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法治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6年国家出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国家把法治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学法、守法,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那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结合课程标准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可作以下尝试: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法治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育要以法律为核心要素,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体现“法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尊重学生个性成长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导向。

学习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课时,让学生说一说创建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前后宜昌环境的变化,学生讲到卫生城市创建前,很多老旧社区存在脏、乱、差和现在环境整洁等情况,曾经垃圾遍地的长江滩涂如今的变化。通过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要求,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创设生活情景,渗透法治精神。

在教学中选择可一些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的内容来创设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强化他们的法治意识。

学习三年级上册《我想要我能要》时,把班级布置为小超市,学生担任售货员和顾客。以创设情境为主,并辅之以讨论、合作、模拟购物等多种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消费靠的是父母的收入,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理应有个合理的尺度。懂得父母挣钱的辛苦,并且知道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法治教育。

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几节道德与法治课能够解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共同努力来开展教学。如利用学校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利用3月15日、11月9日、12月4日等特殊日子进行法律宣传、教育;聘请派出所警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举行法制讲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法治意识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法治精神。

THE END
1.《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简介《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本门课程共六章,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本课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围绕大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https://mkszyxy.wxc.edu.cn/2012/1024/c5574a60095/page.htm
2.★道德与法治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大全【导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更是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1.六年级道德与法 2023-05-22 来源:无忧考网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导语】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https://www.51test.net/jiaoan/daodeyufazhi/
3.《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从核心素养研究与发展历程来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具体描述,与之前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相关研究内容是一脉相承的。2022年4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与实践要求贯彻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培育的一致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topic/show&id=352094&sid=3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