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吕梁市市委宣传部主管吕梁日报社主办

□王少英

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与法治普及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各个方面。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需要从小扶正其思想,建立其法治思维。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着循循善诱的作用,在课堂上培养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思维,可以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托底。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在一个法治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里,教育与社会环境存在着相互顺应的关系,因此道法课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就目前我所在的乡镇教学的现状来说,出现如下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道德与法教师的课堂往往只注更说教,久而久之造成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限。仍有部分教师并未能够接受新潮的教育教学手段,仍旧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注重教材输出,没有兼顾学生的理解程度,及知识转化率。并且在这部分教师在课堂学中,没有找好切入点也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观食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日渐凸显,但课堂实效师仍旧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乡镇农村学校学生的见识少,日常生活的常识积累也不多.很多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产生了“云里雾里”的现象。

(三)师生课堂互动性不强

课堂互动是教学中一个“教”与“学”的必要过程。互动性不强降低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吸收,影响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及对法律常识的认知甚至影响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身边的事例丰富教学素材、创新教法、改革课堂形式。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及提高智慧的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结合典型事例做到融会贯通感同身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建立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一)改变课堂形式,引进互动型课堂

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抓住学生具有的性格特征,如好动、外向、猎奇这些特质,把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此建立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升其随德水平与法治素养。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探究,角色互换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同时,也获得了知识以外的东西。再者,教师还可以引入联想机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联想角色化的感受。并分析思维过程、由学生总结,教师做最后的点评与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课堂的魅力。

(二)情理相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整合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法治探究,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教会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出一个明确的尺度,让学生明白法律的界限,自觉提高思想水平。在循序新进中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时,课前先布置学生了解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制度,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违法要受到什么惩罚。课中我们可以播放现实中的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欺凌的教育视频,使学生们明了法律的作用就是为了呵护我们健康成长。以情入法,引起学子学习法律的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倡生活化教学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多元化,要求教师对内容进行精炼,找寻学生最易理解的生活片段作为切入点,开展生活化教学。与此同时,注重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生活的欢生笑语进入课堂、活跃氛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生活片段生活常识、社会趣闻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行合一。

许可证编号:2442046014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函(2017)67号ICP许可证号:晋D5-26043032晋文网备[2017]018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47102120303101

THE END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创新探究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作用 基础教学阶段的小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逻辑思维能力及价值观体系稚嫩而易于引导。在基础教学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注重对该阶段学生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对基础伦理道德品质及法律法规的掌握,能更有效地帮助该阶段的学生产生学习能力,为以后发展、提升个人修养http://epaper.ahyouth.com/paperdetails.php?CurrPeid=2115&CurrSid=19631&newsid=57770
2.202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全文最新版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 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 进的系统化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在法治 教育中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https://www.liuxue86.com/a/4254824.html
3.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可以说是各项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 讲话中金句频出,使人茅塞顿开,有醍醐灌顶之感。 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愿我们高度重视,最后能够“德分”兼顾,两全其美。https://www.meipian.cn/33xm5v4x
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法律PAGE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 +《生活与法律》+《法律作用大》+《感受宪法日》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课题 1.1《法律是什么》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是什么。 2.能力目标: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理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23/6132151224004115.shtm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公共治理:道德为什么是重要的?——兼论政府在公共道德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公共道德治理还需要避免道德空转,尤其要重视法治在道德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治理;道德;政府作用 公共治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文明的善治,从而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明以人为主体,具有技术、制度与文化三个基本维度,从而确保了文明内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发展。然而,在技术、制度与文化三个显性维度之外,https://www.gmw.cn/xueshu/2023-06/25/content_36650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