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法院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解析养老金融项目中各种“陷阱”

原标题:通州法院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解析养老金融项目中各种“陷阱”

警惕非正规渠道下载社交软件、投资App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的扩大,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等旗号,以高额分红、保本高息为饵,利用老年人防骗意识低和金融知识缺乏等特点,采用各种手段向老年人非法集资或诈骗,给一些老年人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法官通过几起典型案例,讲解养老金融项目中的那些“陷阱”。

案例1

“以房养老”非法集资骗局骗老年人办房产抵押贷款

“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将拥有产权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特定金融机构,将取得的贷款用于养老,老年人在世时拥有房屋居住权,去世后则将住房用于还贷,由金融机构对住房的剩余价值进行安排。这种模式本可作为促进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式,然而,却被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投资理财项目的旗号,对老年人实施欺诈,导致他们陷入“房财两空”的困境。

法官提示

目前养老金融项目诈骗犯罪手段的多样化、隐蔽性和复杂化更加大了老年群体的辨别难度,然而这些非法集资的套路其实有迹可循,有以下几点共性:在项目设计上迎合养老需求,多表现为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销售老年产品等。在宣传手段上注重巧立名目,以慈善会、投资爱心养老工程的名义公开宣传,通过发传单、媒体宣传、专家讲座等形式吸引老年群体。同时,通过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高额回报,增加了投资的诱惑性和吸引力。面对上述套路,老年朋友需敲响警钟,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案例2

“广场舞应用软件”骗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7亿

刘某伙同李某、王某等开发了一款广场舞应用软件,在线上推出聊天交友、舞蹈教学、舞场定位等老年人感兴趣的功能。为便利犯罪行为开展,刘某还将众多广场舞组织者发展为其业务员,以众筹开发老年人网络社交平台手机应用软件为由,以高额年化收益为诱饵向爱好广场舞的老年人公开宣传。刘某等人共向1200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7亿余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等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制度,与他人结伙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应予惩处。

随着老年人“触网”程度加深,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社交、健康生活等需要,也将犯罪的“触角”伸向了线上App,诱骗其身陷骗局以便开展非法集资活动。

案例3

文物收藏骗局骗取老年人“认证费”“鉴定费”等

不法分子将自己塑造为“古董收藏家”“鉴宝大师”等“专业人设”,利用老年人将收藏品急于变现的心理,虚构拍卖、假意鉴定等,巧立名目骗取老年人“认证费”“鉴定费”“服务费”等钱款。或者谎称物品系古董,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利用老年人缺乏鉴别经验的特点,在骗取老年人信任后以较高价格向老年人兜售。

李某、廖某等人成立拍卖公司,下设市场部、后勤部、鉴定室等部门,拍卖公司通过网络推广、派发传单、举办推介会等形式对外宣称经营艺术品展览、拍卖等业务,并收集潜在客户信息,雇用多名业务员并事先培训诈骗话术,由该公司业务员主动联系有文物收藏爱好的老年人,欺骗其带藏品至该公司,再由廖某以鉴定专家的身份对藏品进行鉴定进一步取得信任,然后由部门总监、业务员向受骗老年人介绍、灌输藏品价值几十万元至上千万元、且市场热度高、容易出手变现等不实信息,并谎称该公司能够通过举办展览会、拍卖会等形式将受骗老年人的藏品高价拍卖变现,以此骗取受骗老年人与该公司签订所谓的服务协议书,并借机收取高额的服务费、鉴定费。

但至案发,受骗老年人的藏品均未拍卖成功。经统计,被告人李某、廖某等人骗得19名受骗老年人的服务费、鉴定费等费用90余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廖某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文物虽然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承载着时代的文化记忆,尤其受老年群体青睐,但从投资角度来看,文物收藏是一种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在文物收藏中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合法收藏,守住收藏底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出土文物不得民间买卖,非法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可能会构成非法倒卖文物罪。第二要理性收藏,量入为出,文物收藏专业性强、市场上流通文物泥沙俱下,若非专业人士,应合理安排文物收藏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例。第三要提高警惕,对自己所持文物价值有一定认知,切莫被不法分子许下的高额拍卖价值蒙蔽双眼而支付高额前期费用;亦要提高甄别能力,在非专业领域不轻易入手藏品。

THE END
1.法学案例范文12篇(全文)一般来说, 案例讨论可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门讲授基本理论, 教师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了解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或某项法律条款的由来及包含的意思;第二阶段是有针对性地举出一些案例, 用案例将理论知识来分析透彻, 便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或提出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 让每一位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j8rkcef.html
2.工会发布第二批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全总全国总工会第一批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发布后,在各级工会中取得了较好反响,发挥了典型案例的正面宣传引导作用。近日,全国总工会部署服务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一线职工“十项举措”,对开展好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工作部署,现发布第二批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为各级工会进https://www.workercn.cn/c/2024-02-05/8142055.shtml