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落实二十大精神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更好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思维导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夸夸它】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新要求【是什么】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发展。

一是标志我们党对法治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

二是昭示全面依法治国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是赋予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新使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立场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五是明确新时代法治工作新要求。【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二)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3、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三)深刻领会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作用。

1、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

2、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四)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

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擘画了宏伟蓝图、确立了奋斗方向。【“一规划两纲要”】

(五)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

1、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共提出了19项重点任务,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

(六)深刻领会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新部署新要求。

1、在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出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7项重点任务,

2、在第六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提出了“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4项重点任务,

3、在第十一部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提出了“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等9项重点任务。

二、深刻理解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为什么】

第一,这是新时代更好发挥全面依法治国地位作用的必然要求。【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这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立善法于天下、行法治于始终,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

第三,这是新时代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四,这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战略抉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

三、充分发挥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的保障作用【怎么办】

第一,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保障,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聚焦全面依法治国的薄弱环节,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第三,聚焦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聚焦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重点】

【夸夸它】【万能结尾一】

我们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紧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法治服务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方法和措施,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文在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更好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熊选国

(中央依法治国办组成人员,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纲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党的百年法治奋斗史上书写了新的光辉篇章,彰显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更好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万能模板】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真理光芒,凝结着我们党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邃思考,蕴含着强大的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小结】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持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研究阐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以较大篇幅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作了系统总结,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这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全面依法治国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铸就形成原创性思想、推进变革性实践、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十年。

【小结】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开辟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五)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全面部署,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部分,围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共提出了19项重点任务,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这些重点任务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就经验相贯通、相衔接,有的是对需要持续推进的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有的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有近期的、中期的,也有长期的,涵盖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重点环节。我们要紧密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整体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全面领会把握这些重大战略部署,有针对性地拿出落实方案,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具体思路和实际行动,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深刻理解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突出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法治保障、国家安全工作。在谋划和部署新征程新任务时,通篇贯穿着法治精神、法治元素、法治色彩,将法治贯穿于“中国之治”各环节、各领域,将法治保障与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国家安全工作并列专章部署,这既是党中央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地位作用不断凸显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更是从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环境出发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和战略要求,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新时代更好发挥全面依法治国地位作用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三个关系”充分说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在治国理政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要善于用法治维护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在现代化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用法治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和人民美好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充分发挥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的保障作用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依法治国已经从举旗定向、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迈向全面建设、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着眼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更好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更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永续发展。

第一,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保障,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必须持续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聚焦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在重要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贯彻落实党的领导的有关内容,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维护和巩固根本领导制度。要加快制定修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急需的法律制度,维护和巩固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文化制度、根本社会治理制度、根本军事制度,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的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要研究制定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规划,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立法要求,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重要领域立法,着力推进数字经济、平台监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立法,不断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THE END
1.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8篇(全文)通过开展法治课,可以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基本国情,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课使我们知道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般公民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一些重要的国家机构,再如:“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一课告诉我们: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深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dg49220.html
2.周洪宇:40年教育法治建设回顾与展望教育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法治建设,经历起步、发展、完善几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法治体系积累了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与总结。 http://www.jyb.cn/rmtzgjsb/201812/t20181225_126942.html
3.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依法治国背景下,尽管很多高校都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不断开展相关课程、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但是仍旧有部分高校只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没有意识到法制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关法律的课程和活动寥寥无几,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进而导致高校部分学生法律意识不强https://dxs.moe.gov.cn/zx/a/fdy_gxfdynlts_jyfx_llsk/220421/17613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