理、处理、治理”。

那么,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要怎么理解呢?

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以得到如下释义:

【法制】[名]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

【法治】①[名]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②[动]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法制”是法律制度体系,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法治”是用法律治理,是一种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的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强调的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因此普遍使用的是“法治”一词。这不仅是制度文明的发展,更体现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治理智慧。

法律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够看到法律的影子,也能够感受到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尊重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也能够推动法治国家更好地发展。

举几个例子: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设置了“人格权编”,说明了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以及自然人享有的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就是“法治”的一种体现;而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理有谚:“我有一所小房子,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这句谚语所体现的就是公民的住宅权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刑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义务。这意味着他人不可以随意侵犯我们的受教育权,而我们也要认真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让许多学生可以在疫情期间“宅家上学”,这正是在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而在许多网络使用仍未完全普及的偏远地区,那里的学生无法完全跟上互联网教育的脚步。为了保障这些地区的学生有学上、有书读,不少教师会每天前往学生家中为他们上课、收作业,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做法也是遵守法律规定,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一种体现。

THE END
1.“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 安群文(河南省三门峡市审计局)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要真正建立法治国家;从9月中旬开始,审计署全面开展了“审计法治宣传月”活动,对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审计相关法律法规https://www.yueyang.gov.cn/sjj/8724/content_408446.html
2.“法制”与“法治”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法制与法治不完全是一回事。在法学上,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广义来理解,“法制”一词通常是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国家有法律和制度,就有法制。在这里,法制和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http://m.gaosan.com/gaokao/71840.html
3.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更新时间:2023-12-27 11:34 9987人浏览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周文达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法制和法治的区别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11163.html
4.道德与法治(豆瓣)挖掘案件背后的社会经济背景、民族文化心理以及人的特殊生存境遇和精神氛围,把视点拓宽到对当事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物命运变迁和曲折情感的读解,反映个体在案件经历中的所思所想及其最终命运,从而彰显法制案例的深层内涵 道德与法治的演职员· ···(全部 2) 熊玉珠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7026014/
5.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是什么1、含义不同。法制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意思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2、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人类世界在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法制”了,而“法治”则是晚近才产生的,强调的是对国家权力https://m.64365.com/tuwen/753944.aspx
6.“法治”与“法制”“法制”与“法治”相比,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往往认为“法制”是一个广义多层次的概念,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含义:法律、制度和秩序,并且三者密切相连。“法律规范的创立和贯彻,必然形成制度和秩序,而制度和秩序的建立又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可见,法律是法制的核心,制度是法制的重要保证,秩序是实现法制的https://www.sklib.cn/booklib/databasedetail?SiteID=122&Type=literature&ID=658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