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配套练习)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下载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2、其常委会对网络平台的监督ABCD2(2023浙江6月选考)2023年,浙江省人大全面修订了2006年出台的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并针对我省微型企业达到企业总数85%的现状,将条例更名为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由此可见,浙江省人大()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坚持民主立法授予微型企业必要权力根据实际立法ABCD3(2024天津市部分区段考)我国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确定,法律草案的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十年来,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

3、提出350多万条意见。这表明推进科学立法要()顺应时代要求,扩大公民权利健全沟通机制,广泛凝聚共识坚持集思广益,提高立法质量完善立法体制,明确权利义务ABCD4(2024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月考)“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八二宪法”完成第五次修改,开启依宪治国新征程;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全速推进,“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民法典重磅问世,为中国人民量身定制“权利宝典”;以反食品浪费法为代表的“小快灵”立法,让法律立得住、真管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这进一步佐证了()良法内容应符合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广泛集中民智,有助于提高立法的科学性

5、展宣传教育ABCD6(2024山西省部分学校10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要求。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根据立法工作安排,遵循宪法的原则和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2年初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了立法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大会前组织代表研究讨论,大会期间代表两次小组讨论。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结合材料,运用

8、,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的主体不是人大,而是其他国家机关,排除。2答案C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人大在行使立法权,未涉及法律实施机制、授予企业必要权力,排除。3答案C解析可以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而不是扩大公民权利,错误。强调要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而材料强调的是民主立法,排除。4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未体现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以及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排除。5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执法举措,并不涉及“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更好地享受数字化技术便利”,不符合题意。6答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

9、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正草案进行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说明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党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立法法的修改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立法制度机制,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了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立法法的修改过程中,两次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科学立法要坚持依法立法。根据立法工作安排,遵循宪法的原则和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2年初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审议并表决通过立法法修正案,做到依法立

14、同时,体现行政执法温度彰显以人为本,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规范行政裁量权,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简化执法程序,突出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AB.C.D.32023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有关部门组织了一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以下活动符合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是()坚持文明执法,建立行政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广泛凝聚共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强化规则意识,使公序良俗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AB.C.D.42023年3月,河北省司法厅在全省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

15、动式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此举能够()捍卫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减少执法冲突,利于提高执法的效能更好地维护司法机关的合法权益规范执法活动,杜绝执法争议的产生AB.C.D.52023年,为了让执法更有温度,贵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进“柔性执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不断创优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推进柔性执法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下列行为符合“柔性执法”要求的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对涉案人员依法进行严惩坚持讲清事理、讲通情理、讲透法理做到文明用语在先、权利义务告知在先规范执法活动,杜

16、绝执法争议的产生AB.C.D.6(2024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月考)从列出“免罚清单”“轻罚清单”,到发布“柔性执法实施办法”近年来,海南不断优化调整执法方式,探索“轻微免罚”“轻微减罚”等容错纠错机制,以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获得群众和市场主体好评。上述举措意在()降低群众维权成本,提升执法机关公信力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创新执法方式,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坚持文明执法,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ABCD7【2022年山东卷】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因“武夷山样

17、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

18、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8分)1答案B解析一系列重大案件的成功侦破,揭开了网络传销的真实面目等,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目的不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符合题意。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而且“阶级斗争仍很尖锐”的说法不符合事实,表述错误。2答案A解析材料与规范行政裁量权、简化执法程序无关,不符合题意。3答案D解析坚持规范执法,要建立行政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排除。推进全民守法,要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排除。4答案A解析行政执法部门属于国家行政机关而非国家司法机关,排除。开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有利于减少但难以杜绝执法争议的产生,错

20、法履行职责,解决分属不同地方管辖的问题,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总结出一批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配套练习年级:高三科目:政治主备:审核:高三政治备课组课题: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3公正司法课型:复习课时:11(2023天津高考真题)司法公开是评判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司法机关不断探索司法公开的新方式、新渠道,使人民群众通过政务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了解司法、走近司法、评价司法,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这表明,司法公开()A发挥人民监督

22、工作,健全“海外联络员”“归侨陪审员”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多措并举满足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司法需求,为促进海内外侨胞与家乡深度融合发展增添了法治成色。这种做法()表明广东已经全面建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旨在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践行司法为民ABCD4近年来,某地联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村(社区)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为普法队伍主力,讲本地“土话”,说“身边案例”;以政法队伍为核心,为基层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深入浅出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法规带到群众身边。该地()推

24、统一大市场的法律体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规范履行职责,依法接受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区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裁判民事纠纷,支持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最高法通过典型案例为审判机关提供示范指引,维护市场秩序ABBD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此前,浙江省非标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存在违法行驶、交通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为此,浙江省出台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条例规定2023年1月1日起,浙江全省范围内所有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一律淘汰。全省各地抓住条例实施契机,积极推进淘汰置换非标电动自行车,严查严管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衢州最早实施地方立法,出台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主动避让行人等十项规则和不得醉酒驾驶等六项禁止性规定,违者承担

25、相应法律责任。杭州则推行电动自行车执法的教育与查处组合拳,推出电动自行车电子牌照,并通过安装路口感知设备对电动自行车动态违法行为实施智能抓拍。2023年1月13日,2022年度浙江省文明出行现状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通报称,这一年,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群众文明出行意识显著提升,全省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稳居全国前列,全省涉及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显著下降。有人说,治理非标电动自行车,实现道路交通安全,关键在于推进科学立法。结合材料,请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角度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解析】A:我国司法机关不断探索司法公开的新方式、新渠道,使人民

26、群众通过政务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了解司法、走近司法、评价司法,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这表明司法公开有利于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推进公正司法,A正确。B: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保证司法程序和司法结果的公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C:材料强调司法公开,合理设定司法机关的权力与责任与题意无关,C不符合题意。D:认为司法公开能够“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的观点过于绝对化,D排除。故本题选A。2答案A解析确保法院独立审判主要是国家机关而不是司法工作人员的职责,错误。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所以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既要追求结果正义,

27、也要坚持程序公正,错误。3答案C解析广东正在建设法律服务体系,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完善法律服务体系,说法错误。材料中的做法强调的是维护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践行司法为民”,与题意不符。4答案B解析司法机关聚力联动,是加大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没有涉及推进阳光司法、公正司法,排除;材料主要说明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没有涉及加强司法组织建设,提高办案效率,排除。5:材料强调的是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为审判机关提供示范指引,不涉及完善法律体系,故排除。:王某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纠纷是行政纠纷而不是民事纠纷,故排除。:王某就普洱古树茶添加案件对某

28、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起诉讼,说明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规范履行职责,依法接受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故正确。:最高法公布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政诉讼典型案例,能够为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提供示范指引,能够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故正确。故本题选D。6答案治理非标电动自行车,实现道路交通安全需要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实施使监管交通违法行为有法可依,此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现道路交通安全还需要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公安交警应该规范行政执法,文明执法,严格依法办事;司法机关应该公正司法,强化道路安全司法保障;要推进全民守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电动自行车生产商、电动自行车使

29、用者、行人车辆等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该观点是片面的,推进科学立法是前提,并不是关键,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析本题的设问为辨析类,找出观点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分析原因,最后简单总结。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浙江省非标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严查严管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可联系科学立法;关键词:全省各地抓住条例实施契机并通过安装路口感知设备对电动自行车动态违法行为实施智能抓拍可联系严格执法;关键词:违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可联系公正司法;关键词: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省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可联系全民守法。配套练习年级:高三科目:政治主备:审核:高

30、三备课组课题: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4全民守法课型:复习课时:11(2024河南省信阳市段考)为更好地了解法治中国建设实际情况,某校法制小记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以下资料:L市依托下班哒节目,推出专栏我是普法达人,开启律师出题、市民答题互动模式,提高听众法治参与度。S市法院通过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件设置模拟法庭,组织亲子共同参与普法课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有奖知识竞答的多元方式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积极性。A市某区公安局针对辖区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案地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线下反诈宣讲并有序推进“断卡行动”。假如你是这名小记者,准备写一篇报道,下列最适合作为报道标题的是()A完善法律

31、机制,增强法治意识B多方联合发力,筑牢违法藩篱C创新宣传方式,推进公正司法D法治浸润民心,普法正当其时2(2024广西三新学术联盟联考)2023年9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召开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会议要求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渠道和方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意在()扭转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扩大普法教育的覆盖面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增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意识ABCD3(2024河南省安阳市调研)近日,重庆市铜梁区太平镇司法所以多种形式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32、,让民法典进一步走进群众心里,提高群众遵法、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意识和能力。开展上述活动()利于促进全民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为了鼓励和支持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诉求引导居民学法守法用法,确保良法善治旨在利用多种普法方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ABCD4(2024河南省周口市10月月考)2023年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创设20周年。人民监督员依照规定对人民检察院的办案活动实行监督,监督范围涵盖了检察机关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等领域的办案活动。20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作用,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各类办案活动的监督意见采纳率不断提升。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认识正确的

33、是()是人民有序参与司法活动的重要形式监督法院审判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司法权运行的内部监督和制约ABCD5(2024河南省鹤壁市一模)“法施于人,虽小必慎”。新时代十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依法纠正历史上形成的冤案以及做好当事人的善后赔偿救助工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坚决做到有错必纠,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信心。这体现人民法院()推进公正司法,依法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推进公正司法,纠正错案,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进公正司法,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公正司法,敢于纠错,提高人权司法保障ABCD6(20

34、24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月考)从列出“免罚清单”“轻罚清单”,到发布“柔性执法实施办法”近年来,海南不断优化调整执法方式,探索“轻微免罚”“轻微减罚”等容错纠错机制,以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获得群众和市场主体好评。上述举措意在()降低群众维权成本,提升执法机关公信力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创新执法方式,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坚持文明执法,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ABCD7(2024江西省部分校联考)司法裁判应当合乎国法、依循天理、顺应人情,做到于法有据、于理应当、于情相容。国法、天理、人情相洽无碍之时,恰恰是案件审理、司法裁判真正符合人民群众朴素的、普遍的正义感受之

35、时。这就要求司法裁判()努力消除群众的诉讼障碍,落实司法公正原则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加强行政监督、依法行政体现公平和正义,审判过程要做到平等和正当坚持文明执法,力求实现执法效果的最大化ABCD8(2024河南省焦作市名校10月联考)为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某镇开展以山林、土地和宅基地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该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案例和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等方式,向群众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普法宣传大礼包。普法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营造崇尚法律的良好氛围,助力推动全民守法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推进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保持

36、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确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ABCD9(2024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律师制度改革更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防范纠正冤错案件的制度不断健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司法体制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破的是利益樊篱。上述举措的意义在于()提升执法效能,建立执法重要过程全记录制度凝聚的是人民对公正的信心、对法治的信仰强化规则意识,使契约精神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推进公正司法,有效促进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ABCD【2022年山东卷】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

37、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因“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

38、态美。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8分)1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全民守法,进行普法宣传,不涉及完善法律机制,也不涉及公正司法,排除A、C。材料强调的是普法,没有强调多方联合发力,筑牢违法藩篱,排除B。2答案C解析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是为了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不是扭转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也无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全民守法要求公民必须以合法方式表达诉求,不是以各种方式表达诉求,错误。“确保良法善治”夸大了题中活动的作用,排除。4答案A解析人民监督员是对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实行监督,而不是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THE END
1.法治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法治现代化的途径,给世http://www.mzyfz.com/html/2293/2022-03-09/content-1557165.html
2.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中工理论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厉行法治的本意就是严格执行法治。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赋予了厉行法治的实践路径、实践内容和实践要求,厉行法治包含必须实行法治、全面推进法治、严格执行法治、加快建设法治、不懈坚持法治、始终坚守法治等多重涵义,表明我们党全面依法治国的自觉性https://www.workercn.cn/32935/201811/07/181107074621727.shtml
3.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2023必修三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一、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名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二、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2.法制意识、科学精神:结合具体案件的审判过程,阐明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必须https://www.zxxk.com/soft/44214740.html
4.法治和法制现代化法治和法制现代化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一、法治的基本含义 法学界通常引用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概念,“已经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而人们遵守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即法治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二是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tpgj84.html
5.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课件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68页VIP内容提供方:学习资料 大小:1.46 MB 字数:约8.1千字 发布时间:2024-08-18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817/8132104126006120.shtm
6.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9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6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30520094012_7132852.html
7.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辅导——依法治国专题“有法不依与无法无异”。一部法律,即使立法意图再美好,法律结构再严谨,法律规定再具体,法律条文再完善,但如果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法律的作用势必丧失殆尽。因此,严格依法办事,是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严格执行和尊守的关键环节,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更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严格依法办事https://www.gwyoo.com/Article/lidaojianhua/zfjs/200607/52136.html
8.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很显然,党与法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共生共存的。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从本质上来看,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立法建议,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121/153235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