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春节,申遗成功!在守护非遗传承发展中贡献检察力量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已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

农历蛇年即将来到,春节申遗成功是给中华民族也是给全世界的一份新年礼物。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申遗成功,对中国、对世界具有非凡意义

“得知申遗成功,我很兴奋,特别有成就感!”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就提交了《关于将春节申报为人类非遗代表作的提案》,建议将春节列入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预备名单,进而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遗产,以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一是继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基于此,才决定以提案的形式来推进春节申遗进程。

二是随着时代的进展,年味变得越来越淡,通过申遗能够让我们对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更加重视、传承,共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三是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春节申遗可以让国人和世界连为一体、同频共振。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申遗文件中,有一份来自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所写的《知情同意证明》。

作为作家,冯骥才还写了许多关于春节的散文和小说。作为教师,在大学培养了多名研究春节文化与艺术的研究生。

“春节申遗成功,多少年的希望成为现实,兴奋之情无以言表!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它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冯骥才向记者表示,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精神内涵,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冯骥才看来,当春节成为“人类的瑰宝”后,一定会有助于外国朋友对中国的认知与友好,增添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与凝聚力,深化春节文化的传承与节日幸福。

张震宇表示,春节申遗成功后,不仅要保护好各种春节文化习俗,还应加强对春节文化资源的挖掘,推动春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符合时代的春节礼仪礼俗新形态。同时增强春节的国际影响力,把春节打造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

1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检察机关与时俱进守护非遗传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在春节等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法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检察机关不可缺位,应为非遗保护、申遗等工作积极贡献法治智慧和检察力量。”张震宇特别表示。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和“非遗热”“文旅热”的升温,对非遗领域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推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强大助力。

202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推广贵州省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助力非遗系统保护和广东省检察机关聚焦特色非遗公益保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融的典型经验,并陆续发布一系列典型案例,展示非遗检察保护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最高检刚刚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文化遗产司法保护。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非遗保护、申遗等工作贡献检察力量。

(《方圆》记者刘亚)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THE END
1.《中国法学》2024年第6期《中国法学》内容提要随着中国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如何说明和论证司法裁判中抽象法律规范和具体个案事实的区分,已成为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法学理论主要通过休谟定律来说明此种区分的合理性,但遭遇巨大的挑战。系统论法学放弃了先验论的进路,将法律系统看作是一种运作封闭和认知开放的社会系统,进而将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的区分http://www.fxcxw.org.cn/html/71/2024-12/content-27704.html
2.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精选十篇)因此, 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 真正尊崇宪法和法律, 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二)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人民群众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力量, 要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j1fec1.html
3.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李女士在某美容店购买了一张价值1000元的会员卡,但过几天李女士再去该店做美容时却被告知,她买的形成以法治为保障,信用管理为基础,多形式检查、大数据监管为依托,党委领导、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单选题】下列法律与烹饪人员从事的工作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球https://www.shuashuati.com/ti/6c2edd72c696493c8a4fa0c5bf88a6a5.html
4.10个文博提案建议浙江文物工作将在11方面发力河南发现570座因此,鉴于上山文化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举措,祝响响建议,相关部门将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优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 郭进:释放博物馆活力,追溯人类起源的“根” 今年全国两会,有一位“熟面孔”,他就是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郭进,他还有一个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Y4NjY2OTSD35dosHbOcw.html
5.乡镇推进法治建设范文6篇(全文)而公平正义又是法律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2) 法治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 是建立一个人人守法的法治社会, 因此, 全民守法也就成为了我们构建法治社会的一个价值追求。如果说立法、执法、司法从主体的外延来看还只是https://www.99xueshu.com/a/Unakksxayivw.html
6.两会建议提案汇总:文旅博物馆文物文化遗产“对于重要的化石资源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充分挖掘其科研、科普价值。”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位于云南中部的澄江化石地是距今5.18亿年前寒武纪早期地球生命大爆发的见证,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是追溯地球生命大爆发、大演化和展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844081.html
7.2016年8月中心组学习材料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http://www.hazyy.com/yydj/dwgk/1763.html
8.社科文献2024年10月书讯新书发布《中国法治社会发展报告(2024)》由总报告、地方报告、专题报告、调研报告和年度事件报告五个板块组成。总报告着重围绕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公民权利保障、社会领域立法、社会规范建设、社会基层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等七个方面总结回顾2023年度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总体情况;地方报告以浙江省为对象,通过4篇报告分别介绍浙江https://www.ssap.com.cn/xwzx/detail/3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